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盐井镇 盐井镇历史沿革
盐井镇历史沿革
井研的历史变革
历史沿革
井研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井研,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行政区划图宛如一只蹦跃的幼狮。境内苍雄神奇的龙泉山麓,蜿蜓幽曲的茫溪河流,灿烂的历史文明孕育其间。唐宋年间,井研就是蜀中盐丝产地,为近代深井技术先河——“卓筒井”的发祥地之一。沧桑千余载,人才辈出,有“人物媲于上州”的赞誉。 汉置井研镇。井指盐井,研为精美之意。一说因县有盐井,而盐井之利出于心计,取盐井研净之义。 1997年,井研县面积883.5平方千米,人口42.7万,辖9镇17乡:研城镇、千佛镇、马踏镇、王村镇、三江镇、竹园镇、研经镇、东林镇、周坡镇、集益乡、纯复乡、三教乡、高滩乡、宝五乡、四合乡、磨池乡、黄钵乡、石牛乡、胜泉乡、门坎乡、高凤乡、金峰乡、分全乡、镇阳乡、天云乡、乌抛乡。县政府驻研城镇
四川省盐源县的历史及传说
商周及战国之时,为西南夷笮人游牧之地。
西汉元鼎六年(111年)正式置定笮县、大笮县,隶属越郡。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后,大笮县并入定笮县。
晋及南北朝仍置定笮县。
北周天和五年,改定笮县为定笮镇,隶属严州。
隋代,定笮镇仍置。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昆明县,隶属州。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征讨松外夷人,在其地设昆明县。至德元年昆明、昌明二县为吐蕃所占据。
唐观元十六年,唐收复昆明县,昌明县废治。
咸通六年后,南诏占据昆明县,改设为香城郡。
大理时期,香城郡废治,为部落如库部所据,隶属善巨郡。
元至元十四年,如库部内附,立盐井管民千户,至元十年增设金州。至元十七年改盐井管民千户为闰盐州,以俪俪部设普东州,隶属德平路。至元二十七年,立柏兴府,合并普乐、闰盐为州。改金州为金县,并隶柏兴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柏兴府改隶云南布政使司。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降柏兴府为柏兴州。洪武二十六年(1392年)废柏兴州,改置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领辖打冲河中左千户所、马剌长官司。
清初仍置盐井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盐井卫改置盐源县,并将盐源原辖阿所拉地划设盐边厅,隶属宁远府。盐源县瓜别设别安抚司。
民国元年(1912年),(仍设盐源县,并将盐中(西昌市佑君镇)划属盐源县管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盐源县隶属第十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7年)隶属宁属屯垦委员会。
1950年盐源隶属西昌专区。
1952年盐源县城由卫城迁治盐井。
1964年改为盐源彝族自治县。
1978年随西昌地区并入凉山州,复名盐源县。
在盐源,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即“摩梭(即纳日人)牧羊女”发现盐井的传说,认为盐源县城白盐井的盐水是古时当地摩梭人的一位牧羊女发现的。据说这位牧羊女在放牧羊群时,看到羊群经常争饮盐井流出的带有咸味的水,才知道羊喜欢喝盐水,而这种盐味也是人的饮食所必需的。于是,她就把这个盐井的地点告诉了汉人,从此汉人就来开采这座盐井制盐了。当地摩梭人责怪牧羊女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汉人,引诱汉人来到盐井地区,将会排挤当地摩梭人,因此便杀死了这个摩梭牧羊女。后来,创办盐井的汉人为这个摩梭牧羊女建庙塑像供奉,纪念她发现盐井的功劳。所以盐源县的中心就叫“盐井镇”。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概况
盐津县是云南省昭通市下辖县。因曾拥有盐井产盐并设渡口渡汛而得名。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在东经103˚59´18˝~104˚27´50˝、北纬27˚49´11˝~28˚24´38˝之间。
古为僰人居住地。夏商周三代属梁州域,后几易其隶属。公元587年置开边县,治所今滩头乡集镇所在地。1727年改土归流,盐津归属乌蒙府大关厅。1917年正式设县,定名为盐津。

盐津县有秦开“五尺道”、“唐袁滋摩崖”、“僰人悬棺”、“古城堡”等遗迹。盛产山货药材,兰花种类繁多;石灰石、无烟煤、水力资源丰富,是一个待开发的山区县。
扩展资料
盐津县的历史沿革:
盐津古为焚人居住地,夏、商、周三代属梁州域,秦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属键为郡。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属键为属国,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属朱提郡。西晋秦始七年(271)属宁州朱提郡,东晋建武元年(317)属宁州南广郡。
隋开皇六年(586)属开边县,治所设于滩头。唐武德元年(618)属协州,唐贞元十年(794),南诏归附,设云南安抚司,归拓东节度管辖。宋,盐津属梓州路羁摩州的石门路(后改为澄州府路羁摩州的石门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属乌蒙军民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属乌撒乌蒙宣慰司所辖土僚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四川布政司乌蒙府,天启七年(1627)属马湖府辖境。
清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乌蒙府改属云南,盐津隶属云南省乌蒙府;雍正六年(1728)乌蒙府下设大关厅,盐井渡设巡检司,盐津属乌蒙府大关厅。民国2年(1913)大关厅改为大关县,盐津隶属大关县。民国6年(1917)从大关县分出,以黎山以北14个乡设立盐津县。
参考资料来源:盐津县人民政府-走进盐津
大兴镇的历史沿革
大兴原名大井坝。明未清初,今老街处曾打过盐井七口,出过井盐。后被当地人以所谓“挖开南方井,锇死北边人”为由告发叙州府,府尹公断,令封盐井,改井为田。因其地处平坝,故名大井坝。清初,以大井坝贸易兴隆,得名“大兴”。从雍正六年(1728年)置县治起,即隶属永善县辖,1922~1950年间曾设镇、区建制。 1951年命名为第九区,1958年改称大兴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大兴区,1969年复称公社,1984年改称区,1988年5月废区改镇。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有耕地30104亩,森林8716亩。辖大兴、鲁机、梨园、骆丘、核桃、马坡、金沙、河口8个村民委员会,187个村民小组,人口8716户,34892人。并且王安石后人也居住在此。
昭通的历史沿革
“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约10万年,称作“昭通人”,填补了云南省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之间的空白,说明昭通市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至距今四千年的约六千年时间里,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已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懂得了制陶、纺织、农业和放牧等技术,开始了邑居和定居生活。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时的杜宇部落,入蜀,“教民务农”,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得到了蜀民的拥戴,当了蜀王,号“望帝”。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焚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派常颔将李冰开凿的焚道延伸至建宁(今曲靖),史称“五尺道”。
中原文化的南渐,今昭通地处“五尺道”枢纽,得风气之先,是云南最早、最充分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 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汉武帝改变汉初“闭蜀故徼”的封闭政策,重开“南夷道”,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扩大中原与西南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西汉王朝在今昭通市设朱提县(郡),昭通首次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之下。自西汉建元六年至唐天宝年间,今昭通以“朱提”冠名,或为县治,或为郡治,或为犍为南部、犍为属国都尉治所,前后达800余年。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两个地方政权先后称雄于云南地区,昭通既与中原文化疏离,也未能充分接受南诏、大理文化的影响。元置乌蒙路。
明代置乌蒙府。清雍正九年在完成改土归流后,改乌蒙为昭通。
上溯唐、宋两代行羁縻之治时中断中央政权建置的近五百年,今昭通称“乌蒙”(阿猛)前后千余年。土司制度的形成和逐渐完备,因用兵、屯田、民族迁徙而形成的土著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同样是昭通历史文化资源中极为宝贵的财富。
清初袭明制,称镇雄土府,属四川省。清雍正五年(1727年)实行改土归流,“诏改乌蒙府为昭通府”。
雍正六年(1728)2月,乌蒙土府改土归流,是为乌蒙府,移治于土府(窦地甸)东二十里地,于米贴地方置永善县,大关屯地方置大关厅,改镇雄府为散州划归乌蒙府。雍正八年(1730)7月,乌蒙府更名为昭通府,并置恩安县为府之附郭。
弃天梯(今土城)新建城于二木那(今昭通市城)。同年,昭通府属迤东道(治曲靖府)。
雍正九年(1731)置鲁甸厅属昭通府;盐井渡设巡检司,属昭通府大关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10月于永善县之富官村置靖江县来属;升镇雄州为直隶州。
至清末,昭通府辖大关、鲁甸2厅;恩安(附郭)、永善、靖江3县。 民国元年(1912)沿清末旧制。
民国2年(1913)4月,云南都督府裁府设道,撤销昭通府,将原昭通府驻地恩安县改名为昭通县;鲁甸厅、大关厅、巧家厅、镇雄直隶州改设为鲁甸县、大关县、巧家县、镇雄县;镇雄州彝良州同辖地置彝良县。民国3年(1914)1月,靖江县因与江苏省辖县重名,改名为绥江县。
民国6年(1917)1月,从大关县盐井渡地方析置盐津县;同年,由镇雄县析置威信行政区。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大关、靖江、镇雄、彝良县和威信行政公署均属滇中道。
民国18年(1929)撤滇中道,各县直属省管。民国21年(1932)威信行政公署改为设治局,民国23年(1934)9月,成立威信县。
民国31年(1942)3月,设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驻昭通县,辖昭通、永善、绥江、盐津、大关、彝良、镇雄、威信、鲁甸、巧家县共10县。 1950年设昭通专区,专署驻昭通县。
辖昭通、大关、绥江(驻中城镇)、盐津、威信(驻扎西镇)、镇雄、彝良、鲁甸(驻文屏镇)、会泽、巧家、永善等11县。1960年9月13日,撤销盐津县,将原盐津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大关县(1959年撤并)。
1960年9月13日撤销鲁甸县,将原鲁甸县的行政区域并归昭通县(1958年11月撤并)。昭通专区辖9县。
1962年3月27日,恢复盐津县,以合并于大关县的原盐津县行政区域为盐津县的行政区域(1961年4月28日分治),大关原辖豆沙、柿子划入盐津县。昭通专区辖10县。
1963年9月14日恢复鲁甸县。以合并于昭通县的原鲁甸县除马路、苏甲、水屯、酒房四个人民公社以外的行政区域及昭通县永丰区的祖家包包、马鞍山、板板房、陈家湾、马家院子、杨家台子、龙家台子7个村为鲁甸县行政区域。
昭通专区辖11县。1964年6月15日昭通专区的会泽县划归曲靖专区。
昭通地区辖10县。 1970年改昭通专区为昭通地区,地区驻昭通县。
辖昭通、绥江(驻中城镇)、永善(驻景新镇)、盐津、大关、威信(驻扎西镇)、彝良(驻角奎镇)、镇雄、鲁甸(驻文屏镇)、巧家等10县。 1981年1月18日,设立昭通市,以昭通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属昭通地区。
1981年8月14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水富县。以(绥江县)水富区的安富、水东、水河3个公社,绥江县的太平公社和会仪公社的新安、新寿两个大队,以及与水富区相邻的盐津县的两碗公社,划归水富县管辖。
县人民政府驻云富公社。水富县由昭通地区行署领导。
昭通地区辖1个县级市、11个县。1983年9月9日,撤销昭通县,将昭通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昭通市。
昭通地区辖1个县级市、10个县。 1984年恢复区。
富顺县的历史沿革
富顺县原为古代江阳县治域。
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划出富世盐井及周围地区设雒原郡及所辖设富世县。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撤郡存县,隶于泸州,县域约15万公顷。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因避讳皇帝李世民的‘世’字,更名为富义县。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升县为监,隶于梓州(潼川)府路,境域约30万公顷。
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讳皇帝赵匡义的‘义’字,易名富顺县,即富顺盐监。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富顺盐监为富顺安抚使司,20年(公元1283年)升为州,隶于四川行中书省之叙州。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州为县,隶于叙州府。清代因之。
民国前期先后隶于川南道、永宁道。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裁道,隶属四川省。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隶于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县域331.2万亩。
解放后,富顺县先后隶于泸县、隆昌、泸州、宜宾。
1983年从宜宾地区划归自贡市管辖至今。
仙女山镇的历史沿革
1931年置白果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面积70.7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白果、团结、双岭、爱国、金星、庙树、龙河、继光、龙宝塘9个行政村。
2002年6月20日,撤销白果乡,并将巷口镇的荆竹村、杨柳村、茶坪村、土坎镇的四合村、和顺村,双合乡的仙女村共6个村划出设立仙女山镇。仙女山镇管辖原白果乡的行政区域和荆竹、杨柳、茶坪、四合、和顺、仙女等6个村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石梁子。
2003年底,将茶坪村1组划归巷口镇管辖;区划调整后的仙女山镇,辖原核桃乡和仙女山镇龙河、庙树、白果、团结、双岭、爱国、金星、荆竹、杨柳、四合、和顺、仙女、继光、龙堡等14个村、茶坪村第2、3、4、5、6等5个村民小组所辖行政区域,面积177.9平方千米,人口14031人,镇政府驻石梁子。(22个村,121个社)
丰州镇的历史沿革
丰州镇,南安古县城,毗邻泉州市区,镇政府驻地丰州燕山路。1982年新建5层镇政府大楼。
境内有著名的九日山风景区,1961年5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的宋代祈风石刻,于1988年1月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丰州者,丰美、丰饶之州也。”南朝陈光大元年(568年)升晋安郡为丰州,治所设在福州(即今福州地区)。唐武德五年(622年),在旧南安郡地置丰州,下辖莆田、南安及尤溪三县。现丰州镇所辖的12个行政村(居)在宋时除分属旧城厢内外七铺(城内四铺为:富春、丰乐、武荣、长寿;城外三铺为:桃源、前渊、社坛。另外,潘山铺军早已划归鲤城区,现为丰泽区北峰镇辖。)之外,其他分属于宋时唐安乡下辖的修文里、昭文里、礼顺里的一部分。元朝,除旧城厢内外七铺外,其他分属于当时的一、三、廿一都。
民国17年置丰州镇,至民国35年期间先后属第三区、第二区。
解放初在丰州设第九区,辖今丰州、霞美一带。
1956年置丰州区。
1958年成立灯塔公社(年底更名为丰州公社)。
1961年改丰州区。
1965年成立丰州公社。
1984年改乡。
1985年改镇。
井研的历史变革
历史沿革 井研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井研,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行政区划图宛如一只蹦跃的幼狮。
境内苍雄神奇的龙泉山麓,蜿蜓幽曲的茫溪河流,灿烂的历史文明孕育其间。唐宋年间,井研就是蜀中盐丝产地,为近代深井技术先河——“卓筒井”的发祥地之一。
沧桑千余载,人才辈出,有“人物媲于上州”的赞誉。 汉置井研镇。
井指盐井,研为精美之意。一说因县有盐井,而盐井之利出于心计,取盐井研净之义。
1997年,井研县面积883.5平方千米,人口42.7万,辖9镇17乡:研城镇、千佛镇、马踏镇、王村镇、三江镇、竹园镇、研经镇、东林镇、周坡镇、集益乡、纯复乡、三教乡、高滩乡、宝五乡、四合乡、磨池乡、黄钵乡、石牛乡、胜泉乡、门坎乡、高凤乡、金峰乡、分全乡、镇阳乡、天云乡、乌抛乡。县政府驻研城镇。
- 上一篇
台式电脑装机教程 想组装一台台式电脑,主要用于商业办公和游戏,求达人给点配置参考,不要显示器,价格在3000左右
想组装一台台式电脑,主要用于商业办公和游戏,求达人给点配置参考,不要显示器,价格在3000左右 想组装一台台式电脑,主要用于商业办公和游戏,求达人给点配置参考,不要显示器,价格在3000左右CPU *
- 下一篇
霍去病封狼居胥什么意思 漢朝名將霍去病:一生未嘗敗績 封狼居胥成後世武將最高追求!
漢朝名將霍去病:一生未嘗敗績 封狼居胥成後世武將最高追求 霍去病,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得封冠軍侯。霍去病年紀輕輕就立下赫赫戰功。史書評價霍去病“驃騎冠軍,飆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