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合川 钓鱼城 长篇连载---争锋不在钓鱼城(修顶稿)

火烧 2022-03-28 21:18:24 1062
长篇连载---争锋不在钓鱼城(修顶稿) 这样的结果,使蒙古帝国第一次出现两大汗相抗衡的局面,这决定了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孙字辈的第二次汗王争锋中,出现了势不两立的分裂局面。站在阿里不哥一方有影响的东道诸

长篇连载---争锋不在钓鱼城(修顶稿)  

这样的结果,使蒙古帝国第一次出现两大汗相抗衡的局面,这决定了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孙字辈的第二次汗王争锋中,出现了势不两立的分裂局面。站在阿里不哥一方有影响的东道诸王似乎很少,但他从西道诸王那里获得的支持要多于忽必烈,这些人代表着蒙古贵族的传统思想和感情。

此前不久,察合台汗国的可汗,察合台的孙子哈剌旭烈兀刚刚死去。阿里布哥劝他的追随者阿鲁忽赶往中亚,抢夺察合台汗国的新汗位。忽必烈也有相同的想法,想推荐一个自己中意的候选人,他帮助察合台另一个孙子阿必失合迅速返回中亚,与阿鲁忽去争夺察合台国的汗位。但是,阿里不哥的军队设法拦截并且扣留了阿必失合,最后把这个倒霉鬼给杀害了。失去竞争对手的阿鲁忽比较幸运,他终于达到目的被立为察合台汗国的新可汗。阿里布哥此举为自己在中亚培养了一个极为宝贵的盟友,建立了一个可以为他提供急需的粮食和其他补给品的基地。只要阿鲁忽掌握权力并和阿里布哥保持良好关系,阿里布哥以自己的实力,加上阿鲁忽和其他西方汗国的支持,他完全有能力和忽必烈一争高下。

一边是朝气蓬勃的阿里布哥及他代表的蒙古传统势力,一边是被忽必烈绑架的漠南汉人集团与少部分蒙古贵族联合起来的新兴势力,双方必将进行一场残酷的较量。蒙古帝国内部的这场权力争锋,仍然决定着南宋赵氏王朝的命运;如果争锋的结果使忽必烈势力一蹶不振甚至土崩瓦解,南宋并不惧怕文化差异很大的阿里布哥蒙古集团。

表面看来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其实天平在忽必烈这一边。

首先,阿里布哥是一位从小就被宠坏了的花花公子,没有权力政治斗争经验。其次,阿里布哥所依赖的大本营和林周围是贫瘠的草原,成吉思汗能够在这里发迹源于对四面八方的掠夺。阿里布哥要维持与忽必烈进行的庞大战争,必须要得到对他支持的那些西方汗国无条件的物资供应,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阿里布哥唯一的选择是进入忽必烈控制地区进行掠夺式战争,但是,阿里布哥能够调集的军事力量在忽必烈面前已经处于弱势。他没有气魄,也没有能力选择攻入忽必烈控制的腹地进行战争。忽必烈除了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外,最关键之处是在他多年经营下,得到漠南地区大多数民众的支持。那些地区的民众当时并没有认清忽必烈的真实面目,而且对过去蒙古人野蛮的掠夺战争表现出反抗行为。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力争锋,从小一起长大的经历使兄弟双方更能了解对方优劣之处,最后获胜的将是真正聪明的一方。兄弟俩背后的势力,谁拥有更大的支配权,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力。在对阿里布哥的外围阵地得手后,基本断绝了阿里布哥从汉地的所有物资供应渠道。狡猾的忽必烈采取防守策略,没有继续对阿里布哥控制地区进行深度攻击。他要让不知天高地厚的阿里布哥自己犯错误,耐心等待瓜熟蒂落的那一刻。

忽必烈的策略取得了成功,阿里布哥只好把势力往西延伸,陷入复杂的势力与利益纠缠之中。他很快就遭遇在别失八里(今天新疆吉木萨尔境内)实权人物合丹的抵制。合丹是窝阔台的第6个儿子,也就是两个正在争锋兄弟的堂兄弟。虽然阿里布哥称汗时他派出的儿子尔赤投了阿里布哥一票完颜合达简介,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势力范围交给阿里布哥统领。1260年末,合丹在中国西北重镇西凉截击了意图往别失八里地区获取物资的阿蓝答儿,并彻底击垮了他的军队。还把这个曾经“惮世祖英武,馋于宪宗”的家伙给斩首,帮忽必烈报了一箭之仇。蒙哥汗大将浑都海不久也死于战场,蒙哥留在阿里布哥手上的军事将领几乎消磨殆尽。

阿里布哥被逼无奈下,在忽必烈领地周边进行了一些规模不大不小的战争。虽然互有输赢,却始终没有战略转机。阿里布哥这时不得不向他的中亚盟友求助,在他龟缩进中亚的一年间,察合台新可汗阿鲁忽已经成功地站稳脚跟,并掌握了这个地区的资源。阿里不哥急于要得到察合台汗国的物资供应用于战争,于是让阿鲁忽全权负责该地区的征税工作,他根本没有想到阿鲁忽最后竟然会和他翻脸。

有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亲情可以延续几代人?阿里布哥与阿鲁忽已经是第三代转弯抹角的亲戚,在今天来看也是已经很疏远的亲戚关系。阿鲁忽曾经为了自己的利益与阿里布哥结盟,如果阿里布哥有像他哥哥蒙哥汗那样的实力和地位,要阿鲁忽衷心拥戴是完全能够做到的。现在,阿里布哥是在与自己另外一个亲哥哥忽必烈进行争锋,要求阿鲁忽做到全心全意奉献就很勉为其难了。

阿里布哥一点不懂这些厉害关系,他把一个已经立国几十年的可汗阿鲁忽当作自己的下属对待,可以想像阿鲁忽是一个什么感觉。阿鲁忽当然希望留下货物、马匹和贵重金属供自己享用,他需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当他得知阿里布哥处境不利时,便准备抛弃从前曾经帮助过他的盟友,拒绝与之分享已经征收到手的赋税收入。不久,阿里布哥的特使抵达他的地盘,态度蛮横地请求分享一部分税收收入。阿鲁忽头脑一热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处死了这些特使,两个小阿弟弟立马从朋友变成敌人,开始了新的一场战争。

阿里布哥得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他为了这场惩罚背叛的战争,只好主动放弃自己的大本营和林。他把军队开往新疆北部的伊犁河,前锋部队在哈剌不花率领下与阿鲁忽的军队交战,哈剌不花遭到惨败被杀。阿鲁忽被初战大捷弄得飘飘然不知所以完颜合达简介,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其军队不久就被击败。阿里布哥占领了阿鲁忽的基地阿力麻里,成为察合台汗国的新主人,并迫使阿鲁忽逃到中亚西部的绿洲、于阗和喀什地区。

阿里布哥虽然胜利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阿力麻里新建的基地仍然位于大草原上,这里原来聚集的居民谁也无法忍受随时破门而入的强盗,纷纷逃之夭夭。阿里布哥只能靠四处掠杀以获取补充,而阿鲁忽的军队仍然有实力阻挠他获得新疆南部较肥沃地区的资源。在阿力麻里周围地区的掠夺仅能够维持军队最基本的消耗,缺乏必要的给养以支撑他和忽必烈的持久战。阿里布哥在困境下脾气越来越暴躁,他用残酷虐待俘获的阿鲁忽士兵来发泄自己烦恼,并且杀害了很多人,就连那些没有对抗过他的平民百姓也不放过。

这种公然的暴行使他的支持者疏远了他,促使很多人选择背叛。变节行为在1263年极端严酷的冬天显著增加,饥荒威胁着阿里布哥军队的生存,许多士兵和马匹死亡。在春天来临之前,甚至一些最忠实的支持者也抛弃了他。旭烈兀的一个儿子玉木忽儿声称自己病了,离开他前往中亚西部城镇撒马尔罕。蒙哥的儿子玉龙答失向阿里不哥索要他父亲的玉玺,当阿里布哥的信使携带玉玺到达的时候,玉龙答失拿起玉玺便离开投奔了忽必烈。两个曾经坚定支持他的小侄儿的离开,让阿里布哥心伤不已。

阿鲁忽得知阿里布哥大军陷于困境之中越来越衰弱,于是重新集合他的军队,准备把他以前的盟友,现在的仇敌从伊犁河谷赶出去。

到1264年,阿里布哥的选择余地已经很小了。如果他的军队和支持者得不到充分补给,他根本无法与阿鲁忽抗衡。从阿鲁忽的地盘撤退,到处是抛弃他而不欢迎他的人,阿里布哥现在已经声名狼藉。如果回头进入忽必烈的地盘,就意味着再次与忽必烈进行战争。以他现在那些残兵败将去和忽必烈打仗,那就意味着去送死。阿里布哥无奈的选择向哥哥忽必烈投降,他带着那些仍然忠诚于他,已经为数不多的残兵败将来到开平并被引见给忽必烈。片刻的尴尬之后,兄弟俩假惺惺地拥抱在一起,似乎达成了和解。这两个特别在乎权力的人到现在是否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反而是免费的-----空气、阳光、亲情与爱。夺也夺不走,抢也抢不来。

忽必烈似乎很大度,起初并没有处罚他的弟弟。局势稳定后在一帮大臣们的支持下,忽必烈开始了对阿里布哥叛乱行为进行清算。经过一番装模作样的审问,他把叛乱主谋的罪名安在蒙哥汗的大书记官,右宰相孛鲁合身上并把他处死,阿里布哥的其他九个主要追随者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至此,当年在蒙哥汗手下反对忽必烈,让忽必烈坐冷板凳的那些家伙全部遭到清除。

阿里布哥的威胁解除后忽必烈仍然有心病压在心上,他对自己继承汗位的汉人痕迹太浓而耿耿于怀。虽然他的权力已经达到无可争议的地步,他惆怅自己没有接受由蒙古贵族和众可汗参加的忽里勒台祝福。而且,他的选举是在开平举行的,并不是在传统蒙古故土的中心和林举行,他始终感叹自己是名不正言不顺心气不顺。

合川 钓鱼城 长篇连载---争锋不在钓鱼城(修顶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