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定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是什么
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定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是什么
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定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是什么
md的“十大军事原则”
十大军事原则,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md在解放战争中总结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导的十项基本原则。它是md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内容,是md于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做《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
md的十大军事原则是: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④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区域性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md的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不久提出的,集中地体现了建立在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基础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是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的主要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md军事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十大军事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是强调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围绕这个核心,md就作战方针、歼击目标、作战形式、作战方法、作战准备、战斗作风及补充休整等方面的问题,规定了明确的指导原则。
md的十大军事原则,科学地解决了以下几个关系:
①打弱敌与打强敌的关系。强敌与弱敌是相互依存并可以相互转化的,选择攻歼目标的基点,一般应放在先打弱敌上。首先歼灭了孤立分散、守备薄弱和据守中小城市之敌,则集中强大、守备坚固和据守大城市之敌即变弱了,这就为下一步攻而歼之创造了条件。若先打强敌,则不仅强敌难以迅速解决,弱敌也会变成强敌,反而使我方陷入被动。当然,有时在确有把握的情况下,也可视机先打强敌。
②歼敌有生力量与保守和夺取地方的关系。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条件下,歼灭敌人和夺取地方这两个目标,一般不可能同时达到。只有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后,才能最后保守或夺取地方。尤其是在战略防御阶段,即使有些地方一时被敌占领,但只要消灭了敌人,失地就能收复。因此,夺取地方是歼灭敌人的结果。从人民解放军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来看,战争初期一般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到战争中后期,随着敌我军事力量总对比的强弱转化,则逐步转变为歼灭敌人与夺取地方并重。就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言,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敌情变化或全域性需要,也可实行半歼灭半击溃的方针。
③集中兵力与分散兵力的关系。集中优势兵力,是古今中外一切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普遍法则,而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要战胜国内外的强大敌人,集中兵力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集中兵力实行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才能逐步改善战略形势,粉碎敌之战略进攻,并使自己转入战略反攻或进攻。但集中兵力不是绝对的。通常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必要而主动的分遣使用兵力,为在决战的时间和地点达成集中优势兵力创造条件。例如,为了保证打大歼灭战,须以小部兵力牵制敌之其他部分,以便集中大部歼击一个主要目标。
④运动战与阵地战的关系。二者是正规战的两种主要作战形式,它们互相渗透,相互作用。人民解放军从游击战争转为正规战争之后,作战形式主要是运动战,辅以必要的和可能的阵地战。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特别是转入战略进攻后,根据夺取敌人据点和城市任务的需要,阵地进攻的地位明显上升。这时,只有提高阵地战的比重,才能大量歼灭敌人,以加快革命战争的胜利程序。当然,大规模的运动战仍是歼灭敌人的重要作战形式,要把大规模的运动战和大规模的阵地战结合起来。
⑤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与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关系。没有事先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就不可能做到打有把握之仗。人民解放军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打只有准备但无把握之仗。因此,一切作战行动预先必须有周密的计划,尽可能有充分的准备;同时,必须预计到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并把这种情况当作一切部署的出发点。有时,在无把握的情况下,宁可推迟作战时间而不浪战。但又绝不容许以准备为借口消极避战。
⑥补充休整与连续作战的关系。补充休整是为了养精蓄锐、总结经验,更好地连续作战。在战争形势迅猛发展、作战频繁和必须进行连续作战的情况下,部队的人力物力补充和休整等更要同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相适应。人民解放军人力物力的补充则主要强调取之于敌和依靠根据地的支援。利用战役间隙整顿训练部队,提高军政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是实行再战的必要条件。但是,为了不让敌人喘息,给敌连续歼击,有时即使在未得到补充休整的情况下,亦须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的作风,实现连续作战。
md的十大军事原则,来自战争实践并经受了战争实践的检验。它所体现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理和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将是长期适用的。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停止的,而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军事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做适当的修正。
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是?
1947年,md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并在党7届2中全会上对此作了分析!
提吃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是?
十二月会议(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是md在中共中央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上的报告。
十大军事原则
md 1947 年 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原则。其内容是: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
④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 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 ,力求在敌 我 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 ,补充自己 。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 ,主要在前线。
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
md于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即十二月会议),向会议提交《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和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是谁
简单摘录,引自:
:baike.baidu./view/188194.htm
十二月会议《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十大军事原则
md 1947 年 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军事原则。其内容是: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
④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 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 ,力求在敌 我 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 ,补充自己 。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 ,主要在前线。
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另附:
十二月会议《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这是md在中共中央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会议上的报告。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提出中国人民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
“十二月会议”
1947年12月25日,md在杨家沟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这次参加会议的人比较多,除ze、任粥时外,还有陆定一、ph、贺龙、林伯渠、张宗逊、习仲勋、马明方、yj、张德生、甘泅淇、王维舟、李井泉、王明、谢觉哉、李维汉、赵林、李涛等。中央工委和其他解放区负责人因交通不便没有参加。这是gcdzg在解放战争期间举行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会议。它是在12月召开的,人们习惯地把它称为“十二月会议”。
这个会议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ze、任粥时广泛收集了情况,准备了资料,分别对军事形势、土改情况作了深入的研究。md用很大精力起草作为会议主题报告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会议开始前,从12月7日至24日,先用18天时间开预备会议,与会者分成政治、军事、土改三个小组对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正式会议开始前,md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发给大家讨论。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是一个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档案。它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已达到一个转折点的历史时刻,是在gcdzg已经响亮地宣布“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庄严目标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打倒蒋介石,怎样建立一个新中国。
为了把解放战争胜利地进行到底,实现打倒蒋介石的目的,报告总结人民军队的作战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打歼灭战思想,“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十大军事原则既是人民解放军在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的经验中产生的,也是新的战争形势下的产物。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面对着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将夺取城市与歼敌有生力量相结合,如何使运动战、阵地战相结合,如何使作战和休整相结合,如何使后方补充和取之于敌、取之于当地相结合等。十大军事原则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取得的新经验,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出明确而完整的论述。它使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系统化,是md军事思想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
:cache.baidu./c?word=%CC%E1%B3%F6%3B%D6%D0%B9%FA%3B%C8%CB%C3%F1%3B%B7%C5%3B%BE%FC%3B%CA%AE%B4%F3%3B%BE%FC%CA%C2%3B%D4%AD%D4%F2%2C%D0%C2%3B%C3%F1%D6%F7%3B%D6%F7%D2%E5%3B%B8%EF%C3%FC%3B%C8%FD%B4%F3%3B%BE%AD%BC%C3%3B%B8%D9%C1%EC%3B%B5%C4%3B%BB%E1%D2%E9&url=%3A%2Ecrt%2E%2E/8899/049%2Ehtm&b=64&a=17&user=baidu
提出中国人命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3大经济纲领的会议
5千人集会西柏坡纪念中共7届2中全会召开55周年
--------------------------------------------------------------------------------
:sina.. 2004年06月20日21:56 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6月20日电(记者吕国庆)6月20日,中央和国家机关、河北省各界干部群众及曾经在西柏坡战斗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属代表,近5000人集会革命圣地西柏坡,隆重纪念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55周年,重温“两个务必”,弘扬西柏坡精神。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被称为gcdzg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这个小山村里,中共组织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全会。md主席在这次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在讲话中说,1949年3月,gcdzg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当时,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党的工作中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夺取政权转向建设新中国,我们党面临着全新的历史课题。在这个转折关头,党的七届二中会会深刻阐明了党所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md主席在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号召。以七届二中全会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一直激励著全党奋勇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md的女儿李讷在西柏坡展览馆参观时感触地说,自己曾在这里住过一年多,她此前曾来过3次,这次来到这里看到如此大的变化很激动,感到很受教育。
20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还为纪念活动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表演。
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纳的会议是
1947年,md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并在党7届2中全会上对此作了分析!
十大军事原则
md在解放战争中总结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导的十项原则。md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内容。是md于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做《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共593字。随《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收入1960年9月出版的《md选集》第4卷和1993年12月出版的《md军事文集》第4卷。
提出中国人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纲领的会议是哪个
B十二月会议

提出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会议?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即十二月会议。md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和新民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
十大军事原则: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区域性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新民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