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虔赢渠梁 嬴虔:你們都不會玩棟梁拆
嬴虔:你們都不會玩棟梁拆
《大秦趣談》欄目努力以後現代、批評、反思,新解乃至戲說的筆法來重新解讀那個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時代,通過形象生動有趣的故事,將大秦帝國諸多面相展示給大家,力求有理有趣有料!歡迎廣大熱心網友、書友賜稿!
本文共計1680字
預計需要閱讀時間4分鐘
我躲在這個小亭子裡不問世事每天玩棟梁拆,已經二十年了。
商鞅這個人,我恨他恨的牙癢癢,自從二十年前他流放了嬴駟,割掉了我的鼻子,我就沒有一天不恨他。但是沒辦法,秦國變法他是最大的功臣,王弟離不開他,秦國離不開他。我姓嬴,要替我兄弟,替大秦分憂,而不是添堵。所以這二十年來,我只能坐在這裡,一遍又一遍地玩棟梁拆。
嬴渠梁不行了,這麽多年來我一步步看著他從年輕壯實的小夥子熬到兩鬢斑白,在那個我曾經無比眼熱的位置上熬盡了最後一滴心血。當年公父和母后用情用理,逼我立誓不去爭奪大位的原因我也終於是理解了。我和公父太像了,一樣勇猛好武,一樣重情,一樣過於魯莽。秦國多年來積貧積弱,再像我們這樣子去領導是不行的。多年來,我這個文弱的弟弟用他一步一步的行動證明了,他終歸是比我更適合當國君。
秦國的國力是實實在在越來越強盛了,這一點商鞅功不可沒。他是一把神兵利器,在嬴渠梁手裡所向披靡,可萬世太平。只可惜,嬴渠梁一死,再沒有人有能力駕馭他,封無可封,功高震主,這把寶劍已經生了倒刺了。大秦確實對不起商鞅,他並沒有反心,但他有足夠的能力,僅憑這一點,必不能留他。商鞅自己也應該明白,如果打倒了那些目無法紀肆意妄為的老氏族們,卻換來了一個世代沿襲,威勢更大的新氏族,那麽變法終歸是一場空。
這些老氏族越來越過分了,甘龍這個家夥,口口聲聲說著為大秦好,卻在背地裡一直和他的那些氏族盟友違法亂紀,禍國殃民。還跑到我這裡來想要說服我兵變,說什麽聯合外力,助我坐上王位。呸!不要臉!想要用我秦國百年發展作為籌碼去交換他們自己的榮華富貴,還裡通外人來攻打我秦國。我姓嬴!我嬴虔是大秦的嬴虔!不是他老氏族的嬴虔!我要釘上這些老氏族的棺材蓋,讓他們永世不再能翻身。
台子已經搭起來了,秦國的法制已經足夠完善。嬴駟這孩子在流放民間,四處歷練的過程中也已經成長起來,已經有能力做一國之君了。
我把嬴駟叫到我這裡來,當著他的面玩起了棟梁拆,抽掉了主梁。嬴駟在這根主梁上看見了商鞅,這是對的。大秦訂立法度,但是這法度卻始終有一個無法管制到的存在。他不是國君,當年我代替嬴駟受過,被挖掉了鼻子,這法的威信就已經立下了。他也不是那些氏族,只要變法持續實行下去,這些倒行逆施的家夥也蹦躂不了多久。只有他商鞅,作為這一切的開創者,擁有了太大的威望,甚至隱隱約約已經成為了凌駕於法度之上的存在。商鞅創立法度,而依照法度處理了商鞅,才是讓法成為真正的法。我要抽掉這根主梁,用商鞅的死為秦國的法度奠基。
嬴駟很聰明,但是想的還不夠。我隨手拿起了另一根木條,又原封不動地放回了主梁的位置。嬴駟害怕了,一掌拍翻了所有木條,他終於意識到了這根主梁還有別的含義:不是旁人,正是他秦君。沒錯,只要法度得到了保證,制度有力地踐行,無論坐在上面的是誰都不重要。在健全有效的法度影響下,就算有那麽一兩個不那麽賢明的君主,秦國也照樣可以高效地運轉下去,萬世太平,長治久安。只要法治不倒,秦君就不會倒,秦國就不會倒。
嬴駟走了,帶著沉思和恐懼走了。經過我們的這一次會面,我看到了他這麽多年以來的成長,他會成為一個好國君的。四下無人,看著被他打翻一地的木條,我把他們一一拚起,最後撿起了那兩根主梁和替梁。替梁終歸形狀還是不太合適,只能用來暫時將就,真正想要嚴絲合縫地切合秦國這台機器,還是得將它好好打磨打磨。我拿出替梁,按照主梁的樣式作出了修改,又嚴絲合縫地放回了他該有的位置。

通過這樣一個小小的遊戲,既除掉了我的仇人商鞅,又可以打擊那些冥頑不靈的老氏族;既維護了秦國的變法成果,又教育了新繼位的國君。如此舉重若輕,怕也只有我嬴虔能做到吧。
看了看這個和原來並無差別的棟梁拆,我不禁輕聲笑道:你們啊,都不會玩棟梁拆。
歡迎大家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需授權,並不得用於公號外平台
未經授權,一律舉報
▲
編輯 | 牛棟
責編 | 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