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热又怕冷 太子因怕热不穿汉服,密谋造反,15岁就被赐死!
太子因怕热不穿汉服,密谋造反,15岁就被赐死!

自司马炎“代魏灭吴”,建立晋朝,终结了纷乱的三国时代,晋朝分西、东二朝,历经短暂的兴盛之后,便走向衰落,分裂成东晋十六国,鲜卑族人拓拔珪建立北魏,便是其中一国。
北魏传至第七帝元宏,是为孝文帝。其实北纬历代的君主都是十分重视汉文化的学习,正所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比如我们的主人公孝文帝,从小就被汉化了,因为他的祖母冯太后就是汉人。
等到孝文帝登基的时候,回想起祖母对他的教育,越来越觉得鲜卑族有点LOW,他向往的是优秀的汉族文化,于是他决定动手了。
改革
第一步:迁都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怎样才能让大家,同意迁都一事呢?孝文帝耍了一个心机,以“南伐”之名,带着首都大量的百姓、官员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天气情况是大雨磅礴,刚刚才休整的官员和百姓们,那里顶得住这般折腾,纷纷抱怨起来。直到,整个队伍走到洛阳的时候,皇帝才跟下面的人说:“大家觉得我们是继续南下打仗,还是以洛阳为首都,不走了”。下面的人想了想与其去打仗,不如好好的享受。于是,就不走了。
孝文帝不愧是深受汉文化教育的孩子,就以这样的方式,将都城迁到了洛阳。不仅如此,他还改了籍贯姓氏并且要求皇族大臣必须
这一次重大的改革,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名族的融合,但是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仅一些守旧的贵族反对改革,甚至到了最后孝文帝把自己不听话的儿子都杀掉了。
原来太子元恂,长的比较胖,当时的河南比较热,加上穿着汉服十分的不舒服,十分想回到北方去。太和二十年,太子逃亡平城(旧首都)
逃到平城的太子,得到了反对汉化和南迁的贵族支持。他们整天在耳旁对着这个小孩子说教:“你看看你爸爸,让大家穿这种不舒服的衣服,自己的老祖宗都忘了”“你爸爸肯定是受了,妖魔的影响才会做如此的事情”......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造反”!
好了那就开打呗,一个小屁孩和一些老头子怎么搞得过被汉化的“孝文帝”,几个回合下来,就平息了这场叛乱。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虽然是太子,但是不好意思,对于孝文帝来说,儿子多的去,也不差你一个。先打了100多个大板,然后废黜太子,囚禁在河阳。
孝文帝这个做法,实际上就是杀鸡儆猴,让那么保守的人知道,不听话的下场是什么样子!听到太子被罢黜的消息,在河南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纷纷拿起自己的汉服,披在身上,
最后谈谈我们可怜的太子,作为被贬的太子,被囚禁在河阳,仅仅过着温饱的生活。但是这个作死的太子口头上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但是实际上却在和自己的心腹又来谋划一次造反。
这一次有人向孝文帝告发了,孝文帝一怒之下,赐死了太子。
小编觉得其实本来就是件小事,作为胡人,一开始不习惯穿汉服可以稍微的跟自己的老爸提提建议也好。搞出个造反的事情来,不就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大家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