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鸡头稳定 明朝奇葩生活:炒你鱿鱼吃鸡头饭局唱歌要挨揍!
明朝奇葩生活:炒你鱿鱼吃鸡头饭局唱歌要挨揍! 1. 震惊皇帝的韩流:明朝成化年间,还曾发生过一次因为朝鲜入贡而引发的流行风潮。当时朝鲜使团送来的侍女们,穿着清一色的“马尾裙”,在北京城招摇过市。很快就
明朝奇葩生活:炒你鱿鱼吃鸡头饭局唱歌要挨揍!

1. 震惊皇帝的韩流:
明朝成化年间,还曾发生过一次因为朝鲜入贡而引发的流行风潮。当时朝鲜使团送来的侍女们,穿着清一色的“马尾裙”,在北京城招摇过市。很快就引起了万人空巷,按照内阁大学士彭时的说法,先是京城里许多勾栏场所纷纷效仿,然后有很多女子也穿着招摇过市。没几天的功夫,京城里到处都能看到马尾裙。彭时上奏要求朱见深下个圣旨,禁止这种情况,朱见深答:这种情况怎么管得住啊,老百姓爱怎么穿就怎么穿吧。
2. 不许乱辞职:
明朝中期以后,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去异地打工者日益增多。找工作也就成了一个学问。比如在当时经济发达的苏州,外地人来当地找工作,并不是没头苍蝇乱跑,而是先要到当地的“会馆”(老乡会)去报到,登记注册资料,签订合同,然后就可以免费住在会馆中。通常两天之内,会馆就会给安排到工作。而如果打工者在接受工作一个月内,就主动辞职,那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这辈子都别想在苏州找到工作了。
3.明朝也闹用工荒:
明朝中期的江南,外地农民大量涌入,当时在大户人家做佣人的,大多来自于当地湖广,安徽一带。万历年间,湖广布政使就曾对明王朝奏报说:现在大批农民跑到城市去打工,农村的地都没人种,导致当地土地荒芜,农民交农业税,大多数都靠在城市打工的收入。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希望朝廷能管管。奏折送上去,就被万历留中不发了。4. 炒鱿鱼要讲和谐:
明朝中期,老板炒员工鱿鱼,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直接通知员工走人,比如在苏州,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每年正月初五,按规矩要给路头神上香。如果有哪位员工,老板没有通知他去上香。那意思就很明白:你被解雇了。员工也就很知趣的主动收拾包袱走人。第二种方法,就是在接完路头神之后,要喝路头酒。按照规矩,酒宴上,老板要给每个员工夹菜,如果老板夹给一个员工鸡头,或者是百叶荷肉,那意思也很明白:卷包走人吧。
得到这类暗示的员工,通常都是主动辞职,而且辞职的理由也都是一个:老家有事。
如此客套,其实也因中国人的传统:莫伤和气,买卖不成仁义在。
痛心疾首。明朝人伍袁萃说,在嘉靖以前,明朝江南地区,是以朴实厚重著称的,士大夫们聊天,都是聊文章,国家大事之类,很少聊享乐的话题。而现在,基本都是聊游玩,奢侈,以及怎么打通官场关节。
嘉靖以前士大夫们吃饭,最多就是多点几个菜,而现在吃饭,拉歌姬跳舞唱歌,那都是很正常的。
嘉靖以前的老百姓,每天就知道勤勤恳恳干活,非常敬重官长,孝顺老人。但这年头的老百姓,经常闹事不说,年轻人还大逆不道,顶撞长辈,还有人用钱买官,羞辱斯文。
万历年间清官海瑞,有次同僚请吃饭,叫了几个歌女助兴,他一气之下,居然当场命人把同僚一顿暴打,理由是他“违制”。
很赞哦!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