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国音乐家 音乐家孔子(上):孔子为什么爱音乐?
音乐家孔子(上):孔子为什么爱音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古板严肃、一丝不苟的老学究形象。事实上,这位「 ”老学究”

音乐家孔子(上):孔子为什么爱音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古板严肃、一丝不苟的老学究形象。事实上,这位「 ”老学究”不仅有着有趣的灵魂,还拥有十分高雅的艺术审美,是一位资深音乐爱好者。 孔子像 孔子与音乐是如何结缘的呢?这要从他的偶像说起。孔子的偶像也是一位文化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武王去世后,成王尚年幼,周公便以摄政王的身份辅佐成王。周公辅政期间制定了一系列巩固周王室统治的制度,礼乐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周公像 在周代,大到国家的祭祀与征伐,小到宫廷中的各类筵宴,都需要有相对应的礼仪音乐。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就规定了什么样的场合使用什么类型的音乐,以及什么身份的贵族享用什么规格的音乐。礼乐制度不仅规范了西周贵族的等级,还通过音乐的审美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 「 ”礼乐之邦”的美誉即源于此。 孔子所在的鲁国是周公的长子伯禽的封地,那里保留了大量传统的周代文化,浸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孔子年少好礼,从小就摆起各种祭器,模仿祭祀中的礼仪动作。后来,他亲自到东周的都城洛阳学习了礼乐,更加体会到了礼乐制度的博大精深,所以才会对西周的文化赞叹不已,并充满向往。 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室已经没有了周公时代的辉煌,也没有了统领、号召各诸侯国的实力,象征王室威仪的礼乐制度自然也遭到了破坏。但是孔子依然整理了大量西周的典籍,并用《诗》《书》《礼》《乐》教育他的弟子。 孔子学琴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是孔子把音乐看作一个人真正成为君子的标志。孔子编订《诗经》时,删掉了重复的,保留下符合礼仪的,并把每一首都伴着弦乐演唱,使它们符合西周礼乐所倡导的高雅风格。由此可见,孔子不仅提倡高雅的音乐,同时也在身体力行用音乐陶冶身心,是个名副其实的爱乐之人。 很赞哦!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