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浅谈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浅谈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浅谈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一 科学锻炼身体的准则是:使人体的新重代谢加快,达到正常水平,从而延缓衰老。 二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很多,原则上是能使心跳加快,出汗,肌肉不断收缩或扩张的运动都是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跑步是锻炼身体的一个好方法,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跑步这一方法来健身,有些想要减肥的人也会选择进行跑步,跑步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会影响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跑步来锻炼身体才是更科学的呢?
选择跑步来锻炼身体是明智的,一般人们在跑步的时候并不注意方式方法,认为只需要去跑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想要使跑步健身的效果达到最佳,要掌握科学的跑步方法。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47%的市民跑步是为了舒缓压力及对抗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和强壮体质,以减肥和增重为目的的市民分别占到了25%和26%。在跑步频率方面,53%的人却由于对跑步的不了解,原本想缓解疲劳,结果却令身体更加疲劳。
长跑实现减重的效果比较明显,合理的跑步频率应该是一周3次,隔日跑1次,每次30分钟、5公里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跑步活动最为适宜。
如果以减肥为目的,建议跑步后再进行约20分钟的力量练习,以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而在营养方面则应遵循营养密度大但能量低的食物,比如全麦等含纤维较高的食物,蔬菜、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纤维,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以对抗疲劳和舒缓压力等亚健康为目标的长跑,还应配合科学的膳食措施,特别要注重早餐质量,摄入优质蛋白,控制脂肪摄入,同时合理补充营养品,应食用有助于舒缓压力的食物,如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食物。而富含钙、镁的食物多为碱性食物,可平衡体内酸碱度,缓解疲劳。
科学的运动仅仅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运动。美国盐湖城一家咨询公司First Fitness Inc.的首席运动生理学家理察德.科顿说,要想把健身变为一种日常习惯,就不要连续超过两天不去健身。他解释,每周只健身1-2次的人比每周健身3-4次的更容易半途而废。因为健身频率比健身时间或运动形式更能影响到你的健身毅力。美国运动医学院建议每周运动3-5天,如果每周只能抽出3天来健身,那么应均匀分配这3天,以保持一定势头。4.制订备用方案对:错过就错过了,只要明天更努力。错:无法继续,因为有障碍。资深私人教练邓恩博士建议,应预先考虑到一些可能会影响健身的因素,如假期和工作安排,然后准备一套备用方案。在记事本里记下克服“健身障碍”的方法,无论何时遇到困难,你都能作到有备无患。最重要的是,不要一遇到阻碍就放弃。邓恩博士说:“你也许会这样想,‘我今天没时间去健身,并且周末也去不了,所以干脆停下来算了,下周一再开始’。其实你大可不必因为错过了一两次健身而感到愧疚,要学会接受事实,错过就错过了,只要明天更努力就可以了。”5.目标要高,但不能高不可及对:具体目标??我每天要走20分钟。错:抽象目标??我要更努力地锻炼。无论是提高耐力、参加三项全能运动,还是做满25个俯卧撑,设定一个目标无疑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坚持下来。美国运动医学院的前院长布赖恩.沙杰博士说,如果你的目标是短期、具体而现实的,如“我每天要走20分钟”,而不是“我要更努力地锻炼”,就更容易坚持下来。如果你很轻松地就达到了目标,那么应把目标订得更高,并且每过4-6周就核准一次,以确保没有偏离正确的方向。6.记下自己的进步对:坚持记录自己的健身过程。错:我昨天干什么了?忘了!研究发现,坚持节食或记录健身日志的人更容易瘦身。此外,在一项研究中,详细记录的人会比记得不详细的人多减一倍的体重。注意记下运动形式、运动时间、强度、距离、燃掉的热量和运动地点,以及你的心理状态、体能水平、前晚睡眠情况和饮食情况。计步器、心率监控器和秒表能够帮助你详细地记录,可以立即给你带来成就感,并能帮助了解自己跑了或走了多远、多快,燃烧了多少热量,以及自己的进步有多大。用这些工具来挑战自己,设立新目标。7.“微型”健身运动对:随时随地动一动。错:今天很忙,实在没时间锻炼了。如果你的时间实在太少,可以每天只抽出10-15分钟来运动,以保持身心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耐力训练或力量练习都可)。虽然每天做1遍微型运动就有助于强化你的健身习惯,但如果每天能有时间做3遍,还有助于减掉多余的体重。研究发现,每天见缝插针进行健身的人能够比坚持常规的30-45分钟健身专案的人积累更多的健身时间,如果你无法保证散步1小时,那么不如一有时间就出来运动,哪怕只有15分钟也可以。8.给健身留出时间对:上午8:00,我的健身时间到了!对:上午8:00,我的健身时间到了!错:算了,晚上要加班,不去健身房了。在电脑上贴上及时贴,或设定闹钟,让它每天提醒你在固定的时间健身。当你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时,就能逐渐养成习惯。一旦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每天的健身就会和公司会议一样重要了。研究还表明,在早上健身的人会比在午后或晚上健身的人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人在早上精力会更集中,体力也更充沛,你应该找健身效果最好的时间段来健身。9.学会奖赏自己对:只要坚持健身1年,就去……错:这和健身有什么关系?研究发现,比起从不奖励自己的人,经常奖励自己的健身者达到“美国运动医学院运动标准”的可能性要高出1-2倍。邓恩博士说,在我们的研究中有一位女性决定,只要她能够坚持健身满一年,她就去爱尔兰徒步旅行,最终她去成了。还有一位健身者在坚持健身2个月之后给自己买了一双新鞋,6个月后买了一身新运动衣。奖励机制可以很简单,比如在做完100个仰卧起坐后再去看《六人行》。邓恩说,“生活中任何重要的东西都可以和健身结合起来”。关键还要天天坚持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好的习惯,自己感觉不错就行了,请放心,没有问题的。请记住,所谓科学的运动就是适合自己,并感觉有效果的运动,资料上介绍的没有一样是适合你的,根本不需要去参考。
首先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体能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然后是制定适合的运动强度,保证每周3-5次的运动频率,运动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后要多进行拉伸放松,这样预防运动损伤。
最后就行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将运动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
每天坚持跑步,最好的方式是倒著跑步,还有每天应该两根香蕉或者一个苹果,睡觉是右侧睡觉。妊娠的妇女就左侧睡觉。
如何科学地锻炼身体?
1,科学锻炼,关键在坚持 2,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不要暴饮暴食 3,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休息 4,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5,保持良好的心态
清晨晨练:每天应该早起,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适当的做一些运动,比如可以在家周围做一个短距离的慢跑(不宜剧烈运动),也可以到活动场里去玩玩球。
中午锻炼:中午一般吃过饭,可以在家做一些室内运动(中午紫外线强度高,不宜烈日下锻炼)。
晚饭后锻炼:晚饭后直接洗澡睡觉时不好的,应该在晚饭后做适当的锻炼,可以在外面的活动场打打篮球,跑跑步。或者慢走半个小时。这样可以起到锻炼 化食的作用。但是锻炼不宜剧烈,当然每个人的锻炼方法和强度都不相同。
夏季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鉴于高中生课程多,学习任务重就跟你说些简单可行的方法,助你养成好的高中时期运动习惯
早上6点起床,记得要喝一杯水(对身体很好的),慢跑2000米(增加肺活量,提高耐力,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在夏天早上比较凉快,所以如果没有早自习或者时间充足,跑完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傍晚出去打打球,比如篮球足球,如果感觉运动强度太大的话也可打打羽毛球,网球, 尽量做自己感兴趣的运动,这样你会比较容易长久坚持,晚上睡前做俯卧撑(前者可锻炼你的臂膀和胸肌,后者可锻炼你的腰腹肌肉部,量力而行,逐渐加量)
每天借助运动器材训练更好,比如哑铃,臂力棒。每天坚持做一会
方法很简单可行,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只要坚持下来,绝对会有一个好身体,好身材
如何科学的走步锻炼身体?
走步锻炼对促进人的血液回圈,刺激人的大脑,防止骨质疏松以及韧带、肌肉老化萎缩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现在,我们有些人起得很早,睡得很晚,一走步锻炼一气就是两三个小时,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最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柏立群撰文说:
最好的走步锻炼是交替走。所谓交替走,就是采用正常走路的步伐,快走、慢走、朝前走、倒退走,交替进行。快走能让肌肉和韧带更好地收缩和舒张,改善血运,给神经提供更多的营养,让神经反应更迅捷。但是一味快走也会造成腿脚各部位的劳损,因此,快走一定时间后,就要慢走来调节,舒缓后再换成快走,以此类推。而倒退走也是很有好处的,它是一种逆受损机制,在一些如膝关节受损的康复训练中经常用到。能让平时运用比较少的部位的肌肉、韧带等得到锻炼。同样,时间长了也不好,需要交替正常行走来舒缓。
在交替走中,各种走法的持续时间以3分钟至5分钟为宜,最好是5分钟。快步走没有速度的要求,只要比自己正常步速快即可。总时间长度推荐30~40分钟,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过长反而会加重劳损。如果有人觉得自己体力好,不足1小时的锻炼量太小,可以早晚各一次,但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一天最好也不要超过3次。据研究,慢步l小时所消耗的热量约等于运动员踢45分钟足球的消耗量。因此,这样的运动量已经足够了。
中老年人不适合健康大步走。现在还流行一种健康大步走,我们认为,健康大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力臂越长,力越大。具体到步行上,臂就是腿倾斜时,膝盖到大腿根与地面垂直线的距离,大步走的时候,力臂比正常步幅要长得多,也就意味着膝盖、软骨韧带、肌肉等承受的压力和磨损也比正常情况下多很多,这势必会加重腿部和关节的负担。大步走的确有着很好的锻炼作用,身体好的年轻人可以选择此种锻炼方法,但是,中老年人很承受它给腿部和膝关节带来的磨损。而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严重受损,连走路都成问题了,更别谈锻炼体何况这种锻炼方法,体质不是很好的人容易扭伤。
所以,我们提倡走步锻炼应采取交替走或走步与慢跑交替进行的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