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东线战场 欧洲弓弩手的标配,战场上没它不行?意大利帕西斯盾牌鉴赏
欧洲弓弩手的标配,战场上没它不行?意大利帕西斯盾牌鉴赏 在14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欧洲大陆上,有一种弩兵标配装备,名为帕西斯盾(Pavi e),是战场上弓弩手们保命的要义,专门为他们挡避弓矢,提供掩护
欧洲弓弩手的标配,战场上没它不行?意大利帕西斯盾牌鉴赏

在14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欧洲大陆上,有一种弩兵标配装备,名为帕西斯盾(Pavise),是战场上弓弩手们保命的要义,专门为他们挡避弓矢,提供掩护,可以说,一旦失去帕西斯,当时的弓弩手们在战场上的存活率就会大大降低。 ▲帕西斯盾,起源于意大利城市帕维亚(Pavia),帕西斯(Pavise)正是帕维亚(Pavia)的变音。 帕西斯盾在形制上为大盾,就算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帕西斯盾,在完全立起时,高度也可达到1.2—1.3米,而稍微大一点的,甚至可以达到1.5米。 除了毋庸置疑的「 ”大”外,相比于其他盾牌,帕西斯盾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不需人力撑扶,在帕西斯盾的底部,有着突出的钉子,可以以此牢固的立在地上。此外,帕西斯盾的表面并不平整,这也就是帕西斯盾的第二个特点。在帕西斯盾的中央位置,有一个如同山脊的突起部分。这个突起,对防护力并无太大作用,其设计是为方便弩手射击,弩手躲在帕西斯盾的防护下时,即可以此突起部分作为瞄准的支撑点,从而提高射击的精准度。 ▲帕西斯盾最显著的特点,一是不需人力,二是便于射击,可以说完全就是为弩兵而诞生的一种实用性盾牌。 帕西斯盾对于弩兵的实用性极高,因其形制大,只要弩手蹲在盾牌后面,箭矢根本射不进来,可以给弩手提供绝对的保护。而且,帕西斯盾不需人力撑扶,又有作为射击支撑点的突起,利于弩兵瞄准、射击。在使用时,三个弩手一起使用一面帕西斯盾,三人轮流射击,射击时的弩手躲在帕西斯盾后,以此为掩护,另两人则在安全区域上弦、补箭,一人射击完毕,其余两人上前填充,以此达到火力不绝。 ▲弩兵利用帕西斯盾的战术,即是日后应用于火器的三段击的雏形。 最初使用帕西斯盾的弩手,自然就是帕西斯盾的产出地,意大利地区的弩手。靠着帕西斯盾和三段击战术,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弩手一时间风靡全欧洲。当时,欧洲各国都愿意雇佣意大利弩手为自己的雇佣兵,战力强,生存率高,既实惠,又好用。 ▲欧洲中世纪时,军中的射手主要使用弓弩,一般不配备近战武器,因而近战能力极弱,若无其他兵种保护,只能靠着盾牌或是掩体。 随着意大利弩手的流行,他们所使用的帕西斯盾也成为欧洲的大热门。虽然帕西斯盾有着贴合弩兵的特点,但在流行趋势下,帕西斯盾不再是弩手的专利。在中世纪,帕西斯盾一经盛行,就产生许多变种。有将中间脊部削薄,边缘处开口的长枪手帕西斯盾,小型化的骑士帕西斯盾等。 ▲帕西斯盾虽然实用性高,但在美观度上也不差,盾牌上常用华丽图案装饰,或为用以祈祷的基督教圣人图案,或为弩手雇主和所属佣兵团的标志。 ▲上绘雇主家徽的帕西斯盾,在战场上,也是表明弩手所属阵营的一种手段,以免误伤。 然而,帕西斯盾盛于弩手,也衰于弩手,在16世纪火器出现后,弩兵逐渐退出欧洲战争。而对火器防御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帕西斯盾,也随之而去,从此不见于欧洲战场。
很赞哦!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