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自成后又是谁做皇帝 农民皇帝朱元璋,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用了哪种制度?

火烧 2022-06-29 08:30:53 1057
农民皇帝朱元璋,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用了哪种制度?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接近尾声。自秦以后历朝历代,国家为了解全国有多少人可以交税、服役,其实都进行过类似的人口调查工作,而明朝的人口普查,则又自有特

农民皇帝朱元璋,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用了哪种制度?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接近尾声。自秦以后历朝历代,国家为了解全国有多少人可以交税、服役,其实都进行过类似的人口调查工作,而明朝的人口普查,则又自有特点。曾经当过农民的朱元璋,曾经把当时的人口普查工作和一种里甲制度,作为他实现天下大同的至高理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明朝的户口册,叫做黄册。唐人有种说法,男女始生为黄,查户口时,凡是新生儿都要登记在册,所以称黄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因为呈给皇帝看的户口册封面是黄色的,才叫黄册。同今天一样,明代户口十年一查,黄册也十年一造。

黄册上都登记了些什么呢?也就是家里有几口人,有多少丁,每个丁又有几亩地。丁,是成年男子的代称。明代,男子长到十六岁就算成年,每年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服一定的力役,一直到六十岁为止。这种服役是义务的,而且没有津贴。每丁名下的田产,就是国家征收粮食税的凭据。所以,人们又把黄册称作赋役黄册。

与黄册搭配的,就是明代着名的里甲制。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决定发动全国制作赋役黄册,并在各州县实行里甲制。里,是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在一里之内,挑出有钱又有名望的十个大户,充当里长。这几户轮流当值,协助地方官管理收粮、征税等各项杂事。一年一户,十年一轮。余下的一百户,每十户分作一甲,一共十甲。

李自成后又是谁做皇帝 农民皇帝朱元璋,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用了哪种制度?

明代以里甲为征税单位。在一里之内,根据家产多少,将各户分成上中下三等,有钱的要多交税,穷人比富人交的要少一点。十年之内,各户就按照已经划定的等级交税,十年之后,重新编制黄册时,再重新划定。

里甲制是一个很严密的户籍系统。在黄册内登记的人口,其迁徙、教育、缴税,都受国家的严密控制,普通老百姓想要逃税、不入户籍,是相当不容易的。国家在农村里设下天罗地网,发现逃户,马上揪送官府,收拾一通之后,再把人遣送回原籍,该干吗干吗,完了还得交税、服役。

为什么说里甲制与朱元璋天下大同的理想有密切关系呢?很明显,里甲制保证了国家有效控制人民的迁徙。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与均贫富有关。每回新造黄册的时候,皇帝要求地方官调查各乡里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十年之间,足够产生很大的贫富差距,有些里异军突起,成为富里,有些里就越来越穷。贫富差距出现,各种问题也就出现了。朱元璋想方设法地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他的办法是,把穷里的人就近划入其他的里,把富里的人一分为二,划做两个里。这样,一个地区里的总数仍然不变,但里与里之间的贫富差距却给中和掉了。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丘(孔子)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就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国,浓缩了就是四个字——天下大同。朱元璋是这一想法的忠实拥趸,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在其治理下,老百姓在划定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按时纳税。所以,他发明了里甲制,努力去实现他的理想。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子孙千秋万代地将这美好蓝图实行下去,不过,终于还是败给了明代中期方兴未艾的商业大潮。

3xm中文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