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会计的发展前景 ADSL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
ADSL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
ADSL,全名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中译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或作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ADSL因为上行(从用户到电信服务提供商方向,如上传动作)和下行(从电信服务提供商到用户的方向,如下载动作)带宽不对称(即上行和下行的速率不相同)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
通常ADSL在不影响正常电话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最高1Mbps的上行速度和最高24Mbps的下行速度。
ADSL是一种异步传输模式(ATM)。
在电信服务提供商端,需要将每条开通ADSL业务的电话线路连接在数字用户线路访问多路复用器(DSLAM)上。
而在用户端,用户需要使用一个ADSL终端(因为和传统的调制解调器(Modem)类似,所以也被称为“猫”)来连接电话线路。
由于ADSL使用高频信号,所以在两端还都要使用ADSL信号分离器将ADSL数据信号和普通音频电话信号分离出来,避免打电话的时候出现噪音干扰。
通常的ADSL终端有一个电话Line-In,一个
由于受到传输高频信号的限制,ADSL需要电信服务提供商端接入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5千米,也就是用户的电话线连到电话局的距离不能超过5千米。
ADSL设备在传输中需要遵循以下标准之一:

ITU-T G.992.1(G.dmt)
G.dmt:全速率,下行8Mbps,上行896Kbps
ITU-T G.992.2(G.lite)
G.lite:下行1.5Mbps,上行512Kbps
ITU-T G.994.1(G.hs)
可变比特率(VBR)
ANSI T1.413 Issue #2
下行8Mbps,上行896Kbps
还有一些更快更新的标准,但是目前还很少有电信服务提供商使用:
ITU G.992.3/4
ADSL2 下行12Mbps,上行1.0Mbps
ITU G.992.3/4
Annex J ADSL2 下行12Mbps,上行3.5Mbps
ITU G.992.5
ADSL2+ 下行24Mbps,上行1.0Mbps
ITU G.992.5
Annex L ADSL2+ 下行24Mbps,上行3.5Mbps
当电信服务提供商的设备端和用户终端之间距离小于1.3千米的时候,还可以使用速率更高的VDSL,它的速率可以达到下行55.2Mbps,上行19.2Mbps。
ADSL通常提供三种网络登录方式:
1.桥接器(Bridge,又译网桥)将网络的多个网段(segment)在数据链路层(OSI模型第2层)连接起来(即桥接,bridging)。
桥接器在功能上与集线器等其他用于连接网段的设备类似,不过后者工作在物理层(OSI模型第1层)。
桥接器仅仅在不同网络之间有数据传输的时候才将数据转发到其他网络,不是向集线器那样对所有数据都进行广播。
对于以太网,“桥接”这一术语正式的含义是指符合IEEE 802.1D标准的设备,即“网络切换”。
2.PPPoE,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是将点对点协议(PPP)封装在以太网(Ether)框架中的一种网络协议。
主要用于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和数字用户线路(DSL)服务程序。
它提供标准PPP特征例如身份验证、加密、以及压缩。
本质上,它是一个允许在两个以太网端口连接上建立IP层的隧道协议,但是有PPP的软件特征,所以它被用于对另一部以太网机器进行虚拟“拨号”,并且和这台机器进行“串行”连接,此连接被用于传输基于PPP特征的IP包。
它使用传统的基于PPP的软件来管理一个不是使用串行线路而是使用类似于以太网的有向分组网络的连接。
这种有登陆和口令的标准连接方便了因特网连接的记帐。
并且,连接的另一端仅当PPPoE连接打开时才分配IP地址,所以这里允许IP地址的动态复用。
PPPoE是由UUNET、Redback Networks和RouterWare所开发的。
发表于RFC 2516说明中。
3.PPPoA,基于ATM的端对端协议
顺便给你推荐一个网张,上面有很多你想要的详细信息:
://dsl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