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锦衣卫跟东厂哪个厉害 明朝一特殊机构,权力在锦衣卫、东厂及西厂之上,皇帝都怕它三分

火烧 2022-01-22 20:41:45 1025
明朝一特殊机构,权力在锦衣卫、东厂及西厂之上,皇帝都怕它三分 在一些关于明朝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一群神秘人物,虽然官衔不高,权力却非常大,他们基本都出自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不仅文武大臣,就连皇亲

明朝一特殊机构,权力在锦衣卫、东厂及西厂之上,皇帝都怕它三分  

在一些关于明朝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一群神秘人物,虽然官衔不高,权力却非常大,他们基本都出自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不仅文武大臣,就连皇亲国戚对这些人都非常畏惧,见到他们都相当客气,否则下场将会很惨。鲜为人知的是,曾经有这么一个特殊机构,权力在锦衣卫、东厂及西厂之上,就连皇帝都怕他三分。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锦衣卫。明朝刚建立后,朱元璋就组建了一个叫“拱卫司”的机构,起初只是负责皇帝的安全及仪仗队,并没有多大的权力。然而,随着朱元璋疑心的加重,就赋予了拱卫司更大的权力,监督文武百官,进行朝廷重犯的审讯,并将它改名为锦衣卫。

锦衣卫指挥使,属于锦衣卫的一把手,正三品官衔,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甚至可以先斩后奏。据《明史·刑法志》记载,著名的胡惟庸案,就是锦衣卫负责搜集证据,最终有上万人受到牵连,足以看出它有多可怕。

朱元璋晚年,感觉开国功臣都被处理的差不多了,就下令废除了锦衣卫,而且为了平息众怒,把指挥使毛骧斩首示众。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又恢复了锦衣卫,直至明朝灭亡,锦衣卫一直存在,但其权力也逐渐被削弱。另外,锦衣卫指挥使很少有人能善终,基本都会被皇帝除掉,有些卸磨杀驴的感觉。

其次,再看一下东厂。众所周知,在靖难之役中,郑和、洪保等太监立下了显赫战功,成为朱棣登基称帝的功臣。另外,当时许多大臣都对朱棣有异心,而朱棣对锦衣卫也不是太信任,认为宦官相对可靠,不顾明太祖的遗诏,对宦官进行提拔重用,并设立了“东缉事厂”,也就是所谓的东厂,其首领基本都是皇帝所宠信的太监。

此后,东厂的权势逐渐超过了锦衣卫,作为东厂的都督,几乎无人敢招惹,就连锦衣卫指挥使都要对其点头哈腰(个别人除外,如嘉靖时期的指挥使陆炳)。刘瑾、魏忠贤等太监,就是依靠皇帝的宠信,以及手中掌管着东厂,达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干掉了许多忠臣。

最后,再来说一下西厂。明宪宗时期,太汪直从锦衣卫中挑选了一批人才,在皇帝的支持下组建了西厂,仅在几个月后,其势力就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由于汪直太过猖狂,大臣就联名上书,明宪宗大怒,下旨将西厂撤销,但没多久又恢复了。后来,刘瑾成为西厂的一把手,正德五年,刘瑾以谋反的名义被凌迟处死,西厂也随着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客观来说,锦衣卫、东厂和西厂这三个机构,都是皇帝为了监督、惩办大臣所设置的,究竟谁的权势更大,这个就要看皇帝对谁比较宠信了,从总体来看,东厂得势的时间最长。但是,不管是锦衣卫、东厂,还是西厂,都不敢得罪这个机构,它就是内行厂。

据记载,刘瑾任命司礼监掌印太监期间,与当时的东厂提督马永成及西厂一把手谷大用不合,就设立了内行厂,除了监督文武大臣外,连东厂、西厂也不放过,其权力范围在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之上,刘瑾就被称为“立皇帝”,明武宗则是“坐皇帝”。

锦衣卫跟东厂哪个厉害 明朝一特殊机构,权力在锦衣卫、东厂及西厂之上,皇帝都怕它三分

后来,明武宗感觉内行厂权力太大,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如果刘瑾有异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果断找个理由把刘瑾抓进大牢,并很快将他凌迟处死。刘瑾死后,内行厂随之被撤销,虽然它仅存在了五年的时间,却残害了不少忠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