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竿入城的故事 鲁人锯竿入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鲁人锯竿入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鲁人锯竿入城
[作者] 邯郸淳 [朝代] 魏晋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标签: 寓言 国小文言文 故事 文言文 其他
《鲁人锯竿入城》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之辈,只不过见多识广,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
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鲁人锯竿入城》注释
1.执:拿。
2.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
3.俄:一会儿。
4.老父: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5.中截:从中间截断。
6.鲁:鲁国。
7.但:只不过。
8.初:开始时。
9.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圣贤的人。
10.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11.遂:于是。
《鲁人锯竿入城》相关内容
道理作者:佚名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
《鲁人锯竿入城》作者邯郸淳简介
邯郸淳,三国魏书法家。字子淑,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官至给事中。工书,诸体皆能。袁昂《书评》称其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载其篆书师法曹喜,楷书取法王次仲,善作小字。并认为蔡邕善书篆,“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邯郸淳,善篆书,有名。卫恒《四体书势》古文序云:“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 、 《春秋》 、 《论语》 、《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
邯郸淳的其它作品
○ 一毛不拔
○ 截竿入城
○ 邯郸淳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