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房产税新政策2019 2017年真的敢征房产税吗

2017年真的敢征房产税吗
2017年真的敢征房产税吗
你好,现在已经2018年了,按照有关会议精神,会逐步推进房产税的立项,需要时间。
电视上、报上充斥着2017年要把房地产税纳入税法,并在讨论起征面积与起征点,题目很可怕,房产税真的来了!
一些经济学人又纷纷评论解释。他们说这是大势所趋,大多数国家都已征了,中国必走此路。而我认为此税是不该征不敢征也不可能征。在此,警告财政部少数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中国经济不负责任的庸人们;如果硬要东施效颦,2017年开征房地产税,则必将是历史罪人。那就是汉武帝时提出“杨可告缗”的罪臣!
死板照搬国外“洋枪洋炮”一套,必然出极大错误;请看中国这次证券市场的配资、融资,硬搞;后来又查;结果从5178点跌到3373点,差点酿成金融危机;至今还在勉为其难地救市。
此外,注册制,国际板,人民币国际化,遗产税及房地产税等等都是特大利空,都会陷中国经济于雪崩,致中国经济于大难;在相当相当长时间是不应该搞不能搞的。
中国的事一定要象小平那样,实事求是,按国情办,且应小心翼翼,如骑虎背,如履薄冰,“治大国如烹小鲜”,中国人口13.7亿,太大了。
二、为什么征房产税是不合理的
据说,100万(或某个数字)以上,要征税,可笑吗?
是的,八十年代,复旦旁边的房子3千一平米,一百平米30万;不会征吧;现在这些旧房都涨到了3万一平米了;300万了,要征房产税了?
岂有此理,一家几代人住这个老房,旧房,没换过,没卖过,没赚过钱,凭什么征税啊!房子自己在涨,居民是纸上富贵,生活没变啊!
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十多年来大涨5—10倍;不是百姓自己推上去的;是由九大原因造成的,现择其最重要几点分析之。
1、货币快速发行是导致房价上涨之最根本原因
中国近十多年由于种种主动的被动的原因,货币发行速度是很快的,量是很大的。朱?F基退休前的2000年初(从1949年到此51年),全国货币与准货币,即M2为12万亿,可是今天M2已高达130多万亿;是10多年前的10倍多;(中国的M2/GDP=200%多,而美国的M2/GDP至今未超过100%!)这么多的货币供应,要么引起通货膨胀,要么引起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中国多数产业产能过剩;货币就必然进入大中城市房地产。
于是各大城市几十亿的地王频频出现;房价不断上涨,(近日成交量也在放大),上海的房价普遍涨了10多倍。
每户房产市值必超过100万;都要交税,可行吗,一边发货币,把房价发上去了,一边征税,两头得利;天下有这样默契配合的货币财政政策吗?
2、土地财政是房价上涨之最重要原因之一;且是中国特有的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是推进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各地政府也全部都通过卖地来弥补增加财政收入。例如,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的政府财政收入中60%左右来自卖地。
大家注意到一个情况吗?哪个城市房价涨,房价贵;那里城市设施就修得好;一块地卖20多亿啊!上海的18条地铁;几大过江隧道;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上海过长江到崇明岛之隧道;几十处交通堵塞处的隧道的建造费用;几十万交通协警(全是下岗工人)费用;钱是那里来的,全靠“土地财政”啊。
这种情况遍及全国70多大城市几百个中小城市。
不这样搞,地方政府又怎么办?这是地方政府无奈又合法的必然选择。谁当省长市长都必然这么干。
因此;地方政府出于生存的需求;不希望房价跌;反而千方百计呵护之希望它涨。(温州就是实业垮了,税入少了;政府不得不大量卖地,造成房价大跌的。)
即上海、北京等多地房价上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卖高价地,成本推高造成的,有的“地王”一出,人们就算出来,一平米起码5万。
这种情况下,今天5万一平米买了个100平米500万的房;财政部要征税吗?问地方政府征啊!问老百姓(603883,股吧)征什么啊!5万一平米是百姓愿意的吗?财政部昏了头了。
这种情况,美、英、欧洲有吗?什么是土地财政,他们都不懂吧。
3、70年土地使用费已交,再征税,就是一只羊身上扒两张皮,重复征税。
请财政部提供美、英、欧各国的房地产价格的结构组成,人家有70年土地使用费吗?
中国;5万元一平米的房价中;一半以上是土地使用费;一交就是70年。这是什么意思,表面上是借用70年土地的租金(即土地还是国家的),这么高的租金?其实,其中就包括房产税。
交了土地使用费;2017年再征房产税,就是一只羊上扒两张皮;人民愿意吗,情愿吗,认可吗?必不认可!因为不合理。
要征税,要么把过去交的土地使用费加利息退还老百姓,要么就70年过后来征。
4、小产权房何以不贵?
北京市的大产权房4-5万一平米,通州、大兴的小产权房仅几千元一平米,差价极大。房子质量、造型、外观、使用完全一样。就是因为没有城市政府卖地(土地财政)与70年土地使用费;农村农民自己的地盖的。故一些傻帽学者提出,让小产权房一下子变成大产权房,下不为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一来,各城市政府的财税以后怎么办?
5、美国征房产税是对的,它房价是合理的。
到美国去过,很多纽约工作的复旦北大同学,到新泽西州买房,每天来回驱车2小时。美国很多地方房价不贵;也很难涨。因为土地是私有的,房价一涨;开发商就来了,问农民、地主买地(注意没有地方政府介于中间)地价不贵,房子一多,房价就涨不动!(不要去炒啊,炒不动的)。因此,美国征房产税是合理的。中国如果房价便宜,3000元一平米(没有70年后土地使用费等)30万一套;你征吧?交多少都愿意。
还有几大原因,时间关系日后分析。
总之房价上涨不是百姓造成的,征房产税是完全不合理的!
三、房产税是不敢征的,它将马上陷中国经济于灾难
变成第二个日本,“失去20年”;退出世界第二,退出金融五国地位。
当年与财政研究所所长贾康辩论,此人风度翩翩,咬文嚼字;绝不发火;似很有水平;实际上完全不懂货币,不懂金融,不懂宏观经济。
如果真的2017年敢强征房产税,其恶果是:
1、 中国北、上、广、深等房价全面暴跌;拥有两套以上房的人,纷纷跌停板价出货;房价半年内就可以跌去50—70%.
房地产税到底收还是不收,已经不是问题了。有消息称,房地产税的征收正在排上立法议程,最快将在2017年底前通过。
征收房地产税是世界通例,这可能是该税种立法最具说服力的理由。不过,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表示过,中国的房地产税,是土地国有制下对私人住宅征收的财产税,这在国际上难以找到借鉴先例。他表示,即便将来全面开征,规模也远不及私有制下的房产税规模大。
上述问题的存在,令房地产税该不该征收、如何征收陡然成疑。在土地国有的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多年以来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由此带来的高房价使得房产投机者从中获利,最终则由刚需购房者买单,并催生出大量有损社会经济活力的房奴。
房地产税法的制定者如果对此不加考虑,盲目地效仿海外国家,轻率地开征大范围、高税率的房地产税,将会给房产拥有者带来高房价之后的第二重经济负担,被公众质疑为“重复征税”—土地出让金虽然不是税收,因此与房地产税形式不同,但两者在实质上有相似之处。
征收房地产税涉及合理与公平的问题,讨论房地产税征收的实质可能是如何征收,而不是该不该征收,原因在于,至少从长期来看,房地产税取代土地财政是合理的,也是大势所趋。征收房地产税必然包含着增加税源的目的,对这一点不必遮掩,关键在于明确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税的关系不是“并行不悖”,而是渐进替代。此外还应看到,房地产领域的现行税收种类繁多,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这还不包括各类收费。这些税费的关系处理不好,也会妨碍房地产税征收的合理性。
在增加税源、完善税制的目的之外,房地产税应当承担理顺市场机制的功能。土地财政被房地产税取代以后,投机性需求受到抑制,房价的形成机制将更加合理化,有助于高房价的理性回归。有报告就显示,房产税的提高能够直接带来房价指数的下降,地方政府若能借房地产税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种效应将更为明显。不过,决定房价的主要是供需关系,而不是房地产税,因此,至少在一线城市,不要指望房地产税的推出能够使房价大幅下降。
作为财产税,房地产税还应该适度体现其调控社会贫富差距的功能。财产税是“富人税”,在西方发达国家,税收政策特别是财产税政策,是调控贫富差距最重要的工具,经过十几年的经济高增长,我国居民的财产积累差距越来越大,单就房地产税的征收而言,对待刚需住房与大面积住房、单套住房与多套投资性住房,应采取区别性的税收政策。
房地产税是热点话题、敏感话题,相关政策的出台需要充分重视舆论反响。总的来说,海外国家征收房地产税,是以土地产权私有制为基础的,我国虽然没有征收房地产税,但土地财政以及房地产领域的各种税费则极为繁杂,因此,就房地产税立法及房地产税的开征,需要明确税收的依据和目的,权衡税收的影响,统筹调整与房地产税相关的各类相关税费,不可盲目效仿海外的税收形式。
房产税当然要征,房子本身只会贬值,建房子的土地才会升值,土地是国家的,业主无权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征收房产税合情合理合法。房产税的出台对于打击地产投机有很大的好处,一些靠炒房子,收租金为业的社会蛀虫将无法再存活。整个社会中一夜暴富的浮躁心理将会降温。以后还要征收遗产税,权利不能世袭,财富同样不能世袭,让年轻人公平竞争,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前途。
真的要征收房产税吗?
首先在上海和重庆试点,然后再全国铺开。重庆市房产税征收根据《通知》,房产税征收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征收房产税的时间和方式,还有待中央批复。”市财政局官员表示,我市是全国最早向国务院上报房产新政方案的城市,获得批复后将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房产税的征收时间,很可能会设在明年年初。 一位接近设计房产税的人士表示,房产税的征收方式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按照人均面积征收。比如一家有三口人,每人仅能拥有一定面积的房产,若超出该面积,就对多余的房产按照面积征收;另一种则是针对套数征税。若一个家庭有两套以上的房产,则针对二套以上的住房征税,金额是按每套房产的实际市值征收。 重庆工商大学财税专家尚克文认为,若政府要保证对高档房征收房产税,按套征收更为现实。政府可依照每套房产的售价和品质设定不同的税率,按照(房产评估价格-费用)×税率的方式征收房产税,这样更能体现税收的调控作用。 对于这些“坊间传闻”,市财政局官员表示,目前该税种的具体内容仍是机密,不便对外界透露。具体的征收方式需要等待中央批复。 用途 将投入公租房建设 “开征房产税并不是政府为了增加收入,更多是起调节楼市的作用。”市财政局官员称。 事实上,征收房产税仅是我市房产调控“组合拳”之中的一步。按照我市的房地产调控思路,要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住房制度体系。 按照我市今年年初规划的,促成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组合拳”,政府提供公租房保障低收入人群住房;对于中高收入者,主要靠市场出售的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而别墅、花园洋房一类的高档住房,则要进行一定的约束。房产税所得的收入,将会投入到我市的公租房建设中。 同时,我市还于今年调整了契税税率,其中规定家庭首套住房且房屋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按照成交价格的1%征收契税,其余按照1.5%~3%的税率征收。在卖房产生的营业税方面,出售购买不足5年的高档房,按照销售收入的5%征收。出售超过5年的高档房,按照(销售收入-购房价格)×5%缴纳营业税。*提示:内容来自互联网
2017年个体户免房产税吗?2017年个体户免房产税吗?
房产税征收范围:
1.房产税并不是对所有的房屋都征税,而仅仅是对城镇的商品房、经营性房屋征税;
2.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既然是一种财产税,那么就是直接税;
3.房产税的征收标准一般是从价计征或者从租计征;
4.从价计征是按房产的原值减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计征,其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年税率1.2%;从租计征是按房产的租金收入计征。
是2017年开始征收房产税吗
您好,会计学堂邹老师为您解答
房产税一直就有征收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明年真会征收房产税吗
这种政策的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事,很难讲。不过这个会增加地方政府税收,很多官员会去积极努力的,不过又要考虑到民众的意愿。
2017年房产税真要开征了吗
目前看是有可能的,因为上海和重庆已经在试点个人第二条以上住房征收房产税。
只要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全面推开,征收房产税就可行了。
房地产税法终于有了动静。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近日公布,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其中。专家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有望在2017年获得通过,但不会立即实施,建议人均60平方米内免征。长期看,房地产税有望增加持有环节的税负,这将大大抑制投资投机行为,从而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和稳健发展。
重大进展:房地产税法列入立法规划
房地产税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早在2011年,上海和重庆两地曾率先试点向居民住宅征收房产税,此后2013年传出房产税试点扩围的消息,当年公布的《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但最后并未见有具体动作。
直至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此后,房地产税的重心转为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工作。在外界看来,由“房产税”到“房地产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意味着房地产税整个大框架将进行再构建。
在经过1年多时间的酝酿后,房地产税立法终于迎来重大进展。昨日的消息显示,最新调整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向社会公布,房地产税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
“推
进房地产税立法很有必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目前房地产有关的各项税收五花八门、名目繁多,而且多为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前设立的,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变化迅速的房地产市场,因此需要好好整合、清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制度。
据
了解,目前房地产相关税收主要在建设、交易环节。其中,房地产建设环节涉及耕地占用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建筑安装营业税及附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交易环节,卖方销售需缴纳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及附征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目前,个人买卖房屋暂
时免征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
何时通过:房地产税法最快2017年通过
“本届人大任期是到2017年底,因此,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将在2017年底前通过,慢的话可能会在2017年底提交审议,在下一届人大任期内通过。”刘剑文表示。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目前房地产税法初稿已基本成形,但还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协调,现在还没有到向专家等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的阶段。
“我认为,房地产税法明年有望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展顺利的情况下,会在明年年底审议。”施正文表示,审议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各方形成共识,在2017年通过不是没有可能,“最近两三年通过可能性非常大。”
“房地产税立法要加快,这样才能为各个地方开征房地产税提供法律依据。”施正文认为,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按照税收法定的原则,只有尽快完成立法,地方才能开征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法通过之后会立即实施吗?“我个人认为不会马上生效,而是要过一段时间。”刘剑文告诉记者,房地产税法从通过到实施应该会有一个过渡阶段,从而让社会对法律有充分的认知、了解和准备。
“立法通过后并不意味着就会在全国马上开征,两者不是同步的。”施正文则表示,房地产税是典型的地方税,何时开征会授权地方政府自己决定,并不是在某个时间全国一起征收,各个地方可以差别化。
要交多少:建议人均60平方米内免税
房地产税如何设计,征收范围和税率如何确定,要不要设“免征额”,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对于房地产税的设计思路,施正文认为,现阶段针对房地产的税主要在交易环节,对抑制投机、稳定房价发挥作用并不明显,未来房地产税将会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并以房地产的评估值为征税基础。
对于征收范围,施正文认为应该设立一定的免税面积,“免税面积设定为人均60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税,从而保证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税。”施正文说。
对于免征额和税率,目前官方并未释放任何信息。但是,施正文建议,对于免征面积,中央可以设定一个最低的标准,在此标准之上,各地免征面积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上浮。
而对于税率,施正文建议可以设定一个税率区间,不要太高,各个地方在这个区间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税率。“目前国际上普遍税率标准是1%,中国可以低一点。”
据了解,此前,上海在房地产税试点中适用税率暂定为0.6%。征收对象为增量房,即上海市居民二套房及非本市居民新购房,且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的新购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
什么影响: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
虽然房地产税法才列入立法计划,距离正式通过和实施还有一段时间,但房地产税法实施后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已广受关注。
从短期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鉴于当前开征房地产税的必要前提——不动产登记还未全面完成,房地产税短期内落地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看对市场影响非常小。
“长期看,房地产税的开征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和稳健发展。”施正文认为,房地产税增加持有环节税负,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房地产消费,树立“房地产主要是居住功能,不是投资品”的观念,并将会对投资投机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施正文表示,开征房地产税后,房子多、房子评估价值高就要多交税,随着成本的增加,很多投资投机者就不会愿意再买房,从而避免社会资源浪费,也有助于财富的调节,实现分配的公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此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征收房地产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使房地产市更沉稳、稳健,使其以后在运行中间减少泡沫,遏制肆无忌惮地炒作,而且对于把空置房调动出来、加入租房市场也会有好处。
还有分析认为,未来房地产税若以评估价为缴税基础,将增加房企的囤地囤房成本。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背景下,将对目前大量囤地囤房等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除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外,刘剑文表示,房地产税还将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当前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丰富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在施正文看来,房地产税是一种直接税,也是一种财产税,征收如何做到公平合理,税收怎么使用,是否用于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领域,老百姓非常关切,这也将对政府治理现代化、法治化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