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感恩的孩子再优秀也没用 父母不会爱还是孩子不懂感恩
父母不会爱还是孩子不懂感恩
近日,豆瓣网上一个成立于两年前的谈论小组——父母皆祸害,因其极具争议的名称和内容被频繁转载,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那些身为80后、90后的组员们,在论坛中以亲身经历“控诉”著自己50后、60后的父母,并且抵制所有家长以说教的姿态加入讨论群,因为在他们眼中,父母皆为“祸害”。但在他们出位言语的背后,却折射出成员们渴望沟通和理解的心声,也传递著对当前父母教育方式的不认可与反思。
交锋点: 家长想控制 孩子要反抗 去年年初,面临大学毕业的艾华(化名)在找工作的问题上和父母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心情烦闷的她无意中在豆瓣网上看到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好奇心顿起,便点击进入。进去以后,那种感觉“就像找到了组织”。多年来,她对父母的不满一直压抑在心中无处宣泄,而小组成员的发帖让她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原来有这么多和她一样深受父母其“害”的人,“打了孩子却不让孩子哭是什么心理”——自己小时候挨打时妈妈就不让她哭,越哭打得越狠;“打算去北京工作,离开父母,有愿意一块努力的吗?”——从上高中起,她就决定报考外地的大学,离他们远远的;“他们没有资格做家长”——父母除了争吵就是冷战,有一次,她向父母大声喊,难道你们生我就是为了让我听你们无休止的争吵吗?那一刻,父母全惊呆了。 只要艾华一想到以前的生活,离开家的念头就会条件反射般地跳出来,她没想到的是,为了把她留在身边,父母发动了所有的关系,给她找了一份在当地出版社做翻译的工作。这让艾华忍无可忍,从小到大,自己的一切几乎都是父母说了算,本来想学理科的她不得不以父母的意愿“女孩子还是学文的好”学了文科,她感觉自己就像个囚犯,而父母是监狱长。 有调查显示,50后、60后父母最大的问题是:控制欲太强,不尊重孩子隐私。 最终,艾华在母亲哭父亲劝甚至断绝经济支持的威胁声中,和同学一起去了南方,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独自打拼的艾华很辛苦,但她一直坚持着,她知道只有自己经济独立了,才能彻底脱离开父母,否则,只能受父母的操控!
中国父母最大的症结是不尊重孩子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有疼爱、呵护、关心、管教这些词语,唯独缺少尊重,“我生他养他,应该是他尊重我才对”,家长潜意识里强调自己是主人,孩子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所以,偷看孩子日记,翻孩子的书包,甚至是撬柜子检查隐私成了家长了解孩子的唯一渠道。组员“在变老前远去”在《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一文后回帖说道,一些父母之所以这样试图控制孩子,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而他们需要的只是平等地对待和理解。 由于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打骂式教育依然是当前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最为普遍的方式,一项调查显示,34.24%的小学生、29.87%的初中生、15.5%的高中生都曾被父母打过。而33.3%的家长认为“孩子犯错误,父母用打骂来管教,不算暴力行为”。但实际情况是,过度的责打会在孩子的人生中留下永久的伤害甚至是心理障碍。名为Amostoricher的组员这样叙述自己的经历:“很小的时候,只因为我为一件小事情哭鼻子,我爸就把我往阳台外丢,他说男生不应该哭……还好当时我妈妈手快,抓住了我的脚……过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我都怕高,估计是那时候留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