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菊花唐寅翻译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火烧 2022-01-27 09:22:37 1061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折残杨柳应无数,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标签: 惜别 情感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注释

①江华,在湖南省西南部,今为瑶族自治县。康熙十八年(1679),张见阳令江华县,作者填此以送。
②愁绝二句:意谓见阳将赴任到遥远的江华,此刻送行为之生愁添恨,而天色也仿佛变得晦暗迷濛了。愁绝,极度的忧愁。易∶改变。鹧鸪声里,借指见阳将去的江华之地,地在西南方,故云。且鹧鸪声亦含有惜别之意。
③渺渺三句:用 《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谓见阳将去之江华,也正是秋色凄凉,令人惆怅。渺渺:遥远。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楚在南方,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④折残二句:意谓在送别见阳之时依依难舍,杨柳折断了无数次,本应趁著长亭离宴上的笛声作别,却仍不忍分手离去。吹度,犹吹送。
⑤征鸿:征雁,大雁秋来南飞,春来北往,但 词中多指南飞之雁。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赏析

送别总是令人伤感的,故词中举凡送别题材的作品也总是伤离怨别者居多。本篇亦为送别之作,其感伤之情也是泻洒满纸。唯其作法别见特色,即用笔有虚有实,上片出之以虚,是写想像之景,写见阳将赴任之地的苍茫凄清之景;下片是实笔出之,写此时此地之景。一虚一实,轻灵而不失深婉,将送别、惜别的深挚情意表达得尽致淋漓。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作者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容若,字性德,原名成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家世显赫,清康熙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词集《侧帽集》问世,时年仅24岁。另有《饮水词》、《通志堂集》。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纳兰性德性澹泊,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的地位为难以解脱的束缚。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上独树一帜,词风格近李煜,有清李后主之称。所写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纳兰性德的其它作品

○ 长相思·山一程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菊花唐寅翻译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纳兰性德更多作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