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年底做些什么工作 做一个会计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做一个会计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做一个会计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就按会计的业务流程来具体总结一下会计工作的内容: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再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5、其余的就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报表之类。 6、纳税申报工作。 7、注意问题: (1)以上除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明细账之外,均在月末进行。 (2)月末结现金,银行账,一定要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每月月初根据银行对账单调银行账余额调节表,注意分析未达款项。月初报税时注意时间,不要逾期报税。另外,当月开出的发票当月入账。每月分析往来的账龄和金额,包括:应收,应付,其他应收。
做一个编辑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一般是相应的处理由上级分配的工作。
也就是这个环节:公司根据市场调查策划相应的书籍——分配工作给编辑。
作为一个编辑,文学功底是必然,现在一般都使用电脑排版、编辑、查询相应资料。所以能熟练应用电脑和网络也是必须的。
图书出版,无非是把汉字重新编辑一遍,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吸引读者从千百种同种书籍中吸引到你的书籍中去,所以创新、实用、相应时下,也是必不可少的。
年末会计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1、主要就是结账。一般来说在12月31日前(25到28日),看看一年的收支情况,账目是否相等。如果不等或者有错账,就及时调账。
2、结完帐后,下一步就是做整年的财务报表和报告,供单位负责人审阅。
3、为明年建立新的帐套,将本年的会计档案整理成册、装订。
会计年终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外账上和平时没多大区别,可以问你们的税务专管员还要些什么报表。
然后就是内帐的年终决算和下年预算,年底盘点固定资产。我也是新手,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会计工作到了年末,一般需要做的工作:
一、工商年检:
1. 现金不能超过注册资金的20%
2. 银行余额和对账单一致,或经余额调节,也能达到一致
3. 其他应收款不能太多,公司资金不得借于股东
4. 公司的亏损额不能超过注册资金的20%
会计事项除以上外:
1. 有暂估的入账的材料等,都要冲销
2. 预提费用全部冲平!
3. 利润要调整到或都高于税务局的要求!
4.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是否已经达到或都高于要求(工业4.2% 商业0.8%)
5. 各类费用的入账是否准确,有否将不属于公司的费用入账,或者提高了标准入账了,比如:招待费5% 广告费2%等
6. 注意公司是否没车,也把过路费,油费等车辆相关费用入账做成管理费用,但可以做福利。
7. 注意工资的计提,是否已经在本年度内发放完成了。
二、年终会计的账务处理:
1. 将本年利润的余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该公司是亏损的,则会计科目反之,在这步已经完成账务处理!
2. 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
3. 交纳个人所得税:是利润*85%*2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其他货币资金
三、税务
地税申报的税金有: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
(1)每月7号前,申报个人所得税。
(2)每月15号前,申报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3)印花税,年底时申报一次(全年的)。
(4)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每年4月15号前、10月15号前申报。但是,各地税务要求不一样,按照单位主管税务局要求的期限进行申报。
(5)车船使用税,每年4月份申报缴纳。各地税务要求也不一样,按照单位主管税务局要求的期限进行申报。
(6)如果没有发生税金,也要按时进行零申报。
(7)纳税申报方式:网上申报和上门申报。如果网上申报,直接登陆当地地税局网站,进入纳税申报系统,输入税务代码、密码后进行申报就行了。如果是上门申报,填写纳税申报表,报送主管税务局就行了。
2、国税申报的税金主要有:增值税、所得税。
(1)每月15号前申报增值税。
(2)每季度末下月的15号前申报所得税。
(3)国税纳税申报比较复杂,需要安装网上纳税申报系统,一般国税都要对申报单位进行培训的。
会计月末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1、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 。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5、月末结现金,银行账,一定要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每月月初根据银行对账单调银行账余额调节表,注意分析未达款项。月初报税时注意时间,不要逾期报税。另外,当月开出的发票当月入账。每月分析往来的账龄和金额,包括:应收,应付,其他应收。
酒店会计交接工作需要做些什么?
会计交接主要工作:
1)交接所有的保管的会计凭证、账册、报表等
2)交接未处理事项,如,手头未编制凭证的原始票据;未完成的会计报表等
3)交接相关文件,含上级批件、税务、工商、审计报告等,以及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等
4)交接会计保管文件,如,验资报告、审计报告、税务稽查报告、***通知书、税务登记表等
5)交接所有的证书,工商执照正副本、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等等
上述交接文档,应交接双方逐一清点,做交接明细表。同时交接单上应有交接人、接交人和监交人签字,分清责任和配合事项,最后注明交接时间(年月日)。
会计都要做些什么工作
你到了一个公司,先了解一下公司的况状,和老板以及同事沟通一下,了解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如果不太忙有一些空闲干一些其它的,好好表现一下,给老板和同事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最主要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不要出错。
会计工作到了年末,一般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工商年检:
1. 现金不能超过注册资金的20%
2. 银行余额和对账单一致,或经余额调节,也能达到一致,也可!
3. 其他应收款不能太多,公司资金不得借于股东!
4. 公司的亏损额不能超过注册资金的20%
会计事项除以上外:
1. 有暂估的入账的材料等,都要冲销
2. 预提费用全部冲平!
3. 利润要调整到或都高于税务局的要求!
4.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是否已经达到或都高于要求(工业4.2% 商业0.8%)
5. 各类费用的入账是否准确,有否将不属于公司的费用入账,或者提高了标准入账了,比如:招待费5% 广告费2%等
6. 注意公司是否没车,也把过路费,油费等车辆相关费用入账做成管理费用!但可以做福利!
7. 注意工资的计提,是否已经在本年度内发放完成了!
年终会计的账务处理:
1. 将本年利润的余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