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语文中考常考的古诗词填空 求历年高考语文默写题及模拟卷中的默写题!

火烧 2021-08-13 13:03:21 1062
求历年高考语文默写题及模拟卷中的默写题! 求历年高考语文默写题及模拟卷中的默写题!高考题选(背诵默写)1、默写(4分)(1983年全国高考题)1.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

求历年高考语文默写题及模拟卷中的默写题!  

求历年高考语文默写题及模拟卷中的默写题!

高考题选(背诵默写)
1、默写(4分)(1983年全国高考题)
1.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转轴拨絃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愚黔首……
答案:1.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2.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焚百家之言
2、《崇高的理想》(陶铸)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民英雄就揭竿而起,把反抗强权,救民于水火之中作为自己的理想。”(1986年全国高考题)
“揭竿而起”一语见于_____时期文学家_______写的《》。其中讲到陈涉起义时,说他“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____之中,率之卒,将__________之众,转而攻秦;______________,揭竿为旗,天下____________,粮而_______从”(6分)
答案:西汉、贾谊、《过秦论》、阡陌、疲弊数百、斩木为兵、云集响应、赢、景
3、下面的四段选自要求背诵的课文,找出其中字句、出处无误的一段。(3分)(1987年全国高考题)
(A)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B)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去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答案:C
4.从白居易《琵琶行》、柳永《雨霖铃》、姜夔《扬州慢》中各选一个描写月色的句子填在横线上。(3分)(1988年全国高考题)。
《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
答其中1句即可(不能答“春江花朝秋月夜)
《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扬州慢》:冷月无声
(对1句得1分,有错字或词序错了都不给分)
5.《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分别默写出课文《六国论》《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4分)(1989年全国高考题)
《六国论》:
《过秦论》:
答案:《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或: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故曰弊在赂秦也。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评分标准:默写出六国、秦国灭亡原因的句子得2分,错字或漏字不给分。
6、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1991年全国高考题)
《陋室铭》: 。
答案: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评分标准:不完整不给分,有错别字不给分。若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并写出不扣分。
7、在横线上默写《沁园春.长沙》的词句。(3分)(1992年全国高考题)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
扬文字,___________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挥斥方遒 粪土当年万户侯 浪遏飞舟
评分标准:全对得3分。多一字、少一字或错一字均扣1分,扣完3分为止。
8、写出下列各诗词名句的下句〔任选四句〕(4分)(1993年全国高考题)
①蚍蜉撼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调张籍》)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一》)
⑤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md《卜算子•咏梅》)
答案:①可笑不自量②不尽长江滚滚来③蜡炬成灰泪始干④为有源头活水来⑤她在丛中笑评分标准:每对1句得1分。句中若出现错别字该句则不得分,入“蜡炬”写成“蜡烛”,不得分。
9、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1994年全国高考题)
(1)它山之石,_________________。(《诗•小雅•鹤鸣》)
(2)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3)___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_________________,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5)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__。(《史记•李将军列传》)
答案:(1)可以攻玉(2)必先利其器(3)己所不欲(4)老吾老(5)下自成蹊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三句得满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0、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1995年全国高考题)
(1)________________,户枢不蠹。(马总《意林》)
(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_,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5)________________,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答案:①流水不腐;②不亦乐乎;③心有灵犀一点通;④不以规矩⑤满招损
评分标准: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三句得满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1、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1996年全国高考题)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滕文公下》)
(2)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适《别董大》)
(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进学解》)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答案:(1)威武不能屈 (2)天下谁人不识君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行成于思毁于随 (5)由俭入奢易。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三句得满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2、(3分)29.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1997年全国高考题)
(1)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自题小像》)
答案:(1)(故)不积跬步 (2)学然后知不足(3)停车坐爱枫林晚 (4)我以我血荐轩辕。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三句得满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3、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三句)。(3分)()(1998年全国高考题)
(1)_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_____________,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3)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刘禹锡《乌衣巷》)
(4)______________,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答案:(1)玉不琢不成器(2)此曲只应天上有(3)飞入寻常百姓家 (4)小荷才露尖尖角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吒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9.崇俭反奢,历来是我国诗文中的重要内容,《左传》中有“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的句子。请再以“俭与奢”为话题,写出司马光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身教重于言教。对此,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其身正, ;其身不正, 。”
11.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12.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叹。(曹植诗)
13.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1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5.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6.从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1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著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2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21.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2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8.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0.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 , ?”
32、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35.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人们对山水的不同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两句诗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烟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了。
37.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卷
11.默写。(6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md《沁园春·长沙》)
②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蹟》)
③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根据下面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只选一小题)(2分)
①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
答: , 。
②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
答: , 。
答案: 11(6分)
(1)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广东卷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苟子《劝学》)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西厢记》)
(3)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林逋《山园小梅》)
答案:(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江苏卷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⑴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⑵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⑶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
答案15、(4分)
⑴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⑵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⑶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上海卷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4句)(4分)
13.(1)越人语天姥,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3)江流天地外, 。 (王维《汉江临泛》)
(4)江山如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青山遮不住,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君子坦荡荡, 。 (《论语·述而》)
答案 13.(1)云霞(霓)明灭或可睹 (2)蝉则千转不穷 (3)山色有无中
(4)一时多少豪杰 (5)毕竟东流去 (6)小人常戚戚
北京卷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4题限选作3题)(6分)
①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
②《孔雀东南飞》: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
③李贺《李凭箜篌引》; ,李凭中国弹箜篌。 ,
芙蓉泣露香兰笑。
答案 13.(6分)
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能弯弓而报怨
②君当作磐石 磐石无转移
③江娥啼竹素女愁 昆山玉碎凤凰叫
④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全国卷(河北、河南、安徽、山西)
13名句名篇默写(二选一)(5分)
(1)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 ,
。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
(2)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
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此情无计可消除, ,却上心头。
答案
13、(1)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官应老病休 天地一沙鸥
(2)必先利其器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
全国卷(黑 吉 桂)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 。 , 。
盘餮市远无兼味, 。肯与邻翁相对饮, 。(杜甫《客至》)
(2)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答案
全国卷(四川 云南 贵州 陕西)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_。(李白《将进酒》)
(2)句读之不知,_____,或师焉,或不焉,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海记忆体知己,_________。无为在歧路,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高适《别董大》)
答案 13.(5分)
(1)奔流到海不复回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会须一饮三百杯
(2)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 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沾巾 天下谁人不识君
只给一题评分。
湖北卷
17、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4分)
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⑴ ,送我至划溪”;王维《 ⑵ 》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⑶ 《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⑷ ”。
答案 17.(4分)
⑴湖月照我影 ⑵山居秋暝 ⑶李清照 ⑷波心荡,冷月无声

求江苏历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江苏省是从2004年才开始自主命题的,所以只有近五年来的名句默写。
2004年: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括号里面是答案)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曼》)
(2)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05年: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006年
13.补写出所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羨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论语•雍也》)
2007年: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 ______,谈笑间,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仓廪实则知礼节,______ .(《管子·牧民》)
参考答案:
(1)长桥卧波,不霁何虹
(2)羽扇纶巾樯橹(强虏)灰飞烟灭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衣食足则(而)知荣辱
2008年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6) ()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 ,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答案:
11.(1)辩乎荣辱之境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陟罚臧否
(4)江州司马青衫溼 (5)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6)合抱之木,千里之行
2009年: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学科网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⑵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⑶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⑷ () ,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⑸综一苇之所知, () 。(苏轼《赤壁赋)
⑹ ()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残阳如血。(md《忆秦娥娄山关》
答案: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又重之以修能
(2)吾尝跂而望矣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5)凌万顷之茫然
(6)雄关漫道真如铁 苍山如海
下面给你个连结:是近10年全国卷语文默写的,可以参考一下。

求05 06高考语文试卷默写题

1.下面加粗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倔强(qiáng) 怨恨(yuàn) 迸溅(bèng) 茏罩(lǒng)
B.贮蓄(zhù) 澄清(chéng) 宛转(wǎn) 抖擞(sǒu)
C.奥恼(ào) 猝然(zú) 厄运(è) 风韵(yùn)
D.堕落(duò) 丰硕(shuò) 玲珑(lóng) 剔透(tì)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繁弦急管 绝处缝声 忍俊不禁 蜂围蝶阵
B.小心冀冀 头晕目眩 返老还童 德高望众
C.得失之患 花枝召展 问心无愧 任重道远
D.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姿多彩 具体而微
3.下面加粗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B.擎天撼地(震撼)
获益匪浅(非、不)
C.呼朋引伴(招引)
明察秋毫(毫米)
D.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瘦骨嶙峋(形容人不精神)
4.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系著 关系 维系 B.参差 出差 差错
C.弹琴 弹弓 评弹 D.着急 着落 沉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认真钻研课文。
B.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红巖》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蹟。
D.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2分)
A.他还欠款2000元。
B.我们十个人一组。
C.你第一次干这样的工作,难免不出差错。
D.上级通知马老师5月26日前去报到。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含义。 (2分)
(1)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2) 人不知而不愠( )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4)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8.默写。(5分)
(1)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____________为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____________。
(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
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2) 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著,人家屋顶上全笼著一层薄烟。
(5) 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A.拟人 比喻 对偶 比喻 设问
B.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反问
C.比喻 比喻 排比 排比 夸张
D.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反问
10.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两题。
班会上,班长(①)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上一个“隹”字,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ī—”“zhuī—” “根本没这个字!”大家(②)地说。“难怪大家不认识,”班长说,“这是我选的字,它读作‘tuī’,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是( )(2分)
A.①煞有介事 ②异口同声
B.①装腔作势 ②议论纷纷
C.①一言不发 ②众说纷纭
D.①郑重其事 ②七嘴八舌
(2)这次班会要讨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1.从上下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2分)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_________________。
A.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鲜花散发著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著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C.有散发著阵阵清香的鲜花,有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D.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散发著阵阵清香的鲜花。
12.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写:
(1)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
13.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紫藤萝瀑布
宗 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著点点银光,就像 A (溅落、迸溅、溅起)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B (映衬、逗乐、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著挤著,好不活泼热闹!
④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⑤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⑨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4.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②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B”两处。 (2分)
A处应填____________ B处应填___________
15.“‘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是从原文抽出的一个段落,将其放回原处,应放在_______段与______段之间。 (1分)
16.这篇散文是围绕对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1分)
17.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紫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回答:
(1) 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_____________,作者感觉到____________;(2分)
(2) 如今,重见紫藤萝,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像力)(4分)
(1)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著挤著,好不活泼热闹!
19.如果说开始“我”是因紫藤萝的茂盛辉煌而“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么后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是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4分)
(二)第一声喝彩
秦文君
①我家附近有户带院子的普通住家,女主人拖儿带女,有点早衰。她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有时女主人就采些花插在一个水桶里在门口出售。我曾在那儿买过大红的康乃馨、黄色的玫瑰,她把花束递过来时,我都能看见她那双粗糙的花农的手。
②有一天黄昏,我路过那儿,看见院子里有两株玫瑰开得实在灿烂。它们的花瓣红得像火焰,我指着它们说想要。女主人摇摇头,说每年最好的两朵玫瑰她都要采摘下来寄给远方的两个女儿。女主人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絮絮叨叨地埋怨妻子太落伍,认为还不如把花卖掉实惠,寄一包玫瑰花瓣给女儿毫无意思。可女主人执拗地摇摇头,眼里闪过与她年龄不相称的羞怯。
③翌日清早,我又路过那个鲜花盛开的院子,女主人正守着那两枝挑出的红玫瑰,一脸的慈爱,那种真情流露有一种晶莹剔透的美丽。我忍不住告诉她:我被感动了,我正在心里为她喝彩。
④女主人很吃惊,微微开启的唇中没说出一个字,连老花眼镜滑下来也没发现。然后,她再见到我时,眼里充满亲切的神情。有一次她一定要送我一束黄玫瑰,说:“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我回家把玫瑰数了数,一共十朵,我把其中的一朵送给楼下的漂亮女孩,剩余九朵插入花瓶。那九朵玫瑰代表着我内心的祈盼: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地久天长的喝彩声。因为我深知,每一声喝彩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⑤在生活的长河里徜徉,谁都会有拿不准的时候,感觉自己没分量,快被命运冲走,若是此时传来一个振奋的声音,也许这个人会成为一座大山。也有人将人生比作球赛,若两旁没有真诚的喝彩,这场球赛如何精彩得了!记得我在念初中时有过一个同桌,她牙齿长歪了,说话爱像男生那么骂骂咧咧,打蚊子像拍手鼓掌一样噼啪作响。我不喜欢她的粗鲁,我们两个有过相互肩碰肩坐着却一连半个月没开口说话的记录。
⑥在一次作文评比中,我的一篇精心之作没评上奖,名落孙山,我为此心灰意冷,带着一种挫折感把那篇作文撕成碎片。这时,我那位假小子同桌忽然发出愤怒的声音,她说那篇作文写得很棒,谁撕它谁是有眼无珠。
⑦她其实是在说反话表示对我的喝彩。那是我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喝彩者,那一声叫好等于是拉了我一把,记得当时我流出了泪水。
⑧那位同桌后来仍然不改好战的脾气,我俩也时常有口角,相互挑战,耿耿于怀。然而我至今难忘这个人,因为她的第一声喝彩就像一瓢生命之水,使我心中差点枯萎的理想种子重新发芽、开花、结果。而且,当我回首往事时,都会遗憾当时为何不待她更温和一些,因为她是我生活中的一道明媚的阳光。
⑨也时常有人跑来谢我,说是我的某一句肯定的话,使他眼前豁亮了。其实,我早忘了我曾为他喝过彩。不过,那也无妨。当我们看到别人生命中的亮色,不妨就大声喝彩。这样不仅使对方变得完美,生活充满爱,也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博大。因为只有诚实而又热忱的人才会由衷地为别人喝彩。
21.②段写女主人每年都要摘下最好的玫瑰花寄给远方的女儿,而她的丈夫却觉得寄花给女儿毫无意思,卖掉更实惠。你是赞成女主人的做法呢,还是赞成她丈夫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22.概括谈谈本文主要记叙了哪几种“喝彩”。 (2分)
23.对这篇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请简要说明。 (2分)
25.从文中挑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再评点一下,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题目: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
要求:(1) 想像丰富,情节合理;
(2) 语言准确、语句通顺;
(3) 书写整齐、干净;
(4) 600字左右。
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一、1.B 2.D 3.A 4.B 5.D 6.C
7.(1)强:通僵,僵硬 (2)愠:生气、发怒 (3)齐:相同
(4)竦:高
8.(1)虫蚁 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怡然自得 (2)不亦乐乎
(3)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 (5)归雁洛阳边
9.B 10.(1)D (2)用脚踢门之事或爱护公物,讲究公德的问题
11.D
12.如:(1)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等 (2)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等
1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一)14.A迸溅 D.挑逗 15.③④ 16.紫藤萝
17.(1)稀落伶仃 遗憾(失落、失望等) (2)如:整树的花一片辉煌,像瀑布,又繁又茂,生趣盎然;每一穗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上浅下深,炫人眼目;每一朵盛开的花像帆又像笑容要绽开,美丽娇媚。 宁静喜悦。
18.(1)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19.作者被紫藤萝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
20.主旨: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哲理。
(二)21.(略)
22.①“我”为女主人美丽的真情流露而喝彩;②初中时同学为“我”的作文而喝彩。
23.B
24.①当我们看到别人生命中的亮色,应由衷地大声喝彩;②祝愿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地久天长的喝彩声。
25.示例:摘句:“翌日清早,……有一种晶莹剔透的美丽。”评点:用美丽的景物烘托出女主人母爱的真挚、崇高和动人,字里行间渗透著作者由衷的赞美
回答者:快乐女孩包青天 - 秀才 二级 11-9 19:37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学习一定很有收获吧!今天,让我们展示一下吧,进行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大型语文活动。(本试卷共24小题,总分100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按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 朱自清在《春》的结尾用一个句子赞美了春天的强劲有力,这个句子是: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⑤ 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⑥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拟人)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拟人)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比喻)
D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排比)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东临/竭石,以观/沧海。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孤山寺北/贾亭西。 D明月/别枝/惊鹊。
5.口语交际。(4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13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6.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2分)
7.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2分)
8.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9.文中的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3分)
10.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读完本文之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6题(17分)。
为他人开一朵花
(青杨)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了。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这俩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把花,这个病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天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作圃,给他人吐一地绿荫,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园,里面开满了吐香的鲜花,能幸福许多人,如圣女贞德,如中国的雷锋。有的人的心是一朵花,只为一个人开放,如祝英台。有的人的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绿了却开不出花来。有的人的心是死灰,永远长不出绿叶,更开不出美艳的花。有的人的心是泥淖,让一个个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
11给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注上拼音并解释其意义。(4分)
①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他人灿烂一片天地,增加一缕温馨:( )__________________
12.标题中的“为他人开一朵花”的含义是什么?谈一谈你的理解。(2分)
13.文章结尾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请发表你的看法。(2分)
14.我们要做一个为别人的幸福而努力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3分)
15.“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这里的“旗帜”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感想?(3分)
16.文章的第三段列举出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10种行为是美好的,其实还有很多作者并没有列举出来,请你仿照原句的样式再写出三种。(3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童 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童趣》全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3分)
18..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②徐喷以烟( )
19.把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说出来。(2分)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作者围绕“物外之趣”写了童年的两件趣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2分)
A项为之强 B作青云白鹤观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由,诲女知之乎!
22.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请写出你童年时的一个“物外之趣”,简要描述当时的痴迷状态及感受。30字左右。(2分)
四.作文(35分)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以“读懂 ______ ”(父亲、母亲、爷爷、老师,朋友……)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一. 1.①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④枯藤老树昏鸦 ⑤曲径通幽处 ⑥绿树村边合 2.B 3.C 4.B
5.(1)张敏在批评金娜不注意公共卫生 (2)对不起,我今后会注意的。
二.(一)6.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7.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8.“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9.(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10.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
(二)11. ①zhàn fàng 开放 ②wēn xīn 温暖 12.为别人献出一份爱心。
13.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14.必须具备高贵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天使般的心灵。
15.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谈感想时言之成理即可)16.只要符合原句的格式即可。
三.17.《浮生六记》沈复 清 18. ①心里(把它)比作 ②慢慢
19.略 20.①观蚊(把蚊子想象为鹤)②观虫斗草间(想象为兽斗于山林)21.B
22.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3.略 24.略
回答者:思樱知 - 魔法学徒 一级 11-9 19:40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步入初中的你,进入了一个新天地,精挑细选的文章肯定让你受益匪浅。当你在快乐中品尝到它给你的营养滋补,是否也该想一想,你收获了多少?老师希望卷子能成为点燃你们智慧的魔法石,认真一点,你会做得很棒的,老师祝你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 按段落格式,认真书写下面的文字。(4分)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味生活。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并加以改正。(4分)
①A、茁壮zhuo B、绽放dian C、伫立zhu D、头晕目眩xuan ( )
②A、小憩qi B、伶仃ding C、一瞬间xun D、昂然挺立ang ( )
③A、迸溅bing B、庸碌yong C、啜泣chuo D、忍俊不禁jin ( )
④A、花穗hui B、骚扰sao C、喧腾xuan D、盘虬卧龙qiu ( )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gu( )负 瘦骨linxun( ) you( )惑
酒niang( ) 仙露qiong( )浆 pang( )然大物

语文中考常考的古诗词填空 求历年高考语文默写题及模拟卷中的默写题!

2014年高考语文默写范围

名著:
必修一:《论语》《大卫 科波菲尔》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必修三:《红楼梦》《高老头》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谈美》必修五:《三国演义》《堂吉诃徳》
名著考试主要看你们语文书后面的名著导读目录,这里给出了目录,一般来说莎士比亚戏剧和《谈美》这两本考的略少,其它考的比较多。题型好像就是一个选择题,有没有其它题型我不太记得了,这个还是要问问你们老师。这些名著最好自己多看几遍原著,时间不够可以结合练习挑一些章节来看。
2013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全部)::gaokao.tl100./201303/227247_10.s
2012年江西省高考语文默写范围::wenku.baidu./link?url=YVwzOSmmqYQf78OE0oPmveYPRpfdA3NWnOa3YwwlwiVwAm--Slrjnt68wabYrv4DHlcaLkqvme5s6nMmXeALEzrpQsFYsRrnoXIxe4EqWOu

宁夏十年高考语文默写

本来是要先采纳再发送的,但是看到离高考也不久了,我就先给你传送过来了,希望你好好使用我发给你的资料,祝你考个好大学!来自7544..真诚回答,敬望采纳。

上海2009年高考语文默写

关键是看平时积累,出卷时说什么S版几句,H版几句,课外几句,初中几句。。。。。都没用的。不会有人为了这几分的默写把几本书搬出来古诗词从头到尾全背一遍的。
高考前老师发的整理的一些名句,以前测试卷子上的名句都过一遍,就差不多了。
高考老师一般不会出很生僻的句子,比如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絃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溼。
基本每次都是这几句,把最重要,最有名,最美的几句掌握就可以了
祝高考顺利!

关于高考语文默写题

在大多数省份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但是应该还是你们老师弄错了,你可以去找你们高考的大纲看看,如果语文方面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的话就是任选八个。评分标准一般没有提到这个问题,都是任选。你们老师这么做可能是想你们掌握的好一点。

2008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的默写题是什么

陈情表(祖母无臣...),归田园居(余柳荫...罗堂前),春夜洛城闻笛中的名句,扬州慢写荠麦的两句.

山东2010年高考语文默写范围

高考不只靠课本上的背诵!切记!像今年的题目,八句中有四句是高中课本里没出现过的。想要得满分就靠平时的积累。还有一年来得及!不过我认为为了这六分去背一堆东西实在不值。把作文写好什么都有了。

高考语文默写,还考初中的吗?

很多省都要考,全国卷要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