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洋务运动名词解释333 名词解释洋务运动
名词解释洋务运动 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维护清朝统治,御侮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
名词解释洋务运动
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维护清朝统治,御侮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包括开办军事工业以自强,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创办近代陆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
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
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
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作用: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很赞哦!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