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位至首辅,赠太傅-曹鼐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位至首辅,赠太傅-曹鼐

直隶宁晋(今河北宁晋县)人,字万钟,号恒山。生于明建文四年(1402),卒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癸丑科状元,初授修撰,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位至首辅。
曹鼐为曹利用的后裔。他少年豪爽,有大志。聪颖好学,博览群书,能诗善文,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癸丑科高中状元,时年31岁。曹鼐大魁天下后,入翰林,授修撰。英宗即位后,充经筵讲官,撰成《宣宗实录》后,进侍讲,锡三品章服。
正德五年(1441)由宰相杨荣、杨士奇推荐,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曹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为政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杨荣死后,杨士奇常病不能视事,阁务多由曹鼐处理。”英宗因其贤德,进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但英宗昏庸,奸阉王振擅权,“王爵天宪,悉出其口,生杀予夺,任己爱憎”,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压制百官,其聚敛之金银达60多库,从此朝政日非,边防也随之空虚。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北方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以明朝削减马价、拒绝求婚为借口,举兵入侵山西大同,王振竭力主张英宗“御驾亲征”,同时擅自调集大军。曹鼐和兵部尚书邝、兵部侍部于谦认为朝廷毫无准备,不能仓促亲征,但英宗不听劝谏,在王振的挟持下亲征。曹鼐等只好护拥英宗随从,带领50万大军向大同进发。时值北方雨季,道路泥泞,粮运不继,“兵士已乏粮,僵尸满路”,遂使军队失去战斗力。曹鼐等大臣一再劝阻,请英宗回兵,均遭王振拒绝。结果兵抵大同,遭到也先突袭,明军大败。八月,在退回北京途经土木堡(今怀柔县东南)时,被敌军包围。在混战中,曹鼐殉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一年后,英宗被放回。英宗复位后,感念曹鼐忠直,为国捐躯,追赠太傅。
曹鼐在阁任相十年,“明敏爽朗,临事果断,能言善辩。王振专权,人莫敢忤,杨士奇死后,唯鼐尚能随事调护,所言多见从。”可见,曹鼐为相刚正不阿,敢于同权倾朝野的宠监抗衡,“土木之变”,以身殉国,不愧为状元宰相。>
相关文章
- 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和谢吏部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兵部尚书几品 唐朝初年兵部尚书任瑰的彪悍妻子
- 徐世绩为什么叫李绩 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徐世绩
- 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
- 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张九龄《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因命仆继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 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明外戚万安
- 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费宏
- 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国普
- 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少师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刘吉
- 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太傅、太子太师兼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