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巴郡是哪里 公衡,巴郡人也(三国志)阅读答案附翻译,公衡,巴郡人也(三国志)阅读答案附翻译

火烧 2021-12-14 12:33:44 1057
公衡,巴郡人也 三国志 阅读答案附翻译,公衡,巴郡人也 三国志 阅读答案附翻译   公衡,巴郡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公衡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

公衡,巴郡人也(三国志)阅读答案附翻译,公衡,巴郡人也(三国志)阅读答案附翻译  

  公衡,巴郡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公衡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公衡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公衡闭城坚守,须璋稽服,乃诣先主。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公衡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公衡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公衡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逊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公衡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公衡妻子。先主曰:“孤负公衡,公衡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 公衡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诛公衡妻子,公衡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公衡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公衡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公衡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年卒,谥曰景候。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县望风景附 景:仰慕

巴郡是哪里 公衡,巴郡人也(三国志)阅读答案附翻译,公衡,巴郡人也(三国志)阅读答案附翻译

  B.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假:借重

  C.须璋稽服,乃诣先主 须:必须

  D.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审问:确凿的消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公衡“忠义”的一项是(3分)

  ①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②须璋稽服,乃诣先主

  ③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④公衡知其虚言,未便发丧

  ⑤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 ⑥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衡不赞同张松迎接刘备让他讨伐张鲁的建议,认为如果接纳刘备,会使主上刘璋尴尬且有危险。

  B.公衡原来是刘璋的部下,后侍奉刘备,与东吴作战,兵败降吴,继而又归降于魏,受到文帝重用,官至仪同三司。

  C.公衡降魏后,他的妻子儿女留在蜀国,主管官员向刘备禀报拘捕事宜,刘备觉得有愧于公衡,因此仍像从前一样对待他们。

  D.公衡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大将军司马宣王致诸葛亮信中得到赞誉,说他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4分)

  (2)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3分)

  (3)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3分)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