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对班门弄斧的反面论证 班门弄斧

火烧 2022-03-03 05:39:50 1070
班门弄斧 【汉语拼音】 ā mé ò g fǔ gt 【名词解释】 gt 班,鲁班,古代巧匠。“班门弄斧”指在巧匠鲁班门前玩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不自量力。语本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对班门弄斧的反面论证 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  

【汉语拼音】     bān mén nòng fǔ>【名词解释】> 班,鲁班,古代巧匠。“班门弄斧”指在巧匠鲁班门前玩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不自量力。语本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典故来源】>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据《全唐文.卷五七七.柳宗元》引)> 况宗兄握炳然之文,以赞关石,廌冠银章,荣映江湖,则向时之美谈,必复其始。某也谓予传卜氏之学,宜叙于首章,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顏耳。>【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明.梅之涣〈题李白墓〉诗。> (2) 宗兄:称同族或同宗之兄。指王纬,字文卿,唐太原人,生卒年不详。以明经入仕,官至检校工部尚书,为官以清廉着称。> (3) 炳然:光明貌,比喻文采灿烂。> (4) 以赞关石:王纬时任盐铁转运使,掌管赋税,此指王纬有才华,用以处理赋税之事。赞,佐助、辅导。关石,指赋税。关,门关之征。石,赋税之单位。> (5) 廌冠银章:指作官。王纬时任御史大夫兼盐铁转运使。廌冠,御史官帽。廌,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能分辨曲直,会用角触理亏之人。银章,官印。> (6) 荣映江湖:光彩照耀天下。江湖,四方之地。> (7) 予:我。另本作“余”。> (8) 卜氏之学:指子夏之诗学。卜氏,卜商(西元前507~400),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鲁诗》、《毛诗》及春秋《公》、《穀》二传,皆传自子夏。孔子歿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 (9) 郢:指古代楚国郢都的巧匠,相传他能将人鼻端如蝇翼般的白粉用斧头削去,而丝毫不损伤鼻子。 故事见《庄子.徐无鬼》。> (10) 强顏:厚着脸皮不知羞耻。>【参考资料】> 明.梅之涣〈题李白墓〉诗(据《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注引)>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典故说明】>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朋友王纬兄弟,出身于书香世家,富有文采。两人前来京师为文,柳宗元为他们的唱和诗作写序,讚美他们有如三国时的应璩、应瑒及南朝时六机、六云两对兄弟,写出音律玄妙、内容精美的诗句,并自认所写的序文是在行家面前献丑,有如在善于工艺的鲁班、郢匠前耍弄斧头。后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不自量力。>【书证】> 01.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其一四:“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02.《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今搦吾斗阵法,乃『班门弄斧』耳!”> 03.《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奴家偶以小艺擅名国中,不想遇着高手下临。奴家本不敢相敌,争奈众心欲较胜负,不得不在班门弄斧。”> 04.《文明小史.第四○回》:“子由等听得他们那般高论,已经拜服到地,如何还敢班门弄斧?”> 05.《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班门弄斧,不知分量。”> 班门弄斧>【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不自量力。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愚昧无知”的表述上。>【造句】   > 01    他可是大名家,你别班门弄斧了。> 02    在您面前,我怎敢班门弄斧,随便发言呢?> 03    今天在各位名家面前谈创作,我真是班门弄斧了。> 04    今天我竟然在专家面前大谈科学,真是班门弄斧。> 05    我这点浅见,在行家面前,不免有点班门弄斧了。> 06    你少在那儿班门弄斧了,在座的有哪个不是专家?> 07    就凭你这点本事,就敢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真是可笑。> 08    我又不是书法家,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地谈什么运笔技巧。>【近义词】    布鼓雷门>【参考词语】    弄斧班门>【汉语拼音】    nòng fǔ bān mén>【名词解释】    即“班门弄斧”。见“班门弄斧”条。> 01.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齣》:“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 02.《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  >【参考词语】    班门取罪>【汉语拼音】    bān mén qǔ zuì>【名词解释】    在行家面前卖弄才能,招来不自量力之咎。见“班门弄斧”条。> 01.《人中画.风流配.第一回》 :“况西蜀小子陋学之才,焉敢班门取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