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对眼睛好还是冷对眼睛好 这首宋词如此之冷,却把眼睛热出了汗

火烧 2022-03-30 16:18:51 1051
这首宋词如此之冷,却把眼睛热出了汗 data-filtered="filtered"伤春悲秋,历来是文学创作的一大题材,季节带来的变化总能令诗词歌者感怀伤时、触目摧心,然而春秋往往只是冷艳的表象,伤悲

这首宋词如此之冷,却把眼睛热出了汗  

data-filtered="filtered"

热对眼睛好还是冷对眼睛好 这首宋词如此之冷,却把眼睛热出了汗

伤春悲秋,历来是文学创作的一大题材,季节带来的变化总能令诗词歌者感怀伤时、触目摧心,然而春秋往往只是冷艳的表象,伤悲才是隐没的主题。诗词的魅力就在于共鸣,虽然那是千年前古人之寂寞,但仍能爬满今人之全身,读之一个字,冷。这种冷并非体寒,而是直击心灵的绝望,它极度冰寒,却能将眼睛灼伤,乃至闭口不谈,乃至热泪盈眶。

其实,以悲为刀,试图割破生活凛冽的文人不在少数,但他们的悲伤仿佛都不太够格。你看那泣下沾襟的江州司马,国破山河在的杜甫,阴阳两隔的孔雀东南飞,都只是国破、家亡、相思的一种。然而倘若将这三层不幸叠加起来,会产生怎样的碰撞?这一首宋词便是碰撞后的火花——论悲凉者,大宋无能出其右!

来自李清照一字一泪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人生仿若过山车,她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在文学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成长,物质方面也是优于常人,嫁给赵明诚后二人恩爱有加,一起致力于搜集整理书画金石,生活可谓欢愉又小资。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在建炎三年戛然而止。此年8月,一生仕途坎坷的赵明诚病逝,李清照还未从亡夫的悲伤中走出来,9月金兵就开始进犯,宋高宗南下奔逃,整个大宋国人人自危,李清照无奈,只得拖着她和丈夫一起收集的书籍文物也踏上了逃亡之路。

丧夫,家亡,国破,如同约定好一般一齐黏上了李清照,活活将她“金樽沉绿蚁”的词风压往了另一个方向:凄怆沉郁。易安孤苦无依,内心哀苦无法排遣,于是这首《声声慢》出现了。

开篇14个叠音字看似简略实则很不寻常,这种重复徘徊的诉说方式极为少见,不是宋词作者不屑于使用,而是不敢轻易使用!毕竟宋词是用来唱的,首先叠音之中必须饱含韵律,其次要富有音乐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高超之处就在于齿舌音的完美转换,慢慢读下来,俨然一种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清脆之感,但她用的字眼却都是冷的,所以二者碰触,便是刺骨之寒,哀婉凄迷,犹在耳旁。

这一天天的不知怎么度过,只能守着窗盼望太阳早点落山,好不容易熬到黄昏,却下起了绵绸细雨,你听那“点点滴滴”就像打在心上一般,满腔郁恨,满肚愁肠,这时候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呢?

李清照的悲是精神的饥饿,李清照的渴求整个大宋都无能为力,纵然也只得,黯然低头,捶胸跌足。读完此词,冷又暖,冷的是心灵,暖的是世界——诗词世界每多一抹幽蓝,就会多一些美丽。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