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古墓没有挖出来的 广州一座古墓中,出土3件顶级国宝,其中一件禁止出国展览
广州一座古墓中,出土3件顶级国宝,其中一件禁止出国展览
导读:一提到帝王陵墓,很多人就会想到西安、洛阳及开封等北方城市,毕竟在中国古代,都城基本都集中在北方。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广州发现了一座陵墓,墓主人是南越国的第二位皇帝赵眜。也许不少人没听说过赵眜的名字,但他爷爷赵佗,曾是秦朝时期的名将。
南越武帝赵佗活了104岁,儿子全都先他而去,只能将皇位传给孙子赵眜。据了解,南越王墓劈山为陵,墓室以红砂岩石仿照前堂后寝的形制砌成地宫,墓顶用24块大石覆盖,具有极强的防盗功能,这也是它能保存两千多年的主要原因。
尽管赵眜的陵墓规模不太大,与秦始皇陵、乾陵等没得比,但墓中的陪葬品种类繁多,数量也是惊人,金银器、铜器、玉器等超过上千件。在众多的陪葬品中,有三件价值最高,被评为一级国宝,其中一件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之中。
一、文帝行玺

以前,在发掘出土秦汉印章中,没有一件皇帝印玺,仅有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文帝行玺的价值不言而喻。一般来说,印玺都是用顶级白玉所打造,如秦始皇时期的传国玉玺,就是取材于和氏璧。但是,文帝行玺的材质为黄金,含金量高达98%。
二、丝缕玉衣
古人认为,玉能够保持尸身不腐,尤其在汉朝时期,这种说法非常流行,就出现了用玉做成的丧葬殓服。根据之前出入的玉衣,其中金缕玉衣最多,也最为出名,即用金丝与玉片做成的衣服。另外,也曾发现过铜缕玉衣及银缕玉衣,却从出土过“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中的玉衣,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件丝缕玉衣。这件玉衣全长约1.73米,上面共有近2300块上等玉片,并用朱红色丝带粘贴,构成不同的几何形纹样,处处彰显着古人的智慧。
三、角形玉杯
角形玉杯,是一种盛酒的容器,用一整块青玉雕而成,呈犀牛角造型,口椭圆,腹中空。且不说所用青玉多么贵重,单凭角形玉杯的雕刻手法,都不是一般玉器所能比拟的。
据专家介绍,角形玉杯造型精美,自口沿处起为一立姿夔龙向后展开,龙体修长,环绕杯身。另外,在杯身上巧妙布局各层纹饰,再经过细致的打磨,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它依旧放射出温和恬润的光泽,令人啧啧称奇。现在,角形玉杯收藏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在这三件文物当中,若是让你选择一件,你会选择哪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