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诞生背景和过程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扩展资料:

版本信息
1、“延安版本”,冼星海在延安用简谱写的。
因为当时延安条件非常艰苦,要组成一个真正的管弦乐队是不可能的。
当时只有几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类的乐器,大多数人都不能识五线谱,所以就用简谱。
2、“苏联版本”、冼星海在前苏联重新配器的一个版本,在主旋律及声部上也作了一些调整。
3、“上海乐团版本”,李焕之1987年根据冼星海的“苏联版本”为上海乐团改编的一个版本。
4、“中央乐团版本”,1975年严良堃等人根据冼星海的延安版本重新配器的版本,这个版本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这个版本。
此版本前面采用1939年的原稿,同时将1975年纪念聂耳逝世四十周年、冼星海逝世三十周年音乐会上中央乐团演出谱中的一、四、六、八乐章收在这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大合唱
- 上一篇
七加括号等于七减括号 七减小括号里的五分之一加四分之三等于几
七减小括号里的五分之一加四分之三等于几 七减小括号里的五分之一加四分之三等于几20分之121五分之一加五分之三等于几?五分之一加五分之三等于几?解:根据题意列式为:1/5+3/5=(1+3)/5=4/
- 下一篇
二字好听干净的战队名 求1战队名字,3或4个字的,不要俗气的,实在点的名字.不要非主流,不带夸张符号的,谢谢帮帮忙,!
求1战队名字,3或4个字的,不要俗气的,实在点的名字.不要非主流,不带夸张符号的,谢谢帮帮忙, 求1战队名字,3或4个字的,不要俗气的,实在点的名字.不要非主流,不带夸张符号的,谢谢帮帮忙,我在北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