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什么妃 翁同为何被慈禧撵走?翁同主战到底有没有私心?
翁同为何被慈禧撵走?翁同主战到底有没有私心?
翁同是晚清名臣,同时也堪称晚清第一帝师。他出生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长大之后自然而然走上科举之路,中咸丰六年状元。
翁同有才华而又出生名门,德行也是好的。所以在同治四年之时,被慈禧太后聘为同治帝师。此后光绪帝时期,也为光绪帝帝师。
翁同担任帝师,是皇家对他的提拔,他也因此平步青云,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但是光绪二十六年,她却被慈禧罢官撵走了。
冤枉还是不冤枉,实际上就是上位者一句话的事情。站在慈禧的角度来说,自然是不冤枉的。随着光绪帝的渐渐长大,帝后矛盾越来越严重,朝中大臣自然也开始站队。
翁同是光绪帝的老师,从光绪帝幼时起就教育他,算的上是帝党领袖。后来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历史上著名的《明定国是诏》就是他草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氏也是由他举荐给光绪帝的。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实力,明显强于帝党。所以戊戌变法只持续了一百多天就失败了。而作为光绪帝师,已经明确站在慈禧对立面的翁同,慈禧自然不会放过,这才有了罢官。
当然从翁同的角度来说,自己是冤枉的,他曾作诗“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表达自己为官多年的无限感慨。
甲午战争是中国人永远的痛,需要后世铭记的教训。这场战斗以日本的完全胜利告终,李鸿章创办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后世有人将甲午海战的责任安在翁同身上,认为是他全力主战,才有了这么一次巨大的惨败。
清·王伯恭在自己写的《蜷庐随笔》一书中,这样批判翁同。认为他全力主战,只是因为与李鸿章的私仇。
当初翁同的哥哥翁同书任安徽巡抚,犯了失守封疆之罪,李鸿章为曾国藩草拟奏章弹劾。翁同书被判充军,父亲翁心存被气死,于是翁同和李鸿章结了梁子。
翁同当时已经意识到了甲午战斗,中方极大可能会战败,但是却力战只是为了将李鸿章拉下马。
翁同要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承担一定的责任,的确如此。因为当时李鸿章创办发展北洋的时候,翁同正好在户部管钱。每次李鸿章索要海军军费,翁同都要卡一卡,使得北洋海军发展受阻。
但若是说他应该承担甲午战争失败的全部责任,未免将翁同看的太过重要。其实不止翁同,当时朝中大臣主战气氛热烈,而他支持的皇帝也是这样想的。
翁同正好是个耳根子软的人,最后就被大家推为领袖,站出来与李鸿章打擂台。全力主战,最后以失败告终,翁同因此受到后人批判。

个人认为,翁同主战有一定书生意气在里面。毕竟国家遭受如此侮辱,寻常人都不能忍受。再者当时北洋水师也有一定成就,朝中上下都气势汹汹,想要挽回颜面。
为何最后要将责任全部推倒翁同身上?恐怕只是因为正好他身份比较高吧!要我来说,甲午战争的责任应当由国家来背。如果国力强盛,哪里还怕人来侵犯,哪里又会有甲午海战?
落后就要挨打,一个人如何能承担起一个国家的历史?
相关文章
- 男士围巾怎么围?选购男士围巾的7大原则!
- 慈禧太后十八岁照片 慈禧太后的秘密生活,慈禧太后的秘密生活
- 慈禧太后 慈禧为何宠信李莲英53年?李莲英最后结局
- 真实的慈禧太后的陵墓 解密:慈禧太后洗澡真的会用掉上百条毛巾吗?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洗脚有多讲究?竟不让太监碰连水盆都要五行俱全
- 慈禧人物简介 揭秘:记者林白水写对联讥讽慈禧为什么没有被杀
- 孝哲皇后 状元女儿出身的孝哲毅皇后,因为不受慈禧待见而惨死?
- 还珠格格中的老佛爷是慈禧吗 慈禧是哪个皇帝的老婆 慈禧太后是谁的妃子?
-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歌词 慈禧太后文化学养不高:世间流传书画多为代笔作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东太后慈安比慈禧太后还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