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通过学习中国教育史,你有什么体会

火烧 2023-03-16 21:59:08 1065
通过学习中国教育史,你有什么体会 在面对遥遥未知的教育之路时我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感叹于名师们他们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同时还可以赋予他人别样的人生价值。这是在我潜心聆听了北京师范大

通过学习中国教育史,你有什么体会  

在面对遥遥未知的教育之路时我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感叹于名师们他们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同时还可以赋予他人别样的人生价值。

这是在我潜心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名师施克灿的讲课之后,又一次深深的受益和感动,这使我对中国教育史的理解更为深刻,对教育史上的名才史学的理解也更颇为深入,为此我将自己深刻的心得和体会记录下来。

从学习中国教育史这几天来,我都怀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关系的态度,从历史人物先前所经历的路程中,揭示教育客观规律和发展方向,继而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服务。

反思几天来施老师对中国教育史中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原则和教育价值等的讲解,我感到自己收获了很多,不但从思想上对古代教育与当今教育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学到了好多学者风范与其教育价值。

首先从对孔子的认识来说,他"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来讲,规定了其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正是这样,他的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盂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

"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

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

写下了著名的《师说》。

《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

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

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

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关于师与生的关系。

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其教育思想更是对后代学者起着引以为鉴的作用,更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中国教育史的发展适应当代学科发展的趋势,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说起,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

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

另外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也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尽管这样,与此同时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其方法僵化、呆板。

通过学习中国教育史,你有什么体会

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另外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从每一个历史阶段来看教育史的发展,每一个教育思潮的产生,每一个教育制度的建立都有支持其存在的土壤种植其产生、发展甚至瓦解,每一个时代的教育价值和影响都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所以,我们不能抛开历史的眼光来认识教育史的发展,因为教育史学的发展背后必定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的掩埋。

长达数千年的中国教育对我国当今的教育可谓存在深厚、宽泛、长久的影响。

虽然教育史作为已逝人类教育活动过程的产物,可是他仍以一种教育文化传统的形式参与到当今的教育活动中,并无时不在影响着教育者的具体行为,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所以我们要有选择地接收,取其精华部分以便帮助我们不断地成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