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隆美尔与古德里安谁厉害 很抱歉,你们眼中如此厉害的古德里安,没被封元帅并不冤

火烧 2022-07-06 12:44:55 1066
很抱歉,你们眼中如此厉害的古德里安,没被封元帅并不冤 一直以来,德军三大名将之一、大名鼎鼎的古德里安,竟然没有位居德国27人元帅之列,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对此原因,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古不帅热衷于军事而不
隆美尔与古德里安谁厉害 很抱歉,你们眼中如此厉害的古德里安,没被封元帅并不冤

很抱歉,你们眼中如此厉害的古德里安,没被封元帅并不冤  

一直以来,德军三大名将之一、大名鼎鼎的古德里安,竟然没有位居德国27人元帅之列,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对此原因,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古不帅热衷于军事而不热衷政治,不合希特勒的胃口,把古不帅错过的元帅军衔怪罪到元首这位领导身上。 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将从三个维度来解析,古德里安没能称帅到底是不是委屈了。 1. 贡献 作为闪电战之父,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推动者,古德里安所倡导的利用飞机和坦克进行快速进攻的划时代闪电战术,拉开了二战序幕,在两个月时间里攻占了七个国家,所向披靡,使二战初期欧洲各国人民闻德色变。 古德里安的军事思想,为二战初期德军的系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作为德国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也为德军的机械化建设呕心沥血,操碎了心。 然而现实很无奈,古德里安确实是德国优秀的战略战术理论家之一,但单靠优秀的理论并不足以封帅。 要知道,曼斯坦因当年也提出了划时代的「 ”镰刀计划”,使得德军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灭了法国,那是一战德国奋斗了四年都没能达到的目标。曼斯坦因的这个计划理论够伟大了吧?但当时他也仅是个中将。直到奋斗到1942年,在取得了克里木和塞瓦斯托波尔两场巨大胜利之后,曼斯坦因才被封为元帅。 而古德里安至少还没有取得类似这样独立的、巨大的、实实在在的战绩。 2. 冲突 刚正不阿的古不帅经常与元首不合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在苏德战场上,古德里安屡次顶撞违抗希特勒。在莫斯科战役遭到反攻时,违反希特勒的命令撤退,随即和其他30多名将领被希特勒撤职。 之后被贬到后方担任装甲兵总监。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德军损失惨重,尤其是装甲部队。古德里安以他对装甲部队的巨大热情,呕心沥血地投入到恢复德军装甲兵元气的工作,很快又重建了十多个装甲师。 1943年夏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古德里安和主张进攻的希特勒再一次爆发激烈的争吵。因为装甲部队的核心在于机动,古德里安不能容忍拿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装甲部队去冲击苏军的坚固堡垒。然而一意孤行的希特勒听不进去。 最终,战役的结果是德军损失了三千多门大炮、三千七百余架飞机、一千五百辆坦克、以及50多万血肉之躯,德国装甲兵的家底几乎消耗殆尽。 到诺曼底登陆时,德军已基本无还手之力。 不久,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发生后,已经没人可用的希特勒只能再次启用古德里安出任陆军总参谋长,可惜一切已为时已晚。 担任总参谋长后,日渐恶化的形势更加深了两人的矛盾,多次争吵使两人的矛盾逐渐转为积怨,在「 ”帝国”崩塌的巨大压力下,希特勒再也无法忍受古德里安一天到晚在自己耳边叽叽歪歪的指责了,终于罢免了其总参谋长的职务, 也就是说,在领导这一关,古德里安至少已经失去了加分项。 3. 职务和资历 大家有没有发现,德军的元帅,几乎是前线有大功的一线军事主官,比如集团军群或集团军司令,而且需要实实在在的战功支撑;后方机关几乎不封帅(除了像凯特尔等极少数几个)。 职务、前线、巨大战功,古德里安恰恰每一样都不凑巧。 法国战役古德里安作为前锋横冲直撞,空前胜利让元首兴奋异常,集团军到集团军群级别的指挥官大部分封帅,而此时古德里安只是个军长,职务和资历都不够。 1941年进攻苏联,古德里安升到了集团军司令的级别,也有份参与了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这种大胜,职务和战功差不多达到封帅标准,这是他作为前线指挥官最后的辉煌。 但毕竟这些辉煌战功古德里安主要是参与和配合,而非独立创造,并且最后因止步于莫斯科城下,永远失去了机会。 1942年古德里安复出担任后方坐机关装甲兵总监,但这个头衔和资历明显撑不起评元帅。 像隆美尔、莫德尔、曼施坦因之所以能够封帅,主要原因在于封帅时担任有一线军事领导职务,这种一线指挥的实权要比后方这个有名无实的装甲兵总监大多了。 比如,隆美尔担任非洲军总司令(规模类似一个集团军);曼斯坦因担任11集团军总司令;莫德尔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最主要的是,他们都独立创造或指挥了一些著名战役并取得胜利。 1944年再次复出的古德里安担任陆军总参谋长,大将衔;此时机关里的哈尔德、约德尔也都只是大将,蔡茨勒才只是上将。 再看看苏联这边,朱可夫在1941年担任总参谋长时,也只是大将(封帅是在1943年)。 整个舞台硕大的苏德战场,古德里安除了初期的昙花一现,整场战争表演的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基本也就没有什么战功支撑了。 陆军总参谋长这个职位,算是古德里安职业生涯的顶峰。所以,最终古德里安的大将衔合情合理。 综上所述,想要评帅,职务、资历、战功缺一不可。 以古德里安的经历和贡献,各项指标貌似勉强达标,但又没有哪一项是非常突出,即可评可不评。然后,碰到元首定夺这个最终人为因素时,因两人性格不合,最终也不了了之。 插一句题外话,在咱们共和国十大元帅中,除了bl,有谁的战功能比过粟裕大将? 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古不帅最终军衔是大将,不算冤。 I I 下期更精彩 关注头条号——「 ”韦老师讲二战史”, 将为您呈现更多鲜为人知的二战轶事与人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