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长沙到南岳衡山 烽火中的停歇,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暂驻足衡山湘水

火烧 2022-08-15 18:47:47 1033
烽火中的停歇,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暂驻足衡山湘水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宣布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与中央研究院,合并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3日,临时大学筹委会在长沙举行第一次会
长沙到南岳衡山 烽火中的停歇,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暂驻足衡山湘水

烽火中的停歇,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暂驻足衡山湘水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宣布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与中央研究院,合并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3日,临时大学筹委会在长沙举行第一次会议,确定了合并后的校舍地点、经费与组织分工。 教育部与湖南省教育厅,规划出美国教会所办之圣经学校、湖南大学、清华大学长沙分校、涵德女校、陆军营房等地,积极安排师生复课与居住。有关校务行政则由三位常务委员分任,蒋梦麟负责总务、梅贻琦负责教务、张伯苓负责建筑和设备,商议并决定一切行政方针。教育部以三校原有经费的七成之半数,提拨为临大之经常费;另函商中英庚款董事会,筹借50万元开办费,该会因一时无法筹足,允诺25万元,但仅实拨20万元。从薪资、建筑、设备、图书、营缮到其他各项支出,总共只有271749.98元。由于经费拮据,教职员的薪金一律按七折支付。三校原有经费的七成之半数为35%,分别为北大27416.65元、清华35000元、南开9333.33元,共计71749.98元。 >蒋梦麟 >梅贻琦 >张伯苓 >9月28日,常务委员第二次会议决议,三校旧生应于10月18日报到、24日截止,25日开学注册选课,11月1日正式上课。10月2日,根据常务委员第四次会议决议,凡过去三校共有的科系、一校内性质相近的科系,均予以归并,全校共设17系;学生总人数包括三校旧生、借读生与所招新生,计有1500人。 >由于交通阻断,报到期限延至11月底。依据11月20日的统计:三校旧生报到共1120人,其中北大342人、清华631人、南开147人;又教育部规定应酌收借读生,计收218人;北大与清华在武昌招收新生、南开中学毕业直升的新生,计有114人,总计1496人。另外,根据1938年1月学生铅印名册的纪录,新旧学生共1 500人。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如期开始上课,9时许空袭警报响起;下旬,日军已占领上海并开始轰炸长沙。12月13日,南京城陷,武汉告急;常务委员会经过反复思考讨论,为了能让学校继续办下去,决定迁往云南昆明。蒋梦麟为此亲自到武汉面陈蒋委员长,并于1938年1月上旬得到批准; 1月20日,第43次常委会做出了“下学期在昆明上课”的决议,至此结束了长沙临时大学时期。 张宪文、张玉法:《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册)》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