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哪些条款 什么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什么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什么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劳动合同中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法定义务是基于法律规定而必须履行的义务,如纳税、服兵役、赡养抚养等;
约定义务是基于合同等民事协议所应当履行的义务,如交付货物、支付货款等。
法定义务是高于约定义务的,具有法律强制力。
而约定义务主要发生在民事、合同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活动中,一旦双方的约定成立,该约定义务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时,守约方可通过法定途径要求其履行。
法定义务分为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合同法第 60 条第 2 款: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①通知义务:即合同当事人应将自己履行义务的情况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
②协助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协助对方履行义务,以使合同能顺利履行的义务。
③方便义务:指为对方履行合同义务提供方便的义务。
④减损义务:即合同法中的 - 防止损失扩大 - ,是指由于主客观原因而使一方遭受损失时,遭受损失的一方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
⑤保密义务:指合同当事人负有将通过确立合同关系而了解到的对方的祕密予以保守的义务。
法定义务是指法律(广义)所规定的义务。具体来说,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法律的规定所应承受的行为约束。 即法律规定你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即: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子女有孝敬父母的义务。以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种种义务及约束规范等等。
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必须履行,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谓法定义务,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者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程式所制定和颁布实行的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的劳动合同当事人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即必须为或者不为某一行为的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对法律主体的一种约束。它要求法律主体必须做出或不得做出一定的行为,否则便构成违法,便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约定义务是基于劳动合同等所约定的应当履行的义务,如交付工作成果、支付劳动报酬等。约定义务一般是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在劳动合同中采取合意进行约定而产生的义务。
有知道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之间的关系的吗?什么时间法定义务高于约定义务?什么时间约定高于法定?先谢了
法定义务是基于法律规定而必须履行的义务,如纳税、服兵役、赡养抚养等;约定义务是基于合同等民事协议所应当履行的义务,如交付货物、支付货款等。法定义务是高于约定义务的,具有法律强制力。而约定义务主要发生在民事、合同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活动中,一旦双方的约定成立,该约定义务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时,守约方可通过法定途径要求其履行。
开具增值税发票是法定义务还是合同约定义务
是法定义务
合同未对该义务的履行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该义务是附随义务,买方视情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根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三,拒不履行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从义务,导致买方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方有权解除合同
支付利息是法定义务还是约定义务
一律为约定。
银行只不过受国家强行规定限制而已。
经营者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约定义务是在双方自愿合同的基础上约定的,法定义务是法律规定了的,约定不约定都在,不得放弃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约定义务得以法定义务不前提,约定义务必须合法!
约定义务和私法上的义务,法定义务和公法上的义务有什么区别
私法重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公法是强制性规定,不存在约定。
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的关系,再什么条件下适用哪个义务?
法定义务是指基于法律明确规定而产生的义务,例如公民纳税、服兵役以及子女、父母间的抚养赡养等义务。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或者其他方式自行变更或者放弃。
约定义务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合同以及其他允许意思自治的领域内的活动产生的义务.约定义务一旦产生,它对当事人之间即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但是,约定义务必须合法,不能以约定义务排除法定义务的适用。因此,当既存在法定义务又存在相关的约定义务时,如果约定义务符合法律规定且其内容是对法定义务的具体和细化,则允许优先适用约定义务;如果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相悖,则适用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
1、法定义务,就是直接依据法律规定产生的而非由当事人约定的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2、推定义务,对企业而言,就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也是有关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解脱责任的合理预期。
比如,汽车召回,主动召回属于推定义务,被动召回(因法律诉讼等)属于法定义务。
合同未约定义务是否应履行
2、协助义务。协助义务又称为协作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互为对方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提供照顾和便利,促使合同目的圆满实现。它要求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承担协力义务;在履约中,当事人应当顾及另一方及其标的物的状况,最大限度地运用其能力和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实现对方的正当愿望,以利于合同的适当履行。合同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与合同相关的事务。 3、保密义务。保密义务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于知晓的对方的商业祕密或要求保密的资讯、事项不得对第三人泄露。《合同法》第43条对此作了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祕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祕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保密义务在技术合同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保密义务是一种消极义务,只要义务人消极的不作为,而不要求义务人积极的作为。因此保密义务的履行通常不会给义务人带来额外的负担。 问:违反附随义务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王律师:违反附随义务应承担合同责任,合同责任是指合同上的民事责任或者因合同而产生的民事责任。它既包括违约责任,又包括在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合同的终止过程的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无效或被撤消的民事责任和后契约责任等.因此违反附随义务承担的责任应理解为合同责任。 违反附随义务应承担怎样的合同责任,应根据合同关系发展的程序来分析: 1、违反先合同义务的法律责任。一般认为,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不论最终合同是否订立,是否成立,是否生效,只要于订立过程中和合同成立后、生效前一方当事人违反附随义务,而给对方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均应承担先合同责任。 2、违反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的法律责任。违反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构成不适当履行合同,即债务人虽然履行了义务,但其履行有瑕疵或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失。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得以义务不履行为由就产生的损害请求损害赔偿。 3、违反后合同义务的法律责任。合同终止后,若当事人之间仍存在合理的信赖利益,那么法律仍有维持这种信赖利益的必要,要求当事人一方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如果一方违反了该义务就要承担后合同责任。当然后合同义务并不是永久性的,而是有时间限制的,通常应根据合同型别,终止于合同履行利益完全实现,且当事人之间没有再维持某种特殊信赖利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