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当今影响 交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交趾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中国曾经统治越南北部地区近1000多年,古称交趾,先秦时期是百越中骆越15分部之一。
秦灭巴蜀之后,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族民,到达现在的越南北部,建立瓯雒国,自称安阳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数十万大军南下,秦军越过岭南征服了百越部族,在此设立了三个郡,交趾归属于象郡。
秦朝末年混战,南海尉赵佗无心参战,自立为南越武王(曾短暂称帝),南越国包括了交趾。
汉武帝在位期间开疆破土,发兵灭掉了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在交趾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这一地区。
此后一千多年,曾经多次反抗自立,但每个稳定的统一政权或者割据政权,都会收复交趾。
明朝建立后将云南纳入版图,脱离中国400多年的安南进入了永乐大帝的法眼。
趁着安南内乱期间,明朝出兵收复了安南。
明朝占领安南20多年,当地的反抗起义过多,明朝疲于奔命。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废止了交耻布政司,彻底撤离了这片土地,这是越南最后一次“北属中国”。
扩展资料:
交趾独立后,改名越南,越南是一个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国家。
自中国秦朝以前,传说中的英雄雄王在越南北部成立国家,名叫鸿庞。
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为巩固南方而进占今日越南的所在地,公元前214年,秦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并向越南北部大量移民。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至咸通七年(866年),在唐与南诏的战争中,唐王朝与南诏政权争夺交趾(今越南河内)拉锯战。
咸通七年,南诏王派善阐节度使杨缉,协助安南节度使段酋迁守交趾。
唐亦派宦官监阵敕使韦仲宰率7000人至峰州增援唐朝将领高骈,高骈军屡次击败脚趾的南诏军。
高骈亲自督兵攻城,攻占交趾,杀段酋迁。
唐军共斩杀南诏兵3万余,又破归附南诏的两个部落,1.7万人归附,南诏兵逃去。
至此将近10年的安南边患得到安定。
唐朝在安南置静海军,以高骈为节度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