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借方 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是表示增加额吗?

火烧 2023-03-16 16:02:45 1058
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是表示增加额吗? 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是表示增加额吗?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或者 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借方 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是表示增加额吗?

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是表示增加额吗?  

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是表示增加额吗?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或者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借方表示资产增加了,在贷方表示负债增加了,不能笼统说借贷方增加了。

2007年末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100万元 2008年末贷方余额180万元 2008年递延所得税负

180-100=80万元

专家,如何计算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谢谢

递延所得税是税法与会计核算方法有差异产生的,现在使用的是资产负债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当然递延所所得税负债=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是正数,一般在分录的贷方体现,所得税资产正好与所得税负债相反。

某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5.2万元,递延所得税贷方余额为3.5万元。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30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00万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30×25%=57.5万元
减去期初余额3.5万元,本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4万元
②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时间差异:30万元。
存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时间差异:30万元。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时间差异:25万元。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时间差异:200万元。
上述可抵扣时间差异合计:285万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30×25%=71.25万元
减去期初余额5.2万元,本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6.05万元
应交所得税=(2500+285-230)×25%=638.75万元。
所得税费用=638.55+57.5-71.25=625万元
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626.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6.05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38.5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4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咋个计算

根据有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算出的数,都是该时点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用期末数减掉期初数,就是发生额。

递延税所得税贷方余额 是什么 怎么算 急需

递延所得税是税法与会计核算方法有差异产生的,现在使用的是资产负债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当然递延所所得税负债=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是正数,一般在分录的贷方体现,所得税资产正好与所得税负债相反。你回头还不懂的话,可以看看中级会计实物关于这块的讲解。

递延税款借方余额如何转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转入?
要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重新计算递延所得税,冲销递延税款,二者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贷方余如何财务报告上获得?

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大类下面有"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一科目.

甲公司2014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30万元

你的理解有点问题。所得税中,对于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税法的初始计税基础和会计的原值是一致的,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因为税法折旧摊销和会计折旧摊销的方法和年限不同,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了计税基础,表明该资产税法折旧抵减当期所得税(指应纳税额)的金额已经超过了会计折旧额,但其实这两种折旧摊销方法的最终总金额应当是一致的(因为都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这里讨论的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金融资产有区别),因此会计理论认为税法已经先折旧抵减所得税的部分会在将来通过折旧完成后会计继续折旧而税法不允许的情形下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来实现,这就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对于负债,刚好相反,就不解释了。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会计还是税法允许计入费用或其他损益抵减利润总额或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都是一样的,都是历史成本,一方先计入费用抵减了,在未来期间必然会通过纳税调增达到一致,而计税基础即税法允许未来期间计入损益抵减当期所得税的金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