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90分可能吗 高考历史
高考历史
您好:
徐州市0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卷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军功分配政治权力 B.周天子对诸侯实现了集权统治
C.长子具有优先继承权 D.形成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习俗
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图一 图二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
C.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这首诗能够反映自然经济状态下
①乡野风景的恬适闲静 ②乡村民风的古朴淳厚 ③重视农业的观念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明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限制外国商人来华经商 B.试图建立官方垄断的单一贸易体制
C.禁止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D.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
5.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白话小说蓬勃兴起。
这主要是因为
A.文人自由创作意识的觉醒 B.文学素材的不断丰富
C.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的渐趋放松
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7.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8.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9.对新文化运动,md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
”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
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 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
10.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
右图是1949年md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md能够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11. 2007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
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走向对外开放,其中我省连云港、福建厦门、上海浦东和海南全省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A.连云港、厦门、海南、浦东 B.浦东、厦门、连云港、海南
C.厦门、连云港、海南、浦东 D.厦门、浦东、连云港、海南
13.在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伯里克利时代,下列从职人员不是公民通过抽签方式产生的是
A.公民大会轮值主席 B.十将军 C.五百人会议成员 D.陪审法庭陪审员
14.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却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是指哥伦布的航行
A.导致了当地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 B.加剧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
C.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戮 D.将印第安人掠卖到非洲为奴
15.“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提出这一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16.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是英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岁月。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B.“日不落帝国”发展壮大
C.流行现实主义文学 D.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17.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在“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关键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
③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④狄塞尔发明柴油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更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罗斯福新政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包括
①给工人集体与雇主谈判的权利 ②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③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④建立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20.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
右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该漫画能够说明
①科学战胜愚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②进化论的价值被人们广泛认识
③达尔文学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④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题13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1分,第25题14分,共计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
他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4分)
(3)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分)
(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
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
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全书》
“元丰(宋神宗年号)以前犹少裹足,宋末遂以大足为耻。
”
——《辍耕录》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受到欧风美雨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维新变法时期,戊戌维新运动倡导并一度引发了戒缠足和兴女学运动;辛亥革命兴起了以实现男女平权、争取女子参政为主要目标的女权运动;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成果是大学女禁的开放、一定程度上的男女社交公开和婚姻自主的起步。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特点》
材料三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占全体代表10.4%的69名妇女出席了会议。
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1993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妇女已占32.44%。
1994年国务院各部委有女正副部长16名,全国有女省长、副省长18名。
在全国517个城市中,有300多名女性当选为正副市长。
——《中国妇女的状况》
回答:
(1)据材料一,提取妇女在古代社会受到种种压迫的具体信息。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妇女解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突出表现,并概括指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5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妇女地位进一步提高的表现。
新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说明了什么?(3分)
23.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领导人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md晚年,在经济上可说是重农主义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粮为纲”、“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等,都是他提出来的。
然而“文革”期间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荒”。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人;到2005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到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3%。
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材料三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撤社并乡具有合法地位,宣告了人民公社历史的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制定和试行,使1982年宪法关于村民自治的规定具体化;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文革”期间,md如此重视农业,为什么还会出现“粮荒”?(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科技两个方面说明农民温饱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
(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基层行政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能够说明什么?(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材料三 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在世界谈判史上也极为罕见。
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复关申请起,直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才正式成为WTO的成员。
……中国的“入世”是改革开放 20多年来的第一等大喜事。
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入世”也有令人担忧之点,在同新自由主义的较量中,社会主义还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有丧失独立的工业体系之虞;“三农问题”可能火上浇油,可能带来失业人口增加;为腐败增添土壤。
――《中国人的WTO心灵史》、《入世的喜与忧》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重要组织?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趋势?(4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它的成立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何关系?(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入世历程如此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就材料三作者对入世的担忧,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4分)
25.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启蒙运动为代议制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源泉。
列举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与代议制有关的主要思想。
(3分)
(2)代议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试以英、美、德三国议会、国家元首在政治生活中的不同地位加以说明,并概括指出造成多样性特点的主要原因。
(8分)
(3)多样性中也孕育着统一性,试概括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
(3分)
徐州市0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C 6.D 7.A 8.B 9.A 10.A 11.B 12.C 13.B 14.C 15.D 16.D 17.A 18.C 19.C 20.B
21.(1)仁。
(1分)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待人宽容,立人达人。
(2分)
(2)理性;知德合一。
(2分)都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1分,任答1点)苏格拉底弥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弊端;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1分,任答1点)
(3)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
(2分)
(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分)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2分)
22.(1)男尊女卑,妇女的依附性;提倡从一而终,剥夺了女子的婚姻幸福;缠足陋习,残害妇女身心健康。
(3分)
(2)维新变法时期,废陋习,兴女学;辛亥革命时期,男女平权、女子参政;五四时期,开放大学,社交公开,婚姻自主。
(3分)原因: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政治运动的推动。
(2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赋分)
(3)政治地位显著提高(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广泛参与国家管理);基本权益受到法律保障。
(2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
(1分)
23.(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或人民公社旧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文革”动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4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培育新型水稻品种(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4分)
(3)撤社并乡。
(1分)村民自治。
(1分)gcdzg致力于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1分)?
24.(1)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
(3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1分)
(2)“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2分)推动经济全球化,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1分)
(3)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分)提高综合国力,振兴民族工业,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科技创新,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任答4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25.(1)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
(答任3点得3分,其它言之有理同样赋分)
(2)
英 美 德
议会(3分) 权力至高无上,内阁对议会负责 立法独立,分权制衡 徒具形式,没有实权
国家元首(3分) 虚君,统而不治 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 君主专制
主要原因:各国国情不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不同。
(2分)
(3)通常以选举产生的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一般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3分)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