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上皇 历史上幸福指数最高的3位太上皇:乾隆仅排第二,第一活出自我
历史上幸福指数最高的3位太上皇:乾隆仅排第二,第一活出自我
咱们都晓得,古达皇帝乃天下老大,再牛的文臣武将见到皇帝都要下跪,其他人更不必说了,却有一个人不需要跪拜,即皇帝的老爸,也被称为太上皇。两千多年来,历史上有过不少太上皇,其中很多是在死后被儿子追封的,没有实际意义,毕竟只是一个名号。
当然,活着就成为太上皇的人,有些是觉得逐渐年迈,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力不从心之感油然而生,主动把皇位让给他人(通常是儿子即为);既然有主动的,肯定就有被动的,本不情愿交出皇位,奈何由不得他,比如唐高祖李渊,不得已禅位于次子李世民,按照当时的情况,不让也不行。
唐玄宗李隆基更惨,马嵬坡兵变中失去爱妃杨玉环,也许大臣对他之前的做法很不满,直接拥立太子李亨登基,李隆基被遥尊为太上皇,可以说是一脸懵逼。并不是所有的太上皇都凄惨无比,今天要说的这3位太上皇,幸福指数皆很高,乾隆仅排在第二位,第一活出自我,过得相当潇洒。
第三名:宋高宗赵构

出生于北宋皇室的赵构,在众多皇子中排行第九,按照正常的逻辑,皇位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靖康之难对于北宋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但对于赵构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由于老爸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都被金兵抓走了,身为康王的赵构意外地坐上皇位,开创南宋政权。
可以这么说,赵构的皇位跟捡来的差不多,并没有其他开国皇帝那般才能和魄力,一心想着与金国议和,为此还以莫须有之罪名把岳飞处死,留下千古骂名。由于一次意外,赵构身体上出现问题,除了早年夭折的儿子,至死没能生出其他皇子,57岁时传位于养子赵昚(宋孝宗),从此在宫中过着爽歪歪的生活,又活了25年才去世。
第二名:清代乾隆皇帝
乾隆的运气超好,有个勤奋无比的老爸雍正,而且雍正仅在位十三年就驾崩了,因为乾隆是爷爷康熙生前指定的接班人,二十五岁时稳稳地坐上皇位。凭借雍正留下的家业,加上乾隆能力也还可以,轻轻松松开创了所谓的盛世,清朝各方面也达到顶峰。自信过度的乾隆,顿时有些飘飘然,自称为十全老人,逐渐迷失自我。
一晃六十年过去了,乾隆果断把龙椅交给儿子嘉庆,其实他心里十分矛盾,压根不想离开皇位,只是多年前当着大臣的面许下誓言,在位时间不能超过爷爷康熙。为了不自我打脸,乾隆只能忍痛割爱做了太上皇,却明确告诉嘉庆:“以后的朝廷大事,还得交给我来办。”乾隆89岁才去世,至死都把大全牢牢控制在手中,估计嘉庆内心的阴影面积大到无法计算。
第一名:刘太公
或许很多人对刘太公比较陌生,但提到他儿子刘邦,几乎是无人不知了。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既不爱读书,也不喜欢种地,结交一批狐朋狗友,整日混迹于酒场。尽管后来当上亭长,依旧放荡不羁爱自由,不到月底微薄的薪水就花完了,三四十岁连个媳妇都没娶到,被父亲刘太公骂为无赖。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用这句话形容刘邦再合适不过,曾经不学无术的他,居然开创大汉王朝。刘邦当上皇帝后,刘太公自然就成了太上皇,本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因为他闲不住,而且想念家乡的亲戚、邻居,非要回老家继续种地。刘邦就把老家的人都接过来,并且单独划出一块地,让父亲种菜、踢球,刘太公不用勾心斗角,活出真正的自我,堪称历史上最幸福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