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工可以降雨V5
为了减轻干旱灾害,争取农作物丰收,人们曾经采用在云中播撒催化剂,促使它下雨的方法。这种方法曾收到一定成效,现在还在继续试验研究中。
要讲人工降雨,那就要先讲讲人工降雨的对象——云。
谁都知道,云是水汽凝结而成的。其实,云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冷云”,这种云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温度低于0℃;另一种是“暖云”,这种云全部在0℃以上。
冷云,有的全由冰晶组成,有的由冰晶和温度低于0℃的水滴(叫过冷却云滴)混合组成,也有上部是冰晶和过冷却云滴,下部却是温度高于0℃的水滴组成。全部由冰晶组成的冷云,一般很难用人工叫它降雨;能人工造成降雨的冷云,必须云中有过冷却云滴。
自然界的冷云能够降雨,必须要具备既有过冷却云滴,同时又有冰晶两者共存的条件。因此,对于那些有着充分的过冷却云滴,而缺少冰晶的冷云,如果我们加进催化剂,使在它里面出现冰晶,那么,这些冰晶就能使过冷却云滴蒸发,并将蒸发出来的水汽转移到自己身上,使自己增大“发胖”,变重,使得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温度降到以下,融化为雨,降落下来。
促使冷云中过冷却云滴部分出现冰晶,在云中所加的催化剂有两类:一类是冷却剂,如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它能使云中温度下降,造成了许多冰晶;另一类是冰核,它能使部分的过冷却云滴冻成冰晶,或者使过冷却云滴区域内的水汽凝成冰晶。目前最常用的冰核,主要是碘化银。
![]() |
当人们用飞机、火箭、炮弹、气球或在山坡上依靠炉子热气将催化剂送入冷云中,使过冷却云滴和冰晶共存的条件具备时,云就易于下雨了。
自然界暖云不下雨,主要是由于云内虽有许多小云滴,却缺少大水滴,只有当云内有大水滴时,大、小水滴由于下降速度不同,惯性也不同,才会发生大水滴兼并小云滴,增大成为雨滴的过程,造成降雨现象。
所以,要使暖云人工降雨,必须加吸湿性催化剂,例如食盐、盐水、氯化钙等。这些暖雨催化剂,可用飞机、火箭、炮弹、气球等工具将它送入云中。此外,也有利用开炮等机械击激法,促使暖云云滴碰并增大成雨的。
人工降雨只有50来年的历史。现在还只能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使局部的地区下雨。我国在最近几年,人工降雨工作已有了一定进展,但在配合抗旱方面尚有不少试验研究工作要做。
关键词:人工降雨 干冰 碘化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