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希伯来书六章一至六节讲章 分享圣经希伯来书3章12一14节经文《彼此相劝>>

火烧 2021-11-08 18:03:31 1470
分享圣经希伯来书3章12一14节经文《彼此相劝 gt gt 分享圣经希伯来书3章12一14节经文《彼此相劝 gt gt 网上查经:【来三12】「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恶心,把

分享圣经希伯来书3章12一14节经文《彼此相劝>>  

分享圣经希伯来书3章12一14节经文《彼此相劝>>

网上查经:
【来三12】「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
〔原文字义〕「谨慎」注意,小心;「恶」有害的,具毁坏性的;「离弃」转离,从站立处离开,抛弃,坠落,跌倒。
〔文意注解〕「弟兄们,你们要谨慎,」『你们』指新约的信徒们,就是弟兄们;『谨慎』意指要小心避免犯下旧约以色列人的错误。
「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免得』这是本书劝勉的话中一再使用的词,原文和『恐怕』同字(参来二;三13;四1;十二3,15);『你们中间』指信徒中间;『或有人』原文为单数,指任何人。本句表示当日以色列人所犯的错误,现今在信徒们中间亦有可能重蹈覆辙。
「存著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不信』不仅是不相信,而且含有拒绝相信的意思;『恶心』形容内心的邪恶;『不信的恶心』两种不良的存心加在一起,表示无可救药;『永生神』意指活的神,与木石作的偶像(启九20)相反;『离弃』指舍弃信仰,背道。
〔话中之光〕(一)『心』是人接受或拒绝神、亲近或离弃神的机关,而一个人的存心,若不是有信心,就是不信,不可能中立。
(二)人的心不是充满了神,就是充满了世界。我们的心如何,我们的信仰与生活也如何,因为在基督里所享受、所经历的一切,都在乎我们心的光景。
(三)一个人的心中若没有神,其空处就会被错误的思想与邪恶的意念所盘踞。
(四)不信不仅是一种过错,而且还会『损害』(恶的原文字义)生命;不信就是邪恶,是一种罪行,会引致『把永生神离弃了』。
(五)一个基督徒,若是把所信的基督离弃了,比那些不顺从摩西的以色列人所要负的责任更大,因为基督远远超乎摩西之上。
(六)许多基督徒表面上虽然没有离弃神,但这位又真又活的神(帖前一9)对他们而言,并不真实存在;他们把他置于他们的思想范围之外,即使理智上仍然承认他的存在,但生活行事却处处表现好像没有神一样。

希伯来书六章一至六节讲章 分享圣经希伯来书3章12一14节经文《彼此相劝>>
【来三13】「总要趁著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
〔原文字义〕「总要」但要;「相劝」安慰,鼓励,从旁提醒。
〔文意注解〕「总要趁著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今日』指还活在世上的时候(参7节),亦即『还在路上』的时候(太五25);『天天』意指常常;『彼此』意指不可单方面;『相劝』指提醒、劝告和勉励。
十二节的『谨慎』是消极的,这里的『相劝』是积极的。
「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免得』指彼此相劝的目的,是不让底下的事情发生;『被罪迷惑』这话表示『罪』的人格化(参创四7;罗七17),罪能迷惑人。
「心里就刚硬了,」原文无『心里』二字,意指全人刚硬,而『硬着心』(参8节)也表示整个人格的刚硬,故全人刚硬就是心里刚硬;『刚硬』的原文时式,含有自己习惯性使之形成这样的结果之意,故表示刚硬非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多次的悖逆与顶撞神所造成的。
本节说出信徒之间有关『相劝』的道理:
(1)『总要』劝勉,意指这是信徒当尽的天职。
(2)『趁著还有今日』劝勉,意指机会一去不复返,必须抓住机会劝勉。
(3)『天天』劝勉,意指这是每天该作的事。
(4)『彼此』劝勉,意指每位信徒都要一面劝勉别人,一面又接受别人的劝勉。
(5)『免得…有人…』,意指若不这样作,就必有人会跌倒。
〔话中之光〕(一)我们若单顾自己,不但别人得不著益处,我们自己也受亏损;身体中各个肢体的属灵情况,与其它的肢体息息相关。
(二)基督徒的属灵追求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故我们的一生须要常常彼此相劝,直到见主的面。
(三)我们『天天』都有机会接受神的供应或是离弃神,所以信徒之间的劝勉,乃是天天该作事。
(四)『天天』与『今日』有极大的关系。我们今日所接受所顺服的圣灵,必须天天重新接受与顺服。惟有天天,毫无例外的听从神的话,我们的灵命才会长进。
(五)『彼此相劝』,是每个信徒的权利和义务,可惜许多信徒却视此权利和义务为不得已、能免则免的事,难怪彼此间的关系相当冷漠,教会整体的属灵状况相当低落。
(六)基督徒应当天天在信心和顺服上彼此劝勉,互相警戒,免得受罪的迷惑,其结局就是良心麻木和心如铁石。

【来三14】「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
〔原文字义〕「有分」同伴,同伙,参与者,协力者。
〔文意注解〕「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若』字在原文含有『若是真正』(if indeed)的意思;『起初』指个人信仰的开端;『确实的信心』指坚决有把握的信心,在任何攻击之下都不屈服;『坚持到底』指不受环境变迁的影响,持守信心而不屈服,虽在极端乏力的情况下,仍勉强站立,以免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有分』按原文是完成时式,表示我们何时在基督里有分,就一直继续维持『有分』的情形。
本句话是说明『进入我的安息』(参11节),在基督里有分,才得享受他的安息;反之,在基督之外,就不得进入他的安息。
〔话中之光〕(一)在属灵的事上,无何可以取代信心,因为若没有信心,基督就与我们无分无关,而我们所有的工作和行为,也就没有价值了。
(二)基督徒的信心,乃是『起初确实的信心』,意即它不仅是在开始时就非常活跃,并且还会继续成长,保有朝气。
(三)真正的安息只有在基督里才有(参太十一28~30),而获得安息的条件在乎信心,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信心。
(四)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都是在基督里赏赐给我们的(弗一3),所以只要我们留在基督里,我们就有一切;不在基督里,就失去一切。
(五)无数基督徒因不肯完全信赖、倚靠神,而失去神在基督里所赐给他们的喜乐、平安和能力。

希伯来书 3:12-14
12 弟兄们,你们要当心,恐怕你们有人离弃永活的上帝,就形成邪恶不信的心。13 你们倒要趁著还有称为“今日”的时候,天天彼此劝勉,免得你们当中有人受罪所骗,就硬起心来。14 我们必须把当初的信念坚持到底,才能同享基督的福分。

圣经分解希伯来书2章14一15节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著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希伯来书 2:14-15 和合本)
如果耶稣没有道成肉身,和我们一样,就不会体会我们的软弱,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希伯来书 4:15-16 和合本)

圣经希伯来书10章27节

【来十27】「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
〔原文直译〕「只好等待着可怕的审判,和势将吞灭敌对者的烈火。」
〔原文字义〕「战惧」害怕;「等候」期盼;「敌人」反对者。
〔文意注解〕「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审判』指主再来时的审判。
「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神将来不再用水施行惩治(参创九11),乃是用火焚烧(参彼后三10)。

圣经希伯来书4章14~16节讲解

【来四14】「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
〔原文直译〕「所以我们既然有一位经过了诸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坚守『这个信仰告白』(the confession)。」
〔原文字义〕「持定」牢固的抓住,不断的持守,黏附。
〔文意注解〕「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既然』表示下面的话乃是对前面『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大祭司的耶稣』(来三1)的接续和演绎;『已经升入高天』原文作『经过了诸天』,意指他经过了第一、二层天,并未在那里停留,而直接升入第三层天,神的宝座前(参林后十二2;启五6);『尊荣』指他的身位、工作和成就,乃是至尊且荣耀的(参来一3,8;二9;六19;九24)。
『大祭司』这个称呼用来与『使者』作对比(参来三1),形容基督的两种不同的职任:『使者』重在指奉神差遣,在人面前作神的代表,或将神带给人;『大祭司』重在指作属神之人的代表,带着我们到神面前,为我们尽中保的职任(参来七21~25;八1,6)。
「就是神的儿子耶稣,」『神的儿子』重在指他的神性;『耶稣』重在指他的人性;全句给我们看见他兼具神、人二性,适合担任大祭司的职份,作神人之间的中保。
「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所承认的道』指我们的信仰,即『共信之道』(多一4;犹3)。
〔话中之光〕(一)我们有一位尊荣的大祭司,他的一切所是、所有、所作和所经历的,都是为着我们,我们可以支取他的一切,以应付我们的需要。
(二)许多时候,我们的境遇叫我们觉得受压,无法超越,但那位乐意帮助我们的大祭司,他已经为我们升入高天,一切都在他的脚下,只要我们求他,他必使我们胜过一切。
(三)他是『神的儿子耶稣』,他兼具神人二性,一面拥有神的大能,另一面又能俯就我们人的软弱(参15节),惟他值得我们信靠。
(四)我们只能凭信心来支取他的丰富;谁一失去信心,谁就无分于这一位大祭司耶稣,所以我们『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这是他对我们惟一的要求。

【来四15】「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
〔原文字义〕「体恤」与之一同受苦;「没有犯罪」离开罪,在罪之外,与罪隔开。
〔文意注解〕「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体恤』含有感同身受的意思;『我们的软弱』指我们为人方面、肉身与生俱来的软弱,就如我们会疲倦,遇难思避、逢苦求免的倾向等。
「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凡事』指人生所可能遭遇的一切试探的三种类型(参约壹二16),并不是指每一个人所经历的细节;『受过试探』指主耶稣在原则上曾经受过相同的试探,但他都得胜了(太四1~11)。
「只是他没有犯罪,」指他在被试探时从来没有堕入圈套,不仅在行动上无过,并且连心思意念也清白;正如一位医生,他没有病人的症状,但他完全明白病人的痛苦并懂得怎样诊治病情。
〔话中之光〕(一)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林后十一29)?软弱并非罪恶,但人却有可能因软弱而犯罪,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软弱给予正确的评价,并求得解决之道。
(二)基督是我们软弱中的帮助:(1)他能体恤我们的软弱;(2)他的恩典赏赐够用的能力来覆庇我们的软弱(林后十二9)。
(三)当一个人在自己失败之时,得知有一位在相同的经历上从来没有失败过,安慰和鼓舞便由此而生。
(四)他凡事受过试探,所以他能体恤我们;他没有犯罪,所以他能帮助一切陷在罪里的人。
(五)主耶稣是体恤我们的软弱,并不是同情我们的罪;他的体恤,最终目的是要使我们能胜过罪,叫我们靠他得胜有余。

【来四16】「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原文字义〕「坦然无惧」勇敢,放胆;「来」挨近,亲近;「随时」及时,应时。
〔文意注解〕「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坦然无惧』含满有信心之意,指用不着惊慌失措、默然无语,而只管坦诚的认罪,并且把我们的需要告诉他;『我们…来』原文是现在式,表示是一种重复、习惯性、继续不断的动作;『来』指亲近,在希腊文《七十士译本》里常用它来形容祭司在履行职任时就近神的动作,如今,祭司得以就近神的特权竟伸延到基督徒身上;『施恩的宝座』取材自旧约时代约柜上的施恩座(出廿六34),象征神的同在(利十六2)和恩典。
『来到施恩的宝座前』既称宝座,应是指天上神和羔羊的宝座(参启七17;廿二1,3);而我们这些仍活在地上的人,能够来到宝座前,必不是指将来被提升天后才发生的事。故此处的意思,乃是指在灵里献上真实的敬拜(参约四23~24),因为神和基督现今就住在我们的灵里(罗八9~10原文)。
「为要得怜恤,蒙恩惠,」『得怜恤』重在指标对我们已过的失败和罪恶,需要大祭司的怜悯慈悲(参来二17);『蒙恩惠』重在指我们为著现在的困境和将来会面临的问题,需要大祭司的忠信(来二17)来帮助我们。
「作随时的帮助,」『帮助』在原文是由呼喊和奔跑二字组成,原用来形容当一个母亲听到她婴儿的苦喊,立时跑来照应;此处转用来表明我们尽管坦然向他呼求,他必立刻给予我们所需的帮助。
〔话中之光〕(一)惟有认识他的人,才有胆量坦然来到他面前;所以我们应当追求更多认识主,更多认识他的身位和工作。
(二)我们来到的不是一个审判的宝座前,而是施恩的宝座前。假如神只坐在审判的宝座上,这个世界就不堪设想了。
(三)『怜恤』是当人在软弱中,神所预备要给随时取用的(参15节);『恩惠』是按个别的需要寻求而得着的。
(四)『恩惠』不是别的,乃是他自己给我们享受和经历,而我们所享受、所经历的这一位,就成了我们软弱中的力量,作我们应时的帮助。
(五)人间的大祭司每年只有一天(赎罪日)才能帮助人,但天上的大祭司不仅天天,且随时都能帮助我们。

圣经希伯来书3章13节解释

3:13 总要趁著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
我的理解是:我们活着这个罪恶的世界上,很容易被罪和周围的人、事、物影响,有时候一点小事就能够把我们绊倒,但是天天仰望神,彼此相劝,就能够刚强。

希伯来书9章27节圣经原文查经

经文: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因为亚当的罪,死就临到了众人,按着定命,在审判之前,人人都要死一次。
死并不是人类的终局。总有一天人人都要显在基督的审判席前。根据后面的经文说明他的第一次降临并不是他的最后一次降临。

圣经希伯来书5:8一10节

您来找我吧。我不仅能够让您明白希伯来书5:8一10节的真意,而且会引导您明白通达整本圣经的。
舞(蹈)巴(别塔)四(两拨千斤)七(仙女)四(世同堂)零(点KTV)酒(保)

希伯来书8:10-12经文

希伯来书8:10-12经文
8:10 主又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8:11 他们不用各人教导自己的乡邻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主,’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
8:12 我要宽恕他们的不义,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