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吧 湯陰縣書法愛好者王樹文 八個月手書四百餘米唐詩長卷
湯陰縣書法愛好者王樹文 八個月手書四百餘米唐詩長卷
《唐詩三百首》配以小篆書寫,這兩種承載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相結合,會出現怎樣的意境?
日前,湯陰縣書法愛好者王樹文向記者展示了他花費8個月時間潛心創作的書法作品《唐詩三百首》。該作品長475.9米,寬0.82米,重60公斤,長卷上有22800個字,以小篆形式演繹了唐詩的意境和神韻。
王樹文今年60歲,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高階講師、北京人和書畫院院士,有多幅作品在全國、省、市大賽中獲獎。去年,王樹文開始思考創作一些作品,最終,他把目光落到了家裡的一本《唐詩三百首》上,萌發了書寫唐詩長卷的想法。2017年12月,在用了4支毛筆、20斤墨、600多米宣紙之後,這幅長400多米的書法作品終於完成,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為這幅書法作品裝裱。由於作品太長,裝裱的工作量太大,難度太高,沒人敢接這活兒。於是,他自己花錢買來裝裱機器,並自學了裝裱工藝,在幾個朋友的幫助下,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作品的裝裱。 今年5月,這幅裝裱一新的作品終於“盛裝”展示在人們眼前,在公園裡一經展出後,就引起極大反響,令觀看的群眾嘖嘖稱奇。
“我們都稱他是一個奇人,這幅作品的工作量和難度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憑藉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完成了創作,著實讓我們感動。同時,我們也為他堅持弘揚傳統文化、不忘初心的信念點贊。”對於王樹文的作品,湯陰書畫家史文富這樣評價。
“詩詞和書法在中國所有藝術門類中最為源遠流長,人們也歷來有詩書結合的習慣,品詩賞字,享受雙重美感。”王樹文說,對他自己來說,也是彌補了年輕時的願望和寄託,把這些美好的東西留給下一輩,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下一步,他打算創作《紅樓夢》書法長卷,讓更多的人從中享受到中國文學瑰寶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