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家口洋河新区在哪里 洋河新区省里承认吗

火烧 2022-11-21 01:50:43 1064
洋河新区省里承认吗 洋河新区位于宿迁市东南部,是宿迁中心城市发展轴上重要节点城市,属宿迁市辖区,副中心城区。距中心市区约15公里。闻名于世的洋河酒厂坐落于洋河新区。新区下辖三个镇。总面积达200平方公

洋河新区省里承认吗  

洋河新区位于宿迁市东南部,是宿迁中心城市发展轴上重要节点城市,属宿迁市辖区,副中心城区。

距中心市区约15公里。

闻名于世的洋河酒厂坐落于洋河新区。

新区下辖三个镇。

总面积达200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20万人。

2013年6月由原洋河新城、宿城区郑楼镇、仓集镇组建而成。

区域概况

洋河新区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东南部。

新区下辖洋河镇、郑楼镇、仓集镇。

下辖22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

辖区总面积204.71平方公里,总人口19.3万人。

东南距泗阳县城20公里,北距宿迁市区15公里,南距泗洪县城青阳镇41公里。

张家口洋河新区在哪里 洋河新区省里承认吗

依傍古黄河,京杭大运河贯穿境内。

地处徐淮、徐宁公路交汇处,宁徐宿、盐徐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在建的宿宿淮铁路穿城而过。

素有“酒都”之称的洋河,以酒为媒,蓝色经典系列酒香飘四海,名扬天下。

洋河新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借助洋河酒业规模扩张、转型的大好机遇加速发展,着力打造工业高地,投资“洼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项目上马,洋河新区现有工业企业600余家,形成了酿酒、纺织、包装物流、木材加工、现代农业五大大主导产业。

洋河酒厂工业园启动建设,给洋河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洋河新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洋河新区分属徐州府宿迁县和淮安府桃源(今泗阳)县,交界处立有栅栏和石碑,碑额勒有“东临淮郡,西障彭城”字样。

民国初年全部划归泗阳县辖,洋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既古老又年轻。

近几年以其飞快的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三个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省级文明镇。

2004年以前洋河镇隶属于江苏省泗阳县。

2004年行政划分将其划归宿迁市宿城区(市主城区)管辖,2011年4月成立宿迁市洋河新城(独立成为副处级行政单位)2013年6月宿迁市政府打造“一轴两副八市和若干特色镇”的城乡结构而建立洋河新区。

一轴就是中心城市发展轴,包含中心城区、洋河新区、泗阳城区,两副指的是沭阳县城、泗洪县城,八个小城市就是选择八个重点乡镇;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宿迁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经济发展

2011年洋河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亿元。

完成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44.7%。

其中完成一

般预算性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20.7%。

全年引进各类工业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72亿元。

全年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万元,同比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8470元,同比增长15%。

2012年,洋河新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11亿元,财政总收入19.5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3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79亿元。

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工业经济

2012年以江苏蓝色玻璃有限公司、盛禾包装有限公司、汇洋木业有限公司、润鑫酒业、成功宴酒业、新型建材一期、污水处理厂二期、特别是洋河股份包装物流和酒厂二期技改等等一批大项目在新城大力帮扶下均大规模、快速度、高质量建设成功;在土地使用上,实施大项目、大载体优先原则,供电、工商、经济、质监等部门全力帮扶,实行“全天候”、“一站式”“零距离”服务;新城为大项目建设专门召开银企对接会、小额贷款洽谈会、一周帮办例会、工程难点分析会等专题会议;对项目立项、管网、道路配套建设积极超前谋划,全心全意服务。

2012年建设大项目近20个,大项目共投入30多亿元,其中十亿元以上1个,亿元以上企业6个,5千万元以上企业8个,销售5000万元以上酿酒企业正形成组合,全力冲刺酒业“小巨人”。

洋河新城产业发展以酿酒、板材、酒类配套为主导,其中配套产业有100亿元左右的产业链,但目前只有30%在本地发展,所以为了做好酒类配套这篇文章,巧借厂城一体化东风,新城采取优先供地、规划扶持、全力帮办等一系列措施,2012年先后把盛唐包装、宿迁金之彩、金丰包装、洋河蓝色玻璃二期技改、洋河包装制品福利厂、梦都包装有限公司、江苏采虹包装、广联包装等洋河股份酒类配套企业招引到新城,高标准建设了洋河包装创意产业园,从而形成规模化发展思路。

2012年新招引包装项目投入近20亿元,为2013年规模企业大发展、为包装行业产业集聚垫定了基础。

为了践行全面发展战略,实现育小、引强、培大计划,新城按照归类集聚、村级进园、沿路发展原则,规范建设了红庙板材加工集聚区、中兴--冯桥板材加工带、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园、王元--东关酿酒等块块集中发展区,在所有经济发展区同样实现规划、电力管网、机构管理、产业布局一体化,如此规范化发展,将为小企业快速壮大、规模企业竞争力提高、大企业实现突破打好基础,同时新项目快速规划发展模式,快速形成发展思路,快速形成报团发展的产业链;在规范引导、合理规划下,园区2013年将形成10个左右上规模包装企业,生产能力可达到300---500亿级配套规模;板材园区将生产能力提高到30亿元,酿酒产业将提高万吨产量。

通过块块培育、全面整合提高,新城经济将长期、高速向前跨越发展。

工业体系

洋河新区的工业体系较为完备。

闻名遐迩的洋河酒厂坐落在镇区,全区有酒厂90余家。

现有工业企业300家,形成了酿酒、纺织、包装材料、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等6大产业群。

新区的服务设施比较优良,市场体系完备,商贸流通繁荣,星级宾馆、休闲娱乐一应俱全。

整个新区将分为洋北组团工业区、港口物流区、洋北组团配套区、备用发展区、洋河酒厂工业区、主城区、站前物流区和西北工业区8个功能分区。

素有“酒都”之称的洋河,以酒为媒,蓝色经典系列酒香飘四海,名扬天下。

洋河新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借助洋河酒业规模扩张、转型的大好机遇加速发展,着力打造工业高地,投资“洼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项目上马,洋河新区现有工业企业600余家,形成了酿酒、纺织、包装物流、木材加工、现代农业五大大主导产业。

洋河酒厂工业园启动建设,给洋河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交通发展

洋河新区交通四通八达,依傍航运繁华的古运河和延绵悠长的黄河故道,徐淮、徐宁公路穿境而过,宁宿徐、徐宿淮盐两条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宿淮铁路中心站坐落洋河新区,徐淮轻轨与其交错相连,运河国际港正在规划建设。

城区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距连云港港口120公里。

洋河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赋予了它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

发展理念

水是洋河的生命之基、财富之源、安全之要。

水,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水的灵秀赋予了城市独特的天然魅

力。

水是建筑流动的景致,建筑因水而生辉。

“曲是酒之母,水是酒之源”。

“名酒产地,必有佳泉。

”对于洋河,如何保护好水资源,建设美化水景显得至关重要。

洋河新城成立之初,决策者把辖区的水环境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聘请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组织编制了洋河新城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酒都洋河的总体城市设计,科学构建具有洋河特色的新型城市水系,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彰显城市特色。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洋河新城启动了总投资2亿元的3个城建项目,项项关乎民生。

首先要保证水安全。

全力保护水质,我们将在洋河酒厂周边地区划定保护区,取缔污染型企业、家禽养殖业,进一步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实现污水100%接管处理。

尽力保证水量,在镇区水系调整及运南灌区、民便河整治的基础上,重点疏浚古黄河,增强古黄河蓄水功能。

彻底消除水患,按照百年一遇标准建设抗洪排涝水利设施,确保旱能补给水、涝能排出水。

其次要保护水资源。

目前洋河境内有自来水厂10家,全部取用地下水,下一步我们将进行专项排查,除洋河酒厂及传统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用水外,关闭所有地下水井。

同时借助外力,主动与银控自来水厂对接,将中心城市自来水引进洋河新城。

再次要改善水环境。

按照设计要求对重点河段实施护砌工程,并对古黄河、太皇河、民便河、拦马河等主要河道实施绿化、亮化提品,打造城市水景。

行政区划

洋河新区是2013年6月宿迁市政府打造“一轴两副八市和若干特色镇”的城乡结构而建立的。

由原洋河新城,宿城区郑楼镇,仓集镇组建而成。

下辖洋河镇,郑楼镇,仓集镇。

区域总面积204.71平方公里。

总人口19.3万人。

洋河镇行政区划

冯桥、中兴、富强

新南园、南街、大圩、东关、东圩、西门、平安、三葛

洋河镇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城,位于泗阳县、泗洪县交界处。

镇区面积4.8平方公里。

洋河是宿迁市的重镇,东南距泗阳县城30公里,北距宿迁市区18公里,南距泗洪县城青阳镇41公里。

郑楼镇行政区划

胡李、金山、太平、邱庄、大沟、梁庄、金沟

郑楼、陈圩、古城、张渡

郑楼镇位于宿迁市东南角,北靠大运河与宿豫区仰化镇隔河相望,南沿古黄河与仓集镇接壤,西与洋北镇相连,东与泗阳县临河镇接壤。

京杭运河与古黄河两河穿境而过,东、南、西分别有二级公路连接325省道和徐淮盐高速;正在建设的宿淮铁路贯穿境内。

仓集镇行政区划

11个村居

148个村民小组

仓集镇位于宿迁市东南方向,是宿迁市辖区的东大门。

辖区总面积达55.91平方公里,集镇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形成四横四纵商业街道,耕地5.7万亩,辖12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8万。

区域调整

■市湖滨新城、市洋河新城分别更名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

■宿城区郑楼镇、仓集镇整建制托管给市洋河新区

其中,将宿城区南蔡乡(2011年5月已托管给市洋河新城的兴跃、黄桥、果园等3个村除外)整建制托管给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宿城区郑楼镇和仓集镇(李官庄和王园2个村已于2011年5月托管给市洋河新城)整建制托管给市洋河新区;将宿豫区蔡集镇、王官集镇整建制托管给宿城区;将宿豫区黄墩镇整建制托管给市湖滨新区。

行政区划调整是优化整合资源最有效的手段,是一个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天琦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中心城市区域优化调整,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加速宿迁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我市在高起点上优化行政架构、促进资源整合、统筹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

从宏观看,有利于中心城市集聚发展。

实现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人口高效集聚,必须通过调整区划来进一步优化平衡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让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发展空间更加宽广、管理体制更加顺畅,切实打造出中心城市的发展轴,不断提升发展集聚度和首位度,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从中观看,有利于各区加快发展。

对于经开区而言,不仅使开发区向南连接上徐宿淮盐高速公路,提升了交通区位优势,更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项目承载能力;对于洋河新区而言,有利于充分发挥新区水路、公路、铁路的综合交通优势,加快打造市区南部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对于湖滨新区而言,实现了对骆马湖沿岸乡镇的全覆盖,必将促进环骆马湖旅游产业带的整体联动、开发建设;对宿豫区、宿城区而言,理顺了乡镇交错分隔的政区结构,更加方便进行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建设管理。

从微观看,有利于各乡镇竞相发展。

南蔡乡将享受到经开区在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质资源,蔡集镇、王官集镇将实现与宿城区交通、市政等方面的融合对接,郑楼镇、仓集镇将成为洋河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墩镇将组成湖滨新区的重要拼图,各个乡镇都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要素、更好的发展环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