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袁世凯长子穷困潦倒,有人劝其当汉奸,他却说:就算饿死我也不做

火烧 2022-02-09 02:38:07 1054
袁世凯长子穷困潦倒,有人劝其当汉奸,他却说:就算饿死我也不做 如今历史爱好者常说“北洋无汉奸”,这种说法虽然未免过于绝对,但也基本属实。北洋时期的军阀官僚们,纵然大多是贪权爱财之辈,甚至还做了不少恶事

袁世凯长子穷困潦倒,有人劝其当汉奸,他却说:就算饿死我也不做  

如今历史爱好者常说“北洋无汉奸”,这种说法虽然未免过于绝对,但也基本属实。北洋时期的军阀官僚们,纵然大多是贪权爱财之辈,甚至还做了不少恶事坏事,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却也都能做到大节不亏,绝不卖国求荣。

我们暂且不说段祺瑞、冯国璋这些一代英豪,纵然是北洋时期最臭名昭著的公子哥袁克定,在穷困潦倒时,有人劝其当汉奸,他也说:就算饿死我也不做汉奸,可谓是守住了作为中国人最后的底线。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子,袁世凯曾被清廷罢黜后,袁克定就对清廷怀有仇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又受其父之托,拉拢汪某人(精*卫),袁、汪二人曾在袁世凯面前结为异姓兄弟。武昌起义后,他频繁往来于河南老家与北京之间,沟通袁世凯与革命党双方,可以说袁克定在和平推翻清政权也做出过贡献。

但就是这样有名的民国公子哥,却在袁世凯晚年时变的臭名昭著。原来在袁世凯晚年,袁克定为了圆自己当皇太子的梦,和杨度一起,极力撺掇袁世凯称帝。为了让袁世凯同意称帝,袁克定不仅组织了筹安会,制造复辟帝制是民心所向的假象,还伪造假报纸(顺天日报),专门刊登赞成帝制的文章,呈给唯一的读者袁世凯看。

袁世凯长子穷困潦倒,有人劝其当汉奸,他却说:就算饿死我也不做

袁世凯见百姓和各方势力都支持自己,于是就悍然废除民国称帝,建号“洪宪”。由“中国的救星”变成“过街老鼠”,成了不折不扣的窃国大盗。然而在当了83天皇帝后,众叛亲离的袁世凯被迫退位,并在不久后因抑郁而死。可以说袁世凯后来开了历史的倒车,洪宪复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袁克定的蒙骗,所以在被逼下皇位后,袁世凯曾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举国一片喊打声中黯然离去。在其背后极力鼓吹复辟帝制的袁克定也从此被打上“欺父误国”的标签。此后,这位袁家大公子似乎一下子从历史大视野中销声遁迹。按道理来说,堂堂一个总统之子,再怎么样也不应该落得如此穷困的地步吧,可是现实就是那么的无情,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意识到了没了父亲的庇护,他显得是那么的微弱渺小。

虽然父亲死后,他分得了一笔家产,可是因为坐吃山空,终究是步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积蓄花光还靠着典当过活,令人无尽的感慨,据说他曾经靠一个忠于他的老仆人,到街上捡白菜帮子,蒸窝窝头充饥,可见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而且每次当老仆人端上饭菜,他仍不改老规矩,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将窝头切成片,佐以咸菜进餐,丝毫不降低品位生活。

这还不算什么,等到袁世凯的旧部王占元前去看望袁克定的时候,分明已经十分落魄的袁克定还将自己当做昔日的“太子爷”,让王占元在客厅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王占元想到昔日的长官,再看看现在的袁克定,不禁替他感到悲伤,他回湖北的时候,又专门去了一趟河南,在袁世凯灵前哭了一场。

理论上讲人在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时候一旦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都是会感激涕零的,而那个时候所谓的血性、气节和尊严早就被抛诸于脑后了吧,可是袁克定却走了一步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棋。当时华北沦陷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找到袁克定,希望他去华北伪政权参加所谓的维持会。

但是即使穷困,袁克定却仍坚持国格,他毫不犹豫地说:“当官的确能够带来经济来源,但是我即使饿死,也不会当汉奸!”最后袁克定还登报声明,表示自己因病对任何事不闻不问,并拒见宾客。可以说袁世凯一生反日,袁克定虽“坑死”了父亲让其蒙羞,但作为中国人的气节还是值得赞扬的。

晚年的袁克定因经济窘迫,与其表弟张伯驹生活在一起。解放后,张伯驹还专门给了某了份中央文史馆馆员的职务,还专门在生活上接济他。袁克定过世后。平时不来往的亲戚从河南赶来,自作主张卖掉袁克定唯一的房子并分钱。显赫一时的“皇太子”,最后的结局竟是一无所有。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