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大气也有“潮汐”现象V5

火烧 2016-11-25 02:57:32 1059
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在一天里有时会涨潮,有时会落潮。这种涨落现象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还可引起地壳的“潮汐”现象,称为固体潮。在朔望时,即农历的初一、十五或十六,北京一带的地壳一天大约可以升降40厘米哩! 大气也会受月亮引潮

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在一天里有时会涨潮,有时会落潮。这种涨落现象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还可引起地壳的“潮汐”现象,称为固体潮。在朔望时,即农历的初一、十五或十六,北京一带的地壳一天大约可以升降40厘米哩!

大气也会受月亮引潮力影响,在我国古代就有根据月亮位置预测天气的记载。例如,3000年前的《诗经》上说:“月丽于华,俾滂沱矣。”意思是:月亮徘徊在毕宿五(黄道面附近一颗一等亮星)附近不动时,雨会下得很大。《三国演义》中描述,军事家诸葛亮和司马懿在陈仓打仗时,都用过“毕星躔于太阴(指月亮),月内必有大雨”这条预报天气的谚语。果然,大雨30天,魏兵不战自退。至今,我国民间还有“大星逼月”、“台风等潮”等利用月亮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经验。但是,过去气象部门认为,大气中的“潮汐”作用是很小的,所以制作天气预报时一般不考虑引潮力的作用。

近20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对流层大气中同样有“潮汐”现象。不过,由于大气的弹性好,大气中又有水汽的凝结放热作用,所以大气中的“潮汐”现象要比海潮、固体潮来得复杂,一般不易为人们所察觉。也正是大气有这些性质,使得对流层大气中的“潮汐”效应比海潮、固体潮更为显著。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认为,对大气起作用的主要是“三星一线”时的月亮引潮力。所谓三星一线,是指月亮和另一个天体(或太阳,或行星,或黄道面附近的一等亮星)与地球成一直线的时候。在三星一线发生时刻,月亮引潮力垂直分力的提升区(离月亮在地面的投影点——月下点的54.7°以内),低压容易发展,高压容易减弱;在三星一线时的月亮引潮力垂直分力的下压区(月下点的54.7°以外),则高压容易发展,低压容易减弱。例如,1969〜1973年的5~11月间,西北太平洋上处在朔望发生时刻(日、月、地球成直线),月下点54.7°以内(引潮力提升力区)的20个台风,全部发展加强;而不在此区内的其他台风,则大部分不发展甚至减弱。1972年7月26日,7203号台风在山东荣成登陆时风力不减,当天正是遇到望(农历六月十六),台风处在望的发生时刻的月亮引潮力提升区,结果造成了重大损失。

我国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三星一线的54.7°线附近为引潮力共振区。在这个54.7钱以外10°区,高压最易发展;在此线以内4°区,低压最易发展,如果降雨区落在此区,就会变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另外,在三星一线时的80〜90线,为引力波共振区,处在这个区域的高压和低压,都会同时发展。例如,1989年7月26日至8月4日,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连续处在10多个三星一线的引潮力共振加压区,结果使暴雨季节反而出现了持续的干热天气。1988年7月上中旬,江淮地区的高温天气,也是遇到多个三星一线的引潮力共振加压作用而引起的。

总之,大气中也有“潮汐”现象。但是,它比海潮、固体潮要来得复杂,同时它的效应也更加显著。大气中的“潮汐”作用是通过大气内部条件起作用的。如果把三星一线等引潮力条件,与大气的高压、低压、脊、槽、台风、降雨区等结合起来分析,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关键词:大气“潮汐” 引潮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