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牛弘传译文
牛弘传译文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本姓燎。
祖父燎炽,郡里任中正。
父亲燎允,在北魏任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牛。
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面的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日后当会富贵,好好养他。
”他长大后,长满胡须,容貌魁伟,生性宽容,好学博闻。
在北周时,开始任wWw.SLKj.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
不久转任纳言上士,专管文牍,很有美名。
后升任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
后来袭封临泾公。
宣政元年(578),转任内史下大夫,升任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
隋开皇初年,升任散骑常侍、秘书监。
牛弘因文献典籍散失,上表朝廷,请求开民间献书之路。
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下诏,献书一卷,赏缣一匹。
一、二年间,文献稍稍齐备。
牛弘晋爵为奇章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开皇三年(583),授礼部尚书,奉命修撰《五礼》,写成百卷,通行于当代。
牛弘请求按古代规矩修建明堂。
皇上因国家刚刚草创,无暇制作,最后没接受他的建议。
开皇六年,牛弘任太常卿。
九年,皇上下诏改定雅乐,又作乐府歌词,撰定圆丘五帝凯乐,并议音乐之事。
牛弘提出建议,请求十一月以黄钟为宫,十三月以太簇为宫,皇上说:“不必作旋相为宫。
暂且作黄钟一均。
”牛弘又呈上建议,请求正定新乐。
皇上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下诏牛弘,让他与姚察、许善心、何妥、虞世基等人一起,正定新乐,这事记载在《音律志》里头。
这以后议论修建明堂事,皇上诏令牛弘一条一条地呈上历史故事,议论明堂兴废的得失,事情记载在《礼志》里头。
皇上非常敬重他。
当时杨素凭着才气和富贵看不起人,轻侮大臣,只有看见牛弘,没有哪回不肃然起敬的。
杨素将要进攻突厥,到太常与牛弘话别。
牛弘送杨素到中门,就停下了。
杨素对牛弘说:“大将出征,所以来话别,为什么相送如此近呢?”牛弘拱拱手,就退回去了。
杨素笑笑说:“奇章公可说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也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不久授牛弘大将军、吏部尚书。
当时高祖又令牛弘和杨素、苏威、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崔子发等人一起,召集各位儒生,讨论新法中杀人刑法的轻重。
牛弘所提出的见解,众人都很佩服。
仁寿二年(602),献皇后去世,自三公以下的大臣都不能决定安葬皇后的仪礼。
杨素对牛弘说:“您是老学者,时人都很仰慕,今天的事,就要请您决定了。
”牛弘一点都不推让,一会儿,仪礼都安排好了,而且都有根有据。
杨素感叹道:“士族的礼乐制度都在牛公这里了,这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牛弘因为三年的守丧期,大祥、小祥祭礼的举行在时间和规格上都有所缩减,服丧十一个月便举行小祥之祭,无前例可循,把这告诉高祖,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下诏确定服丧之礼,是从牛弘开始的。
牛弘在吏部,选举人才时,先看德行,后看文才,务在审慎。
虽然选人稍缓,但他所进用的人,大多称职。
吏部侍郎高孝基,善鉴赏,很机敏,清廉、谨慎无与伦比,但他爽俊有余,形迹似嫌轻薄,当时执政多因此而怀疑他。
只有牛弘深知其真才,推心委任。
隋代的选举到这时才最公允。
当时人们更加佩服牛弘见识的远大。
隋炀帝为东宫太子时,几次给牛弘赠送诗书,牛弘也有诗书回答。
到炀帝继位后,曾赐牛弘诗道:“晋家山吏部,魏世卢尚书。
莫言先哲异,奇才并佐余。
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
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
彝伦欣有叙,垂拱事端居。
”一起被赐诗的,至于文词的赞扬,没有赐牛弘的诗这么美的。
大业二年(606),升任上大将军。
三年,改任右光禄大夫。
随同隋炀帝拜谒恒岳,坛场王圭币、土单牲牢,都由牛弘决定。
后下太行山,炀帝曾把牛弘引到内帐里,赐他与皇后一起同桌饮食。
他所受到的礼遇亲重就到了如此地步。
牛弘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受到了非常的待遇,承受大恩。
你们这些子孙,应以诚实、敬职自立,以报答朝廷的大恩。
”大业六年,随同隋炀帝巡幸江都,这年十一月,在江都郡去世,时年六十六岁。
炀帝伤悼痛惜不已,赠予甚多。
归葬安定,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号叫“宪”。
牛弘荣宠当世,但车子、服饰都很一般,对上尽礼,对下尽仁,讷于言而敏于行。
皇上曾让他宣布圣旨,牛弘到阶下,不能说话,退回拜见皇上,道歉说:“我都忘了。
”皇上说:“传几句话,这只是点小才,你都不行,看来你不是当宰相的料子。
”更加称赞他的质朴正直。
大业年间(605~616),对他更加亲重。
牛弘生性宽厚,笃志于学,虽然公务繁杂,但是手不释卷。
隋代旧臣,能始终得到信任的,只有牛弘一人而已。
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好喝酒,一喝就醉,曾因醉酒,射死了牛弘牛车上的牛。
牛弘回家,他妻子对他说:“小叔射死了牛。
”牛弘听了,无所怪闻,只说:“作菜吃。
”牛弘坐定后,他妻子又说:“小叔忽然射死了牛,真是怪事!”牛弘说:“我已知道了。
”他脸色不变,仍旧读书。
他就是这样待人宽和。
牛弘有文集十三卷行于世。
他的长子牛方大,也有学问,官至内史舍人。
次子牛方裕,生性凶险,没人性,隋炀帝巡幸江都,他与裴虔通等人谋杀炀帝,其事见《司马德戡传》。
拓展资料:
牛弘(545-610),隋朝大臣。
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一带)人。

袭封临泾公。
少好学,博览群书。
北周时,专掌文书,修起居注。
隋文帝即位后,授散骑常侍、秘书监。
牛弘鉴于前朝纷乱,南北分离,图籍大量流失,遂上书建议搜访图籍,开献书之路。
牛弘生活俭朴,事奉皇帝尽礼,对待下属以仁厚,不善言谈而恪尽职守。
政务繁杂,仍书不释手。
大业六年(610年),死于江都。
有文集传世。
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有三贤祠,其中供奉三位贤人就有牛弘。
相关文章
-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 临江仙·落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盼的作者简介 谒金门·暮春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曹刿论战 酬舍弟牟秋日洛陽官舍寄懷十韻
-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 临江仙·席上赋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刘立淇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沁园春·生日和蓬莱仙降词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陋室铭原文 吊房十五次卿少府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出师表翻译及原文 渔家傲·十月二日老妻生辰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史浩《卜算子(端午)》原文及翻译赏析
-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观沧海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