望岳杜甫翻译和赏析 《杜甫诗选 醉时歌》(杜甫)诗句译文赏析

《杜甫诗选 醉时歌》(杜甫)诗句译文赏析
杜甫诗选 醉时歌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醉时歌
【原文】 诸公衮衮登台省1,广文先生官独冷2。甲第纷纷厌粱肉3,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4,先生有才过屈宋5。德尊一代常坎坷6,名垂万古知何用7!杜陵野客人更嗤8,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9,时赴郑老同襟期十。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簷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注释】 1衮衮:形容很多的样子。台:指御史台。省:指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这都是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机构。 2广文先生:指郑虔,当时玄宗爱郑虔之才,便为其建置广文馆,任命郑虔为博士,但后来广文馆因雨大而倒塌,却无人来修,郑虔只好搬往国子监去,由此可以得知这个官职是个没有实权的清冷闲官。 3甲第:指头等宅第。厌:饱。 4出:超出。羲皇:伏羲氏,即陶潜所说的「羲皇上人」。 5屈宋:即屈原和宋玉。 6德尊:指道德高尚。坎坷:即车行不利,常用来比喻人的不得志。 7这是愤激的话,并非真的认为功名无用。 8杜陵野客:杜甫的自谓。嗤:讥笑。 9籴:买入的米。日籴:天天去买,由此可以看出杜甫家没有隔宿的粮食。太仓:京师所设的粮仓。因为长安久雨,米粮缺乏,所以朝廷下令用太仓米救济灾情。 十郑老:郑虔的确实年龄不可考,但大约是要比杜甫大上个二十来岁,所以杜甫称他为「郑老」。同襟期:指彼此的襟怀性情相同。襟期:怀抱。 不复疑:毫不迟疑。这里是说得了钱就去买酒找郑虔共饮,丝毫不考虑其他的生活问题。 忘形:不拘形迹,抛开那些长幼之礼节,表示两人之关系亲密。尔汝:称名道姓、你来我往的,毫不客气。 这里是说只要那些能痛饮的就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痛饮:拚命地喝。 这两句话写饮酒时的情景。春酌:指酒。簷花,指簷前的细雨,因为有灯光映像,细雨闪烁如花,所以说「簷花」。 高歌:放歌,吟诗抒怀。有鬼神:有鬼神的相助。 焉知:哪知、岂知。这句是说饿死就饿死吧,哪里还管那么多。 这里引用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同开酒店,文君当垆卖酒、相如亲自洗涤食器的典故。 子云:扬雄的字。据记载,王莽时,刘棻因为献符命而得罪,扬雄曾经教刘棻作过奇字,所以也被连及。当时扬雄正在天禄阁校书,使者前来捉拿扬雄,扬雄便直接从阁楼上跳下,差点被摔死。这两句是用司马相如和扬子云的典故,来说明有才之士自古以来就不得志。 这两句是劝郑虔尽早弃官归家。石田:沙石之田,这里指瘦硗贫瘠的田地。 儒术:在这里不专门指儒家学说,而是泛指匡君济世的才学。何有:何用。
【译文】 无所事事的人个个身居高位,广文先生的官职却很清冷。豪门之家吃厌了米和肉,广文先生的饭食反而不足。先生的品德超出羲皇,先生的才学胜过屈宋。德高一代的人往往不得志,扬名万古却又有何用? 我杜陵野客更受人们讥笑,身穿粗布衣裳两鬓如丝。穷得天天在官仓买米五升,经常拜访郑老,我们胸襟默契。得了钱我们往来相见,买些好酒毫不迟疑。乐极忘形,呼唤我和你,痛饮的豪情真是我的老师! 深沉的清夜我们劝饮春酒,灯前闪烁的屋簷细雨如花落。狂欢高歌像有鬼神相助,哪知道人饿死还要填沟壑。司马相如有才能亲自洗食器,扬雄能识字终于要跳下天禄阁。 先生早些赋一篇《归去来》,免得瘠田茅屋长满青苔。儒术对我有什么用?孔丘、柳下跖都已化成尘埃。听了这些话,心里莫悲伤,我们生前相遇,把酒喝个畅快!
【赏析】 这首诗大概作于天宝十四年(755)春,此时已经是杜甫困守在长安的第十个年头了,由于仕途坎坷,社会黑暗,诗人的牢骚愤怨自然也与日俱增。而在封建社会里,但凡诗人几乎都会喝酒,而酒后吐怨愤语就更为经常,而今天我们不能把他们的醉后狂言全都看成他们真正的观点。这首诗也是如此,诗中充满了嘲笑和自嘲。 诗题下原有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郑虔是杜甫的好友,诗、书、画兼善,曾被玄宗称为「三绝」,但郑虔的处境却和杜甫一样很不得意,诗中就是叙述自己和郑虔的不幸遭遇。首段是先嘲郑虔,次段则是嘲自己,实际上也就是嘲笑世人。第三段则举出司马相如、扬雄,似乎是给自己解嘲,实际上是以此来进一步嘲笑当时的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