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愚公移山赋的节选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

火烧 2021-12-23 09:52:10 1107
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注释】

  1.太行山:在山西和华北平原之间、横跨晋冀豫三省。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4.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9.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以……为苦。

  10.塞:阻塞。

  11.迂: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险,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汉阴,汉水南岸。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

  20.如…何:把什么什么怎么样

  21.损::削减。

  22.曾:连……都……

  23.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24.丘:土山。

  25.置:安放。

  26.且:连词,况且。

  27.焉:疑问代词,哪里。

  28.荷:扛

  29.三:再次,多次。这里用做量词。

  30.夫:成年男子。

  31.叩石垦壤:凿石挖土叩:敲,凿。

  32.箕畚:一种用竹蔑或柳条编成的运土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这里名词作状语用。

  33.孀妻 :寡妇。

  34.遗男:遗孤,孤儿。

愚公移山赋的节选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

  35.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或换牙。)龀,换牙。

  36.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7.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8.河曲:古地名,因河水弯曲而得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9.叟:老头。

  40.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味。甚矣,太过分了。

  41.惠:通“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42.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43.长息:长叹。

  44.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草木。

  4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强行开辟,开。

  46.穷匮:穷尽。

  47.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8.苦:愁。

  49.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没有。

  50.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51.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代愚公。已,停止。

  52.帝:神话中的天帝。

  53.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4.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5.负:背。

  56.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以东地区(朔东,山西北部一带)。

  57.一厝雍南:—座放在雍州以南地区(雍州,陕西、甘肃一带)。

  58.厝:通“措”,放置。

  59.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60.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61.陇断:陇通“垄”,高地。断,隔绝。即垄断,山冈高地。

  62.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63.焉:语气助词,无义。

  【翻译】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有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凿石挖掘泥土用簸箕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没有父亲的儿子,刚刚换牙,跳着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湾上一位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并劝阻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坏,又能把这两座大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挖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