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籍将军 隆回籍将军名单
隆回籍将军名单
1、袁邦根,1944年1月生,湖南隆回人。
原名斌。
中共党员。
1961年8月参加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专业、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专业毕业,大专学历。
少将军衔。
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战士、班长、报务主任、台长、参谋、团副参谋长、处长、广州军区司令部通信部副科长、科长、副部长、部长。
1992年12月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部长。
1995年7月任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
1999年12月-2004年1月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第10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2、袁源,字仁湘,1938年4月生,湖南隆回高平镇人。
1964年加人gcdzg。
先后在大桥小学、隆回三中、邵阳市一中读书。
1956年7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县军械技术学校,1960年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军区后勤部。
曾于1959年赴炮击金门作战前线部队实习,1961年到西藏平叛作战部队当兵,参加过西沙自卫还击作战、中印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援越抗美的军械供应保障,荣立过三等功。
历任西藏作战部队486军械仓库技术员,广州军区后勤部军械部供应处、弹药处和装备部计划明处助理员,军械部弹药处副处长。
1983年任军械部副部长、部长。
1990年,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1991年,入国防大学进修系学习,1992年,入中央党校进修系学习。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3、张和辉,湖南隆回人,长期在总参、总政等总部机关工作,历任干事、副局长、局长、总政直属纪委副书记。
并曾在三个军级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期间,曾任军事博物馆政委,少将军衔。
扩展资料:
隆回县历史人物: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光焘(1837—1916)湖南隆回人。
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重臣。
谭人凤(1860—1920)字石屏,名有时,号符善,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
汉族,湖南新化县人。
清咸丰年农历八月初六(1860年9月20日)生于新化县福田村(今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
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孙俍工(1894—1962)原名孙光策,又号孙僚光,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孙家垅村人,中国现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最初引起重视的短篇小说《海底渴慕者》1923年发表于《小说月报》。
毕生从事著述,且擅长书法。
彭述之(1895—1983)湖南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转角丘村人,化名张次南、陶伯。
1919年入北京大学学习,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8月进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转为gcdzg党员,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负责人之一。
留苏期间,彭述之与瞿秋白、罗亦农被称为中共党内“留苏三领袖”。
袁吉六(1868—1932)字仕策,榜名仲谦,清同治七年农在历闰四月初十(1868年5月31日)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其六世祖袁文宗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
民国元年(1912),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
全国代表:
刘平建、曾令教、向长江。
文人学者:
马萧萧、刘启后、匡国泰、欧阳恩成、范玉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