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时候废除女人裹脚是谁提倡的 古代女人裹脚是被谁废除的?
古代女人裹脚是被谁废除的? 孙中山。其实,清朝统治者一直想废除裹脚这个陋习,他们从顺治二年 1645 开始,就不断下令禁缠足,孝庄太后也曾下谕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而且,这一谕旨被悬挂在清宫
古代女人裹脚是被谁废除的?
孙中山。
其实,清朝统治者一直想废除裹脚这个陋习,他们从顺治二年(1645)开始,就不断下令禁缠足,孝庄太后也曾下谕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而且,这一谕旨被悬挂在清宫的神武门内。
但一直到清末,成效都甚微,除了满人和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也效仿裹脚),大部分汉人还是一直保持裹脚的陋习。
真正逐渐被废除的,还是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进一步推行禁缠足政策。
孙中山总统于1912年3月11日发布《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劝禁缠足文”。
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

1928年5月,南京中央政府批准由内政部颁发《禁止妇女缠足条例》;
1929年国民政府又发布放足布告,并派专员落实。
终于,陋习这个恶习才逐渐被废除,被历史淘汰。
扩展资料:
清朝有个叫方绚的,自称“评花御史”,又称“香莲博士”。
对古代女子缠足一事从诸多角度和方位予以分题描绘,他关于中国女子小足的“专著”——《香莲五观》把女人小脚按照品相高下做了比较细致的分类,即臭名昭著的“香莲十八名”。
比如,“并蒂莲”,大拇指跷起来的小脚;“朝日莲”,用后跟走路的小脚;“分香莲”,两条腿往外拐的小脚;“同心莲”,两条腿往里拐的小脚;“缠枝莲”,走起路来成一条线的小脚;“西番莲”,半路出家之莲,或根本没缠过的小脚。
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称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
莲花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故而以莲花命名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
而在浙地,大于三寸在四寸左右的小脚则之称为“银莲”。
参考资料:
裹脚——百度百科
很赞哦!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