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四中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题的答案在哪
佛山四中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题的答案在哪
佛山四中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复习题的答案在哪
初07级语文期末复习题三
班级 姓名 学号
(A卷100分,B卷50分,共计150分;时间:1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啜(chuò)泣 诅(zǔ)咒 喑(yīn)哑 挛(luán)生
B、小憩(qì) 雏(chú)形 清洌(liè) 篡(chuàn)夺
C、玷(diàn)污 蹂躏(lìn) 抖擞(sǒu) 瑟(sè)缩
D、洗濯(zhuó) 贪婪(nán) 湛(zàn)蓝 滑稽(j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擎天撼地 小心翼翼 肃然起敬 随声附和
B、庞然大物 明察秋豪 怡然自得 海枯石烂
C、更甚一筹 任重道远 不可磨灭 举世无双
D、突如其来 津津乐道 骸人听闻 惊慌失措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3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4、下列各句横线上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 的灵魂。
②老大臣______地所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
③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 _______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④最后,她想出一个 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A、坚韧 注意 傲然 绝妙 B、坚强 注意 骄傲 绝妙
C、坚韧 认真 骄傲 奇妙 D、坚强 认真 傲然 奇妙
5、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B.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纷纷白雪何所似?”
C.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6、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7、 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 。
A.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
B.把洁白的雪花吹进人家的屋子里,吹进人们温暖的怀抱里
C.把纷纷扬扬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撒向广阔的大地
D.把瑞雪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傲然挺立的白杨上呼啸而过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小。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相顾惊疑 (顾:看) B、始悟为山市 (悟:明白)
C、遂不可见 (遂:最终) D、或凭或立 (或:或许)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惟危楼一座 危楼高百尺
B、不可计其层次 楼渐低,可见其顶
C、然数年恒不一见 则黯然缥缈
D、居然城郭矣 青山郭外斜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切乌有 B、裁如星点
C、诲女知之乎 D、楼愈高,则明愈小
1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奂山的山市,是邑县八景之一。)
B、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有个叫孙禹年的公子,和同行的人在楼上喝酒。)
C、念近中无此禅院(说起附近没有这样的寺院。)
D、楼五架,窗扉皆洞开(楼一共有五座,窗户都像打开的洞一样。)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山市》一文是蒲松龄描写自己亲眼看到的“山市”蜃楼景象。
B、作者在描写山市蜃景时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其标志是文运用了大量表示时间的词语来交待蜃景从初生到消失的经过。
C、“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一句写的是山市初生阶段的壮观景象。
D、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3、 ,不亦说乎。(孔子 《论语》)
1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5、 ,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16、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何其芳 《秋天》)
17、月光淡淡, 。(郭沫若 《静夜》)
18、己所不欲, 。(《论语》十则)
四、阅读现代文,完成23—29题 (共20分)
紫藤萝瀑布
宗 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A (溅落、进溅、溅起)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B (映衬、逗乐、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⑤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⑨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②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B”两处。 (2分)
A处应填 B处应填
20.“‘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是从原文抽出的一个段落,将其放回原处,应放在___________段与___________段之间。 (1分)
21.这篇散文是围绕对___________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1分)
22.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紫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对五、作文(50分)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有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顺为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B 卷(50分)
一、按要求填空(6分)
1、《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 ,
2、《西江月》中表现丰收在望景象的句子是 ,
3、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 。
4、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古代诗文中也有很多涉及颜色的景物描写,请你写出三个这样的句子,并写出其作。(要求:三个句子出处应各不相同)
① ,作者: (1分)
② ,作者: (1分)
③ ,作者: (1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 的特点。(1分)
(2)第五、六句青现了作者 的心境。(1分)
(3)“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录之 ( )
(3)侄罔然而止 ( )
(4)执所书问曰 (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6分)
糖罐的秘密
李晓琴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A(piānpì)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
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满是各种各样令人B(chuíxián)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
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
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
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倒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儿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
在,居然有人愿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
值这个数儿。
那个偷糖吃的女孩儿,她其实觉察到了花丛中的那双眼睛——那双世界上最纯
最美的眼睛。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偷儿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的岁月里,
却再也不曾妄动过一回。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己任深圳一家电脑公司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
(选自(现代交际)2003年第11期)
15.清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入的词语。(2分)
A. piānpì ( ) B.chuíxián ( )
16、根据语境,第④段划线句“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
中两个需要重读的词浯是 、 。(2分)
17.第⑦段写道:“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请发挥想象,把此刻“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2分)
我想:
18.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⑨段中划线句“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
的含义。(3分)
答:
19.本文以 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后写了:喝糖、 、 、 、
等四件事。(4分)
20.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在做人方面获得的启示。 (3分)
答: 。
五、语言实际运用(12分)
1、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3分)
见了大海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火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 ,依旧遗憾; , ,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2、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2分)
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原来它是虚掩着的。
,
画线的部分应改为:
3、镜湖中学初三(8)班的同学准备选编一本自己的文集——《让我们荡起双浆》。他们对作文进行编辑、分类,设计了“感受生命”、“体会亲情”、“走近名人”等小栏目,请你再设计三个栏目。要求:结构与已有栏目的名称一致,内容不重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改正。(4分)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1)森林正在日益委缩。(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3)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参考答案:A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A B D A D C D A A
四、现代文阅读(23—29题,共20分)
19.A.进溅 B.挑逗(2分,每空1分)
20.③ ④(1分)
21.紫藤萝(或紫藤萝花)(1分)
22.(1)稀落伶仃(衰颓零落等) 遗憾(失落、失望等)(2分,每空1分)
(2)本题要求能够概括描述紫藤萝盛开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或文中语句,符合文意,语言流畅即可。(3分)
如:整树的花一片辉煌,像瀑布,又繁又茂,生趣盎然;每一穗的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上浅下深,炫人眼目;每一朵盛开的花像帆又像笑容要绽开,美丽娇媚。(仅供参考)宁静喜悦(1分;答对大意即可给分)
B卷:二(1):清幽(或清静,幽静)(2)、欢悦,也可答宁静,安详、空灵等,意思对即可。1分;(3)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反有禅院的钏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使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了永恒……(围绕反衬,以声衬静来回答即可。2分)
三、三、
14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掌握的程度。解法导引:1)短文已给六个注释,这样译文则易。2)选项句词义不难解。3)可结合句子、文段译句之后再理解词的用法。答案:(1)喜爱(欢);(2)叫、让;(3)迷惑(迷惑的样子)(迷惑而无所得);(4)拿,持。(4分,每题1分)
16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译句的能力。解法导引:有14题、15解题的基础及思路,此题易解。答案:(1)这是什么字(呢)?(2分);(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2分)(16题只要基本正确即可得分)
17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掌握内容发表见解的能力。解法导引:1)有做14题的基础就能掌握内容。2)文中只有二人——张丞相及侄儿,因侄儿并没有什么不对。且该责备的原因文中已列出,自然易答。答案: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2分)原因:①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②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原因写①或②都可得分)(2分)
四、15.2分 A.偏僻 B.垂涎 16.2分 总是 永远 (或:似乎)(各1分) 17,2分 答案要求:至少表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担心秦霜看见自己,造成秦霜的尴尬难堪;另一方面担心别人知晓秘密,会给秦霜带来伤害。 (各1分) 示例:秦霜,我就在窗外,你可不要向外看啊!此地不宜久留,赶紧走。我一定要装着像没有看到一样。绝不能让别人知道! 18,3分 “我”的行为对秦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善良、宽容的品质是无价的。 19.4分 糖罐(或:糖) 偷糖(或:吃糖) 补糖(或:倒糖) 念糖(或:谢糖、想糖、感糖)(各1分) 20.3分 可从不同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角度示例:①能宽容同学的一时过失并能真心帮助其改过自新。②知错能改。
五、1、(3分)如,没见过大漠的广袤,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奇(第一句2分.第二句2分,内容合理,语言通顺,即可给分);2、(2分)善思考 敢行动(对一句给1分,对两句给2分) 3、 .如:拥抱自然 享受艺术 关注健康 认识自我等 (写出一个给1分); 4、4分 (1)1分 “委”改为“萎”。 (2)1分 “大约”与“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3)1分 “强烈增加”搭配不当,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4)1分 “而且”改为“以及”或“和”。
lishi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曾创造过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据此请回答1-3题。
1.国庆十一长假,小明高兴地到了元谋人遗址地去参观,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能最早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禹传子 家天下 自夏朝开始,我国从此进入到奴隶社会,此后出现的商、周又将我国的奴隶社会延伸了一千多年。回答4-6题
4.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的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商朝 B.秦朝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C.西汉 D.东汉
5.在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等三个有名的暴君,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
①贪图享乐 ②统治残暴 ③百姓怨声载道 ④治国有方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遂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在这个新旧社会交替的历史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被后人称为大变革的时代。回答7-9题。
7.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8.在哪个战役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9.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中外联系也开始变的紧密起来,秦汉文化影响更是远波中外,今天外国朋友们称我们中国为China,而China正是秦汉的谐音。回答10-20题。
10.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11.电影《英雄》中的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除,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以下西汉时期四位皇帝按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 汉武帝 ③汉景帝 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3.集中体现两汉时期我国冶铁技术成就的发明是(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风车
14.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纸的国家,其最早出现于( )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1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的历史 D.从战国到西晋时期的历史
16.东汉末年关羽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
17.右图所示的仪器,发明于_________是_________发明的( )
A.东汉 王景 B.东汉 杜诗
C.东汉 张衡 D.南朝 祖冲之
18.下列事件没有对中国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是( )
①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②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③秦朝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 ④秦始皇焚书坑儒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9.三国时期的夷洲指的是( )
A.吴国 B.台湾 C.海南岛 D.日本
20.一个东汉地主家的账房先生计算地主家的田亩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哪本书( )
A.《缀术》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
三、材料解析题(第22题7分,第23题9分,第24题7分,第25题7分;共3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⑴以上材料是谁说的话?他生活在什么时代?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3分)
⑵他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哪些主要贡献?(2分)
⑶以上材料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2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A D A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A B C A B B
三.材料解析题
22.⑴孔子,(1分) 春秋时期,(1分) 儒家。(1分)
⑵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徙,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2分)
⑶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2分)
23.⑴西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的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2分)
⑵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⑶A.长安(1分) C.玉门关(1分) D.阳关(1分)
⑷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从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分)
2010蜀山区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提
那根本不用找广大网友了,因为知道的都不上网,上网的都不清楚,你那的学生都是爱玩游戏的,哪有爱上百度的呀

扬州树人初一上学期地理 历史期末考试 试卷
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
一、填空:(要求不得有错别字)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___________,长约________km。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km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_____km。
2.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______________降水多。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地球是绕_______自转的,是绕_________公转的。
4.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所说的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是_________。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_。伏尔加河注入_________。
6.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_______。一般而言,高纬度气温_____;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_______℃。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__________。 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
9.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 _____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________的数量有关,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如果该数值_________(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1.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 。印度纺织工业中心中,麻纺工业中心 是_________; 棉纺工业中心_________。俄罗斯的首都是_________。世界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_。
12. 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首都是 ______。最大的城市是 ______。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
13. 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__________的气温高,冬季____________的气温高。
14.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______线。所有该线的长度 __________。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目前人口已达到 ________。
1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__月最高,__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_月最高,______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__________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___________划分的。 风向是指风的_______向。 东南亚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合国的组织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范围广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18. 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两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19. 山地迎风坡降水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_。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比沿海的降水______ 。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逐渐______的。
20.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有__________的特点。这种气候的类型是________。世界上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是__________。美国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___________。
2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被称为美国“黄金水道”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俄罗斯的工业特点是 ____________。
22.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总数达到_____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中东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以______为主 。美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汽车城”是指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
23.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___________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__地区,终年严寒的____________地区或地势高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5.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来描述天气。天气预报说明的是一天内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情况。
26.人口密度=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地形以平原为主的大洲是_________。 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_________。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
27.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__条件相协调。
28.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___________的,没有优劣之分。
29.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
3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俄罗斯位于两个平原之间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位于高原和山地之间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
3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__________。黑种人的故乡是________________, 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 _________________。
32.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其中印第安人属于 _________人种。
33.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目前无人定居的大洲是________。日本是一个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34.气温的年较差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某地的最高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______℃。俄罗斯是地跨______、_______两大洲的国家。
35.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_______,但内容______。比例尺一般有三种形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世界最高的山脉是__________。世界最高峰是___________。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黑种人的故乡在____________。
37.地球表面_____%是海洋,_____%是陆地。而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北美外来移民中80%以上的是_________。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 国家是____________。尼罗河是世界上第一______河,其长度是____________km。
38.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9.北半球的夏季是_____________,南半球的秋季是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_____________。 日本的四大岛中,位于最南边的是____________。 4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其国土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km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大约有________亿人。其次是_______________。
41.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国家。如我国就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温带和热带的分界限是____________。
42.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_____。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现象。
43.国境线以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总称领土。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____。中东地区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____________。最丰富的资源是____________。
4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国家。我国就属于________________国家 。中东地区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_。
45.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____,欧洲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____,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_____。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_。中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以_ ______为主。
46.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__。四大洋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最小的大洋是___________,纬度最高的大洋是___________。
47.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成立于_________年,总部设在____________,其基本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大陆漂移学说是由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____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达1万多千米。
5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__。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
51.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人们叫做“大自然总调度室”的是_________。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
5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___万km2,该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蒙古的经济以_________为主。淡水储量最多的水体_________。
53. 澳大利亚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 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是三种热带经济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王国”。
54.日本的国土面积是_________万km2,人口有_________亿,首都是___________,经济由于该国缺乏_______资源,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工业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出口___________,发展成了___________型的经济。
55.世界上有三大人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日本的领土由四个岛屿组成,则四个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本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岛上。
56.欧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是1.3%,亚洲是1.4%,2000年世界总人口是60.55亿,亚洲的总人口是36.8亿。如果2001年世界增加100人,则亚洲增加的人口数量是________。
57. 巴西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_____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美国共有_______个州,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口有_______亿, 面积是_______万km2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
60.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国的首都是________。俄罗斯的首都是__________。巴西的首都是_________。
61. 巴西有世界现已建成最大的水电站是_______,是由_____和______两国合建的。日本的四大岛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日本以哪种经济为主____________。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__________岛之间 ,沟通了________、_________洋。
62. 澳大利亚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_______________。中部:__________________。西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俄罗斯的交通以________为主。北美国家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拉丁美洲的人种以__________为主。澳大利亚的首都是_________。第一大城市为_________。
64.南极特有的鸟类是________。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北极的主要动物有 ________ 。巴西最大的铁矿是__________。
65. 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_。该盆地所在的大洲号称“_________”大陆。该盆地内部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67.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有 ______亿(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_________。
68.东南亚的主要物产: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是 _________;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 _________;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 ________;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 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蕉麻出口国是 ___________。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9.南亚有两条河流,位于印度境内的是___________河,另一条是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_国境内。
70.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是__________,2000年人口已达到__________亿。欧洲有世界上最为典型的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________________,其首都是_________________。 欧洲西部的工业属于以____________为主的工业,在发达国家中占主导地位。
72.被誉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东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原因有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印度最大的工业区分布在 _____。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
74.中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源地,三大宗教的“圣城”是__________________。
75.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欧洲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亚洲的南面隔海与___________洲相望。西南以_____________与非洲为界。
76.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淡、咸)______水湖。 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____。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_为主。气候以___________为主。森林、水能资源___________,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
77.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主要交通部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很发达。其中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稠密,以__________为中心呈放射状,主要承担内河航运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
78.德国有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是_________________,该工业区的工业中心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00年巴西的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__亿。
7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_km2 。东南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___。
80.美国的农业的特点是地区生产实现了___________、生产过程实现了_________。非洲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日本最高的山是_______,属于_____火山
81.被誉为“美洲大陆的地中海”的__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__。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已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2.北美的气候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欧洲西部的面积是_____万km2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绝大部分属于______国家。中东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气候以_______________为主。
83. 南亚的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南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____。世界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__。俄罗斯有北冰洋沿岸位于北极圈以内但终年不冻的港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6. 欧洲西部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 _____%以上,两个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亚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7.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___。
88.南极的主人是___________。 南极地区素有“_____________”之称,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厚度多____________米。
89.世界最高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美洲地区的土著居民是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色人种。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_________文化。
90.南极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南极的__________,即每年_______________。这时正是南极的____________(极昼、极夜)。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__________________。
9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的狭长地带。
92.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 .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重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_;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快、慢),居世界________。
93.东南亚的范围由两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我国相邻,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应选在____________。
94.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输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美国有世界第四长河 是________。 日本的海岸线___________。
95.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面积最广大的国家。巴西有三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________种人的社会。如巴西占到全国人口的40%。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
97.撒哈拉以南的经济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成为 当地发展经济重点考虑的问题。
98.印度从气象灾害看,____________灾害频繁,原因是该国的气候主要以为________________主。
99.欧洲的地中海沿岸有著名的三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大利所在的半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美国的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____%,平原占全国的____以上。亚洲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气候分布最广。
怎样在网上考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wenku.baidu./search?word=%B3%F5%D2%BB%C9%CF%D1%A7%C6%DA%C0%FA%CA%B7%C6%DA%C4%A9%BF%BC%CA%D4%CA%D4%BE%ED+&lm=0&od=0
:wenku.baidu./view/2649ff620b1c59eef8c7b460.
百度文库里有很多,你去看下有没有自己想要的,好的话下载下来就可以了。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初一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采集、狩猎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保留猿特征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保存火 原始群居 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 一万八千年 和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 磨光、钻孔 人工取火 审美 氏族 采集、狩猎、捕鱼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地域 距今时间 生产工具 房子 畜牧 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 长江流域 约七千年 磨制石器 耒耜 干栏式 家畜 纺织 陶器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约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骨箭头 半地穴式 猪狗 纺织 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 3、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 华夏之祖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黄帝——→人文初祖
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见《课课练》126页 )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那时候,农业上以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时期 青铜器铸造情况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夏 朝 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商 朝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西 周 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胜。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见《课课练》127页)。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1)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
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2)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备注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规定我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始于秦朝。
3、秦朝兴建的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工程是灵渠。
1、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4、秦始皇为了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巩固统治 3、焚书坑儒
4、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5、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5、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6、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7、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8、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公元前221年。
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秦的 1、徭役繁重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大泽乡
暴政 2、赋税严重 引发农民起义 在陈建设政权,陈胜为王。
3、刑法残酷 起义失败
4、秦二世更加残暴 2、项羽取得巨鹿之战(前207)胜利
3、刘邦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公元前209年。
秦灭时,正式接受秦朝统治者投降的农民军领袖是刘邦。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第十二课 大统一的汉朝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国家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统治为“文景之治”。
被皇帝誉为“强项令”的东汉敢于执法的廉吏是董宣。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东汉的首都在洛阳。
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第十三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西汉时比较彻底地治理黄河是在汉武帝时。
王景治理黄河是在汉明帝时。
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始于汉武帝时。
“水排”是一种鼓风冶铁工具。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3、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嫁呼韩邪单于,促进了汉匈友好。
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欧洲的古罗马帝国被中国称作“大秦”。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3、《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
4、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5、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造纸术未发明以前,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主要著作《五禽戏》。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世界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西汉为前206——公元2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徒尊称他为张天师)。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诗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十八课 三国鼎立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0年袁绍十万大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万人,曹操火烧袁军粮草,大败袁军。
208年曹操率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孙刘联军五万人马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蜀国丞相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人称“卧龙”。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位,建晋朝,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282年建业改为建邺,313年又改为建康,今南京)。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统治,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北魏建立以后,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洛阳迅速发展为一座壮观城市。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他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做过东魏太守。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第二十二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纸、墨、笔、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我也是初一的,我在网上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
一. 选择题
1.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因治水有功而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黄帝 B荛 C禹 D舜
2.下列制度中哪一项存在于原始社会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均田制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西周 B东周 C夏朝 D商朝
4.以下哪一项制度在我国产生的时间最早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5.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实际是
A禹传位给儿子启 B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C封建制代替奴隶制 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6.“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是哪一朝的君主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朝
7.商朝的开国之君是
A桀 B启 C纣 D汤
8.我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
A公元前4世纪 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4世纪 D公元5世纪
9.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于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于诸侯
10.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 B齐 C秦 D燕
11.春秋五霸中首先建立霸业的是
A宋襄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12.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 B齐 C秦 D燕
13.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李悝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变法 D商鞅变法
14.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 B用毛笔写 C用铅笔写 D用炭笔写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荛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6.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广西省 B重庆市 C四川省 D陕西省
18.下列几种主张,哪一种是孟子的思想
A历史是向前进步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B“民贵君轻”,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不能转化 D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
19.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韩非
20.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
A黄帝 B孔子 C屈原 D李白
21.秦朝开始,在全国统一使用
A金币 B圆形方孔钱 C银币 D纸币
22.秦灭六国后即统一文字,规定全国一律使用笔画简单的
A大篆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23.“皇帝”这一称谓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
24.秦长城由东到西的起止点是
A临洮、河套 B河套、咸阳 C咸阳、辽东 D辽东、临洮
2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西汉 B夏朝 C西周 D秦朝
26.以下哪一种字体出现的最早
A小篆 B甲骨文 C隶书 D楷书
27.一个生活在秦朝的郡守,可以用哪两种书体书写奏章
①篆体 ②隶书 ③楷书 ④行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于下列哪个时期
A夏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9.古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代 D三国时期
30. 下列与张骞有关的是
A出使西域 B实行“推恩令” C发明造纸术 D讨伐匈奴
31.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沿途的正确路线是
A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B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C河西走廊、西亚、今新疆D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
32.西汉时期,什么东西的出现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
A用于书写文字的丝帛 B纸张 C竹简 D毛笔
33.“麻沸散”是一种药剂,用于
A治头疼 B治疟疾 C治跌打 D全身麻醉
34.我国古代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35.我国古代被尊称为“医圣”的医生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语出自
A《史记》 B《汉书》 C《论衡》 D《神灭论》
37.道教兴起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38.《史记》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断代史 C编年史 D古代小说
39.三国时,吴国位于东南,其都城建业就是今天的
A洛阳 B长沙 C广州 D南京
40.三国之前是
A东汉 B西汉 C东晋 D西晋
41.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是
A刘秀 B刘邦 C刘备 D刘裕
42.关于赤壁之战的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的
A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B发生在三国鼎立形成前的东汉末C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D赤壁位于长江边
43.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巨鹿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4.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造成
A长江以北都为少数民族占领 B北方经济从此衰败 C 江南的战乱 D江南地区迅速开发
45.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46.在我国古代,最早计算出圆周率数值在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刘徽 D张蘅
47.农学家贾思勰写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水经注》 B《脉经》 C《齐民要术》 D《水经》
48.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主要反映了什么宗教文化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49.东莞作为县级建制开始于
A秦朝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50.参加武昌起义的两名东莞籍的革命志士是
①蒋光鼎 ②李章达 ③李文甫 ④陈炯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1.19世纪末,企图扩大界区而遭到东莞雁田人民激烈反对的是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52.明末名将袁崇焕是我市哪里人
A石碣 B石排 C石龙 D企石
53.东莞最早的书院是
A宝安书院 B力瀛书院 C龙溪书院 D余荫书院
54.今天东莞的范围基本确定于何朝
A北宋 B南宋 C明朝 D清朝
55.坐镇靖远炮台坚守虎门要塞,受伤十多处,仍坚持指挥战斗,最后壮烈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A林则徐 B琦善 C关天培 D陈连升
56.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57.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C“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人我国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 ④秦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二. 填空题
1.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的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大教育家 。
2.写出三国时期任意两位历史人物 、 。
3.明清时期,东莞著名的书院有莞城的 书院和石龙的 书院。
4.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 发展而来的。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5.战国时期在秦国实行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改革家是 ,西汉时期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的是 。
6.秦始皇统一文字,规定一律使用笔画简单的 ,以后在民间又流行更为简单的 。
7.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的著作是《 》,《水经注》一书的作者是 。
8.1830年出版的《 》是东莞茶山人 编著的,被认为是广东的百科全书。被誉为广东第一宗大型水利工程的是北宋时修建的 。
9.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以 和 作为书写材料。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
10.南北朝时期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 石窟和 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
11.元初和清初东莞著名的抗元、抗清将领分别是 和 。
12.东莞于 年建立gcdzg组织,负责人是 。
(附: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A D A D B A B C C D A C B C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C D D B A C C A A B D C B A C A D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C A A D C A C B C A A A B C C C A B
二.1.齐桓公,孔子; 2.任意写两个:刘备,孙权; 3.宝安,龙溪; 4.甲骨文,司母戊鼎;
5.商鞅,张骞; 6.小篆,隶书: 7.《九章算术》,郦道元;8.《岭南丛述》,邓淳,东江大堤
9.竹木简,帛,蔡伦 10.云冈,龙门; 11.熊飞,张家玉 12.1924,莫萃华
谁给我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的提纲
我是广州二中这边的,不知到教材是不是一样。
如果一样就集历史书最后一页的大事表,还有记下相关课文的大字部分(主要的),考试大概就没问题了,记得记清楚年份月份和日期!
P.S:~想当初,我就是因为写错日期扣了分,要不然就可以满分了。所以你一定一定一定要记清日期!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 题
:wenku.baidu./view/471025fff70517552709c4.
:wenku.baidu./view/ba102acea1c7aa00b52acb74.
:wenku.baidu./view/c4295522bff121dd368393.
:wenku.baidu./view/471025fff70517552709c4.
初一上学期生物或地理或历史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 选择题
( C )1.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因治水有功而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黄帝 B荛 C禹 D舜
( C )2.下列制度中哪一项存在于原始社会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均田制
( C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西周 B东周 C夏朝 D商朝
( A )4.以下哪一项制度在我国产生的时间最早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 A )5.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实际是
A禹传位给儿子启 B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C封建制代替奴隶制 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A )6.“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是哪一朝的君主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朝
( D )7.商朝的开国之君是
A桀 B启 C纣 D汤
( B )8.我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
A公元前4世纪 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4世纪 D公元5世纪
(A )9.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于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于诸侯
( B )10.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 B齐 C秦 D燕
( C )11.春秋五霸中首先建立霸业的是
A宋襄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C )12.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 B齐 C秦 D燕
(D )13.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李悝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变法 D商鞅变法
( A )14.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 B用毛笔写 C用铅笔写 D用炭笔写
( C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荛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 B )16.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C )17.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广西省 B重庆市 C四川省 D陕西省
(B )18.下列几种主张,哪一种是孟子的思想
A历史是向前进步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B“民贵君轻”,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不能转化 D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
(C )19.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韩非
(C )20.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
A黄帝 B孔子 C屈原 D李白
(B )21.秦朝开始,在全国统一使用
A金币 B圆形方孔钱 C银币 D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