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份 中国历史大脉络
中国历史大脉络
1.谁看过许倬云写的《历史大脉络》,评价一下这本书怎么样啊
历史大脉络》是一部气势宏伟的大历史著作。
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以中国史为经线,将中外历史采合为一体,为补充一般历史教科书而撰写了这样一本类似教科书的读物。《历史大脉络》是关乎人类历史诸多方面的论述,比如文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小书一册尽显历史大脉络,以全球的视角,纵横交错,颠覆你对历史常识的刻板印象。
历史与可以重建和复核的自然科学不同,过去是过去,即使有相似的个案出现,终究有不同的时空背景,不能真的重现过去。因此,历史的陈述,只能是旁观者的观察,从许多线索中寻找因与缘:“因”是直接的演变,“缘”是不断牵涉的因素,无数的因与缘于是凑成无数可能之中的“果”。
历史学能做到的,也不过是截断众流,挹起一瓢而已。
2.中国文化史发展的脉络
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发展阶段特征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特征,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①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科技文化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秦汉时期,因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影响。思想上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局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士族政治的黑暗,故有反映这一特征的文化,那就是佛教盛行,以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绘画石窑艺术的繁荣和《神灭论》的问世。此时期中数学与农学取得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成就,南方田园诗与北方民歌对后世影响甚大。④隋唐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它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源流,而且译被深远,在世界文明史上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⑤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和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和外传教育、史学和文学发达,绘画和书法艺术也取得一定成就,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⑥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这样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出现八股取士、文字狱、教育专制、书院官办等现象。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3.《历史大脉络》读后论文
记得看齐白石的农家草虫,一颗大白菜上趴着一只蝈蝈。这大白菜是写意的,虽不笔笔皆尽,但看来比白菜还白菜。再看那只蝈蝈,细描工笔,分毫毕现,连翅上的的脉络都清清楚楚,分明是活蝈蝈从画中跃出。妙,就在这里。
近来翻看台湾许倬云的《历史大脉络》(后文称《大脉络》)一书。此书是上下一万年,纵横全世界式的叙事和文明比较。笔者看到的佛教传入中国一节,觉得其失真颇多,有必要提出讨论。佛教和佛学向来被学界称之难治。其因不外是典籍浩繁,又牵涉文明间的交流。要想说的言之有据,持之成理并深入浅出,就很不容易。冯友兰先生说其成名作《中国哲学史》中最薄弱的一章就是有关佛学的。在没有掌握全盘材料并融贯时,只能大体说说,所以冯先生是书在此章没有它处的诸多新见。许氏《大脉络》在佛教这节大而无当,说了许多外行话,史实细节也不对。比如,佛教讲四谛是指苦、集、灭、道,是修佛的四个阶段,而不是《大脉络》中讲的什么“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十二因缘的一部分解说。再者,中国佛教除云南等处有少量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外,其他的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藏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现在影响较广的是禅宗、净土宗和藏传佛教。禅宗是融合了儒、道两家的最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派。禅宗初祖是印度的达摩,而真正集大成者的则是六祖慧能和《六祖坛经》。关于禅宗的流传和演变有诸多的佛教史和禅宗史著作,禅宗属于北传的大乘佛教是从来都没有异议的。《大脉络》中说禅宗是“南传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的孟子一派的唯心主义互相契合,而形成的。”不知许氏的根据何来?净土宗是较晚兴起的佛教宗派,因其专事念佛,法门简便易行,在民间有很大影响,但其下没有什么书中所说的分宗派,而不像禅宗那样“一花五叶”分为曹洞、临济、法眼、沩仰、云门等宗。现在禅宗法脉最兴盛的是临济和曹洞两宗。藏传佛教不是“印度原始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和西藏本土的苯教形成的”,而是佛灭千年以后,在印度已经密教化的晚期佛教传入西藏,并与苯教结合形成的。藏传佛教经典与汉传大乘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依经典侧重不同。比如藏传佛教主要经典《金刚顶经》、《大日如来经》等都是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中所没有的。另外藏传佛教也不是书中所说简单的属于“密宗”,而是属于显密共修、先显后密。所谓显宗一般是指注重佛教教义的参学和思辨,而密宗则是注重仪式、咒语和身体的修行。只要看看达赖和班禅的师傅宗嘎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知道修持藏传佛教是必须先显宗后密宗了。
许倬云出身台大历史专业,治西周、秦汉史有年,颇有成就成名海外,后负笈美国,得以遍览西学著作,做些大历史的宏观演说或是文明间的比较研究本应是里手行家。但在写这种大历史的著作时,必须对所涉及的历史细节清楚明晓,而不能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下笔千言,否则必将离题万里贻笑方家。其实笔者的以上佛教常识论点,本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一般的佛教史著作都有涉及。台湾印顺导师的《中国禅宗史》就是其中的当行之作,想来许先生可能还没看过吧?大历史著作中,笔者非常推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此书用大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历史细部,解剖麻雀而游刃有余。从平平常常的万历十五年,解读出大明王朝进而中华帝国的演化规律,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在笔者看来黄仁宇对历史细节的熟识和精准运用,正是《万历十五年》的过人之处。若无历史细节的真实和史料的正确应用,宏观历史的叙述必然失真脱相。回想白石老人的画作,若无细如毫发的精致工笔,而仅是一味的涂抹泼墨,那就不是画坛宗师,而仅是空架子画匠了。
4.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东晋灭吴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四、近代史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gcdzg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五、现代史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2年 dp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5.中国历史时间轴
公元元年之前是夏商周秦西汉,公元之后是西汉末年至今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400余年)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600年左右) 周:约前11世纪~256年(800余年)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300余年)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400余年) 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 汉:前206年~公元220年(400余年)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与更始帝)(200余年) 东汉:25~220(100余年) 三国:220~280(60年,不过三国时代一般从184年黄巾之乱算起) 魏:220~265(45年) 蜀:221~263(42年) 吴:222~280(58年) 晋:265~420(100余年) 西晋:265~317(52年) 东晋:317~420(103年) 南北朝:420~589年(169年) 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西魏(535~556) 北齐(550~557)北周(557~581) 随:581~618(37年) 唐:618~907(200余年) 五代:907~960(53年) 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7) 后周(920~960) 宋:960~1279(300余年) 北宋:960~1127(100余年) 南宋:1127~1279(100余年) 与宋同时期 辽:907~1125(200余年) 金:1115~1234(100余年) 元:1206~1368(1206铁木真建国,1271年正是定国号为元,97年) 明:1368~1644(200余年) 清:1616~1911(200余年) 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
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
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
一直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扩展资料中国古代历史时间轴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王朝兴衰历史主要规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势造英雄、英雄出少年。
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厂卫制)。 君主专制脉络: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汉(内朝尚书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司礼监)——清(南书房、军机处)。
选官用官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举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明朝开始限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采取八股取士)。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历朝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中国历史纪年表 (历史时间表) 百度百科_中国历史_中国从云南元谋人到二十一世纪之间的历史。
6.将中国历史按从古至今把各个年代重大事件 人物 影响穿插在一起的历
华夏民族的形成 盘庚迁都的分界线 春秋争霸 三家贵族分晋 百家争鸣 战国七雄争霸 商鞅变法 秦始皇统一中国 修筑长城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文景之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抗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赵过创立“代田法” 盐铁会议 司马迁写《史记》 汉匈和亲 王莽改制 外戚和宦官的争战 悲壮的黄巾起义 官渡大战 三国鼎立 淝水之战 魏孝文帝迁都 隋文帝统一南北 科举制的创立 隋朝大运河的开掘 八王之乱 佛教传入中国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玄奘西行历险 武则天改唐为周 文成公主入藏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 牛李党争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的分裂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靖康之耻 岳飞抗金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四大发明 元朝的统一 明朝的建立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驱逐倭寇 一条鞭法改革 百年之争 李白成起义 清朝的建立 吴三桂降清 郑成功收复台湾 神州一统的盛世 清代文字狱 三藩之乱 马嘎尔尼使团来华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英法火烧圆明园 辛酉政变 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海战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辛亥革命爆发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gcdzg的成立 北伐战争 红军长征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