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放气象卫星
地球是一个行星,凡是围绕行星旋转的天体,都叫做卫星。月亮是围绕地球转的,所以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人们为要测量高空的气象情况,施放出围绕地球旋转探测气象的人造天体,称为气象卫星。
在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公里高空运行的气象卫星,可以探测出什么情况呢?这要看卫星中装了什么仪器而定。总的说来,施放气象卫星,目的在于:探测高层大气的结构和成分;宇宙线、太阳辐射与太阳的微粒发射在高层大气中的性质和作用;电离圈的情况;高层大气中地球磁场情况;从很高的高空向下观测云、雨、风暴等情况……
高层大气的结构和成分,包括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而改变的情况,过去是只依靠一些高空的现象(如极光、流星等〉来推测的。有了人造气象卫星就可以直接测量了。
宇宙线、太阳辐射与太阳微粒是影响高层大气和低层大气的重要因素。大气的温度、成分、运动、水汽分布,以及最低的10公里以下的大气内天气的变化,都与它们有关。高层大气是宇宙线、太阳辐射和太阳微粒喷射进入地球的门户,知道了它们在高层大气中的性质和作用,就可以知道高层大气是怎样影响低空的天气变化的,这就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天气变化的规律,能更好地预报天气。
电离圈主要是太阳辐射所造成的,它的存在对中短波无线电波的传送很有关系,因为它能反射无线电波。但是过去由于探测它时所用的电波是发自地面的,所以在400公里以上的外电离圈的情况,是无法知道的,有了人造气象卫星,就可以从上向下发射探测电波,了解400公里以上的大气电离状况。
高层大气中,存在许多带电粒子,有些是从地球大气以外进入的,有些是大气受到宇宙线、太阳辐射和太阳微粒的作用而产生的,地球本身象一个大磁铁,这些带电的微粒受'到这个磁铁的影响,在高层大气中发生一定的运动。假使我们能了解高层大气中磁场的情况,就可以推测高空带电微粒的运动规律,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释高空的一些气象现象(如极光等人造气象卫星就提供了探测高空磁场的可能。
天气变化往往从云的变化表现出来,因此有人曾说云是天气的招牌。可是过去人们只能从地面向上看云,所看到的云的范围并不大,而且每当低空有浓云密布时,上面的云被低空的云遮住了,人们就难以观测到上面的云的情况。人造气象卫星飞在地球大气内一切云层的上面,它可以由上向下探测很大范围的云况,并把图象传向地面,这就弥补了从地面观测云的缺陷,再与地面观测结合起来,就更有利于天气预报了。
自从有了人造气象卫星所传送的云图照片后,发生在地球上大洋中的任何一次台风,都逃不过气象卫星的“眼睛”,因此,它在预报台风侵袭和预防台风灾害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 |
低空大气中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同,它们按其特点,不断发射出红外辐射。在气象卫星上接收这些辐射,还可以推演出低空大气中温度和湿度的铅直分布来。
有人也许会说,在气象卫星发明前,人们已经利用气象火箭来探测高层大气了,有了气象火箭,何必再用气象卫星呢?
当然,气象火箭的确也是探测高层大气中气象情况的一种工具。可是它所探测的大气范围是比较有限的,它能停留在大气中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所得的资料也比较零星。如果组织一个气象火箭探测网,虽然也可弥补一些缺陷,但所费的人力较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气象卫星比气象火箭好的地方,在于它能在空中逗留很久,而且它每隔一个多小时就能环绕地球一周,各周所航行的路径,相对于地面来说,稍有不同,这样,就可以飞经地球上许多地区的上空。另有一种气象卫星,叫静止气象卫星,它在赤道上空约36000公里处运行,绕地球转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等。因此相对于地球来说,它好象老是在赤道上某一地区上空静止不动似的,能够老是对准地面某一广大地区,监视其气象情况,在预报天气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这些气象卫星,了解的气象资料范围既广,又有连贯性,便于研究气象变化的规律,因此它比气象火箭有更大的用处。
- 上一篇
为什么激光测云仪是较先进的测云高仪器V4
云高是气象预报的重要依据,也是安全航空所需要知道的项目。测量云高,普遍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气球法,施放定升速的氢气球,根据从施放到进入云底的时间和上升的速度,算出云底的髙度;另一种是云幕灯法,就是用云幕灯发射一束光柱,垂直照到云底一点,通过从观测点观测到的
- 下一篇
为什么要进行“全球大气试验”V4!
1978年12月1日,140多个国家的5000余名科学工作者对全球大气开始了一项大规模的联合观测活动。这项活动进行了一年,除常规的气象观测外,还使用了气象卫星、飞机、船舶、高空气球、海洋浮标等特殊观测工具。这就是在全世界气象界盼望多年和经过十多年酝酿和准备