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戒圈怎么量没有尺子 【具戒境量】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具戒境量】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具戒发戒数量, 子题: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 子身上得五十六戒,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引论)若约僧尼,准如婆论,一一众生,身口七支,以贪瞋痴起,故成二十一

【具戒境量】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具戒发戒数量, 子题: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 子身上得五十六戒,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引论)若约僧尼,准如婆论,一一众生,身口七支,以贪瞋痴起,故成二十一戒。(二﹑义准)今义准张,三毒互起,二三等分,应有七门。女人九处,男子八处。七毒历之,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子身上,以己七毒恼他,得五十六戒。非情戒境,各得七戒。(三﹑结指)以此例余,法界之中,情与非情,各得诸戒无量无边。故善生中,五种为量,众生、大地、草木、大海、及以虚空,譬戒德量。如前分雪。」资持记释云:「义准中,初离毒心。三单如论。互起中二三者,谓复有三也。一﹑贪瞋,二﹑贪痴,三﹑瞋痴。等分,即具足一也。通上三单,共为七毒。女人下,离过境也。于七业中,唯婬可离。所以尔者,如婬一道,余道无污。杀有四处,随一即死,故不须分。脑喉心腰。七下,以毒历支,以支对境,一一支中,各有七毒,对男女境,合数可见。后二句,历非情境,则不可数。」(事钞记卷一六‧四○‧三),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示数量)(一、有情量)(一﹑引论)明大戒。如多论云,一一众生身口七支。若不受戒,皆因起恶;由受戒约,同翻为善。三种善根,历于七支,成二十一。余则例知。(二﹑义推)若以互起,则列七门。婬境,士女随分二三。女人身九,六十三戒;男子身八,五十六戒。(二、非情量)自余非情,地水火风虚空草木凡圣教理。随有一境,起过尘沙;今反从善,成尘沙戒,则无量矣。(二,引文证)(一、通证二境)如善生云,众生无量,大海无边,虚空无际,草木无数。戒善同尔,亦无分齐。(二、引证非情)故多论云,于非众生,亦得无量戒善功德。如十方世界所有大地,下至金轮,伤如微尘,皆得其罪。一一尘处,今翻戒善,复无量也。如坏一草,萌芽叶华,一一得罪。反罪成福,又无量也。故善生云,大地无边,戒亦如是。」(业疏记卷一七‧三‧一九) 很赞哦!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