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历史重点复习
高三总历史重点复习
(一)历史复习要点
1.熟记史实
历史是最强调背记的学科。
为什么呢?历史背记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史实,二是分析。
而政治的背记,主要是分析,对事实的记忆则很少,所以远没有历史难记。
第一,精细读书。
要一个句号一个句号读,包括导言、注解、图示在内。
第二,动手总结。
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因为看和写的感觉完全不同,而考试是写,不是看。

以下给出分析历史事件的通用格式,具体操作时,应有所取舍:
1.名称及其含义(例如: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2.背景
(1)原因(事物发生的必要性):主要原因(主要矛盾)、次要原因(次要矛盾),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具体表现),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
(2)条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时代、其他
(3)目的(原因和条件是客观的,而目的是主观的)
3.经过:力量、领导、阶段及阶段特点等
4.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特点(极其重要!特点=不同点=考点),经验、教训
第三,注意特点。
2.把握联系
高中历史的特点,是注重前因后果,注重分析知识的相关性,而反对孤立的知识点背记。
其实,出题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做题的过程,就是剖析联系的过程。
把握联系,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纵横结合。
一方面要注重纵的联系(时间联系),另一方面重视横的联系(比如地域联系)。
特别注意因果联系,这是所有联系的核心。
第二,编织网络。
纵横结合,经纬交错,就成为知识网。
3.加强审题
近年的高考,越来越强调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尤其是材料题),与课本知识结合,共同构成答案。
这样,审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审题要注意三点:
第一,准。
就是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
第二,全。
就是问的都要答,切忌答漏。
第三,注意“弦外之音”。
近年文综高考的答案,常有些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这些分都爱丢。
(二)误区辨析
第一,不可以做代记。
靠做题记知识点,永远不够系统,会割裂联系。
做题这个手段很好,但不可滥用。
第二,不可滥搞联系。
要以把握基本的知识网络为主,专题史不要太多(今年考试范围大为缩减,许多专题已不成系统,应该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